天氣轉涼皮膚乾燥瘙癢 海南醫生:洗澡水別太熱,別頻繁洗

fans news 發佈 2021-11-14T23:16:27+00:00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5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近期,隨著天氣逐漸變涼,空氣中的濕度也逐漸減小,不少人出現皮膚乾燥發癢,洗完澡後,身上緊繃,甚至出現小疹子、小水泡。皮膚專家表示,這可能就是濕疹,應注意皮膚保濕,洗澡水別太熱,洗澡別太頻繁。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5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近期,隨著天氣逐漸變涼,空氣中的濕度也逐漸減小,不少人出現皮膚乾燥發癢,洗完澡後,身上緊繃,甚至出現小疹子、小水泡。皮膚專家表示,這可能就是濕疹,應注意皮膚保濕,洗澡水別太熱,洗澡別太頻繁。

天氣轉涼濕度低 容易出現皮膚病

「天氣轉涼環境濕度低,皮膚抵抗力下降,容易誘發各種皮膚病。」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劉軍麟表示,受天氣變化影響,皮膚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減少,皮膚開始變得乾燥,會出現濕疹等常見皮膚病。

其中,很多人認為濕疹是由潮濕的環境引起的,其實並不是。濕疹的病因複雜,是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自身原因包括本身屬於敏感體質,皮膚易過敏,比如特異性皮炎、過敏性鼻炎等;或本身就存在系統疾病,像胃腸功能紊亂,或心理因素如精神長期緊張、焦慮、失眠等。

外在原因包括生活環境溫濕度改變、天氣變化、飲食中的過敏原,或因動物皮毛、化學物品刺激等。環境濕度低,皮膚更容易出現乾燥、瘙癢等。濕疹起初是皮膚變紅,伴隨著細小的紅色丘疹,皮疹表現特點為多樣性、對稱性、瘙癢反覆發作。

出現粟粒大小的丘疹且瘙癢 及時就醫別搔抓

劉軍麟主任表示,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按皮損表現,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其中,急性濕疹起病較急、發病較快,瘙癢劇烈,具有滲出傾向。初起常在紅斑基礎上有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水皰,皰破後出現點狀糜爛、滲出。常見於頭面、手足、四肢遠端暴露部位及陰部、肛門等處,多對稱分布。

亞急性濕疹紅腫、滲出等急性炎症減輕,皮損呈暗紅色,水皰和糜爛逐漸癒合,滲出減少。可有丘疹、少量丘皰疹及鱗屑,皮損呈輕度浸潤、特徵性地表現為點狀糜爛。

慢性濕疹為皮膚表面異常乾燥、粗厚,皮損多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覆發作等特點。常由急性及亞急性濕疹遷延不愈而成,或起病緩慢,病情時輕時重,遷延數月或更久,病程不定,易復發,經久不愈。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膕窩、外陰、肛門等處。

劉軍麟表示,如果發現身上出現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等,且伴有瘙癢症狀,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時就醫,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用藥,不要過度搔抓,更不要自行用藥塗抹。

預防冬季皮膚病 洗澡水別太熱別頻繁洗

「皮膚病有季節性,復發率非常高。」劉軍麟主任表示,一旦拖延不治,再加上錯誤的做法,就可能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冬季是皮膚病高發的時期,有些生活習慣要做出相應調整。

其中,洗澡水別太熱,儘量不要搓洗,不要頻繁洗。因為天氣轉涼以後,人體皮膚和外界溫差加大,導致水分更易揮發,因此保濕困難。頻繁洗澡並不能有效為皮膚補充水分,因為皮膚保濕要依靠皮脂膜來調節,熱水反而會消融皮脂膜,使皮膚更加乾燥。此外,注意水溫保持在接近體溫左右即可,還要避免大力搓洗。在冬季建議大家選用弱酸性、含有潤膚成分的沐浴露或香皂,避免使用磨砂產品。

此外,注意空氣加濕和除濕別過度。加濕器、空調等清潔使用不當,也可能滋生病菌並污染空氣,成為濕疹發作的刺激因素,因此過度加濕或除濕都不可取。

另外,要合理飲食。動物食材中含有大量動物激素,可能會促使人體內的某些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引起內分泌失調,進而誘發濕疹,有過此類發病史的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性忌口。此外,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酒、辣椒、蔥、蒜、韭菜易引起炎症擴散,患有皮膚病的人都應該限制食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