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築實例分析五禮當中的嘉禮對住宅建築設計的影響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6T13:33:53+00:00

嘉禮,西周五禮之一,嘉禮是飲宴婚冠、節慶活動方面的禮節儀式。其主要內容有六:一曰飲食,二曰婚冠,三曰賓射,四曰饗燕,五曰脤膰,六曰慶賀。

嘉禮,西周五禮之一,嘉禮是飲宴婚冠、節慶活動方面的禮節儀式。嘉,美、善的意思。後代的帝王登基、太后垂簾、帝王聖誕、立儲冊封、帝王巡狩等,也屬嘉禮。

嘉禮是和合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其主要內容有六:一曰飲食,二曰婚冠,三曰賓射,四曰饗燕,五曰脤膰,六曰慶賀。

嘉禮的用意在親和萬民,其中飲食禮用以敦睦宗族兄弟,婚冠禮用以對成年男女表示祝賀,賓射禮用以親近故舊朋友,饗燕禮用以親近四方賓客,脤膰禮用以親兄弟之國,慶賀之禮則用在國有福事時。

冠笄之禮

冠禮

所謂冠禮,是指古時漢族男子的成年禮儀。男子加冠後就被承認為成年男子,從此有執干戈以衛社稷等義務,同時也就有了娶妻生子等成年男子所擁有的權力。行冠禮的年齡,一般為20歲。加冠在古代是人生一件大事,一般在宗廟裡舉行,由父或兄主持。冠禮前,要以蓍草占卜,選定加冠的良辰吉日。

冠禮時,「賓」(主持人)要給受冠者加三種形式的冠:先加緇布冠(用黑麻布做成),表示從此有治人特權;其次加皮弁(用白鹿皮製成),表示從此要服兵役;最後加爵弁(用葛布或絲帛做成) ,表示從此有生人之權。加冠後,「賓」還要給冠者取「字」。

笄禮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古代漢族女子在15歲許嫁時舉行的成人禮儀叫「笄禮」 。笄禮由女性家長主持,負責加笄的是女賓。女賓將笄者頭髮挽成髮髻,盤在頭頂,然後著髻。加笄後也要取字。女子到了20歲,即便仍未許嫁,也要舉行笄禮。

古代的冠禮和笄禮等嘉禮主要在祠堂中舉行。

祠堂,是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祠堂有多種用途,主要用於祭祀祖先。此外,也作為各房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事件的場所。值得注意的是,族親們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常在祠堂進行。

祠堂介紹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祠堂有很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平時各房子孫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務時,經常也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場所。此外,族親們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常利用祠堂作為會聚場所。

在中國古代儒家倫理中,家族觀念相當深刻,往往一個村落,就生活著一個姓的一個家族或者幾個家族,大多建有自己的家廟,祭祀祖先。

一般把家廟,稱作祠堂。祠堂,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的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曰墓祠。南宋傑出理學家朱熹作《家禮》,始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為祠堂。當時修建祠堂,有等級之限,民間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 — 1566年),許民間皆聯宗立廟。後來,倒是做過皇帝或封過侯的姓氏,才可稱家廟,其餘稱宗祠。

建築特點

祠堂,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還具有多種用處。祠堂,也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凡族人違反族規,則在這裡被教育和受到處理,甚至驅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的道德法庭。祠堂,也可以作為家族的社交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裡上學。也正因為如此,祠堂建築,一般都比民宅規模大、質量好,越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他們的祠堂,往往越講究。高大的廳堂、精緻的雕飾、上等的用材,成為這個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象徵了。

祠堂,多數都有堂號。堂號,由族人或外姓書法高手所書,製成金字匾,高掛於正廳;旁邊另掛有姓氏淵源、族人榮耀、婦女貞潔等匾額,講究的還配有聯對。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篤牌匾。祠堂內的匾額之規格和數量,都是族人顯耀的資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過功名。一般來說,祠堂一姓一祠,舊時族規甚嚴,別說是外姓,就是族內婦女或未成年兒童,平時也不許擅自入內,否則要受重罰。

著名祠堂

王氏誠敬堂

江南第一祠 —— 王家大祠堂(誠敬堂),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王家村,始建於大明朝中期,祠堂長82.3米,寬44.3米,總面積為3645.89平米,是江西省目前發現最大的古祠堂,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譽,在全國範圍內極為罕見。全棟祠堂的木料構件,數以千計,但所有木料銜接部位,都用木榫,沒用一顆鐵釘,特別是正廳的穹頂和門樓的鵲閣,這樣高難度的建築不用一顆鐵釘,實在是匪夷所思,令人嘆為觀止。這也是評為國保單位的主要原因。2006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建築,構思奇特。座東朝西,俯瞰呈丁字形,與對面呈人字形的照壁相對應,暗寓王姓人丁興旺。誠敬堂的門樓,風格特異,底層為門廊,俗稱拴馬廊。整座門樓,全靠兩根立柱支撐,頂層為喜鵲聚巢閣。祠堂的整個布局,猶如一座城堡,除大門外,另有六道小側門,縱身分為五個層次:門廊、前廳、天井、正廳和後廳。而且,祠堂的平面設計成縱階梯形,寓含了步步高升的意思。後廳的門,是一個完整的圓形,且圓形的下方,剛好與中廳牆壁的缺口底端相切,就像是太陽從地平線升起一般,寓意「日」,這恰好與祠堂後面的月光台,交相輝映。每年舉行祭祖慶典時,旺盛的香火,將後廳映襯得紅彤彤的,又因祠堂是座東朝西的,遠處看來,仿佛一輪紅日從東邊冉冉升起,充滿了朝氣和活力。整座祠堂,共有五口天井。後廳有兩口;中間的院子,是一個大的天井;兩邊的耳房,也各有一口。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形成一個品字,這也是祖先希望子孫後代:做人有品行,讀書有品味,做官有品階。

江氏濟陽堂

濟陽堂,是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派下分支祠堂,始建於大明朝弘治七年甲寅(公元1494年)七月初九辰時,是一座融合了客家建築風格與閩南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傳統祠堂。飛檐拱角,雕樑畫棟,規模雖不大,氣勢卻不凡。濟陽堂,也是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的二世祖袓祠(萬字系宗祠),位於江丙坤先生的祖籍地、美麗的風景名勝區靈通山腳下——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古稱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葛布大溪村寨上)。

客家祠堂

據歷史記載,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祠堂,遠在幾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便開始萌芽;到宋代,才形成較完備的體系;明、清時期,才發展到高峰。客家人遷徙到南方定居後,在居室方面,不但創建了集宜居與安全於一體的客家圍屋,而且繼承和發展了祠堂的構築藝術。從遍布城鄉的大小祠堂,便可知道。結構宏偉、工藝精美,大多集建築、雕刻、繪畫、書法、文學於一體,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久遠的傳統文化,顯示出經久不衰的強大生命力。

客家祠堂,一般採用軸線對稱布局,院落大都為二進、三進或五進,兩邊青磚砌成的高牆,高聳過瓦面,牆頂上高低有序、相互對稱地翹起水牛角似的「多子」,顯得典雅而又雄偉。祠堂一般由大門、儀門、走廊、明樓、亭堂、寢堂等組成。有些祠堂,在後部還開闢有庭院、花園,有的還附設戲台。亭堂,是祠堂的正廳,又稱祭堂,是舉行祭祀儀式或宗族議事之處,因此空間最大,用材也最考究,一般用較大而堅實的柱頭和橫樑構建。寢堂,是安放祖先牌位或紀念對象之所,顯得莊嚴而神聖。每逢清明或節日,或個人,或全族,在祠堂里進行祭祖活動,弘揚忠孝思想和尊祖敬宗精神。

由於客家祠堂,是祭祖的神聖場所。因此,它往往是城鄉中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群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地方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相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客家祠堂,是民間保存最好的一種古建築群體,它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象徵民俗文化的代表。因此,客家祠堂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研究價值。從客家祠堂里的匾額,諸如中憲大夫、進士等,便可知該族曾經的輝煌。正是:千秋功過,於祠堂可見一斑;華夏祖先,從祠堂可知譜序流傳。

祠堂,作為民間宏偉的建築,並不是專為某一姓某一房祭拜先祖所用,它還有其他作用。如城鄉祠堂會被當地村民和城市居民,用來開會、看戲、放電影、辦文化活動中心,給祠堂注入了新時期的豐富文化內涵和活力。閱覽客家祠堂,如同閱覽一卷綿長的歷史畫軸。而祠堂文化,作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它既蘊涵淳樸的傳統內容,也沉澱著深厚的人文根基,還能從這裡尋找到人類前進的足跡。

自南宋朱熹倡導家廟祭祀以來,特別是明清時期,祠堂成為廣東客家民居不可或缺的建築,每一個客家宗族, 每一座客家民居,都建有祠堂。典型的客家圍屋建築,不論是圍龍屋,還是土樓、碉樓、粵北大圍樓、半月樓等圍樓,都將祠堂置於中心的位置。客家祠堂集祖堂、宗族祭祀、執行宗法、議事廳、民俗禮儀、學童教育等功能於一體,是名副其實的客家宗族文化空間。

幾乎所有的客家祠堂都有堂號。所謂堂號,即祠堂名,一般分為郡望堂號與典故堂號兩種。前者以該姓氏祖先世居地,即郡望為堂號, 如隴西堂、潁川堂、天水堂、渤海堂等;後者以先祖之道德文章、功業科第及家族史上的重要事件、掌故為堂號, 如紹德堂、弘農堂、棲霞堂、四知堂等。所謂敬宗收族、堂號家聲,客家堂號集中反映了客家人追本溯源、慎終追遠的敬祖意識,以及團結血親、凝聚宗親的目的。

堂聯是客家祠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與文化景觀。各地客家祠堂雖建造年代、建築風格、規模大小各異,但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都有一定數量的堂聯,大凡門、柱、龕、廳堂牆壁處皆有聯,或鐫刻或張貼,或長聯或短對,有的文化底蘊深厚的大宗祠各種楹聯多達幾十、上百副。每一副客家堂聯,都是對客家基本價值理念的精闢闡釋,堪稱客家人的座右銘。

如果說客家祠堂楹聯是以凝練的對子的形式將客家文化的基本理念與精神品質化作族人便以背誦的警句、座右銘的話,那麼客家譜牒就是以此為綱展開的一部宗族歷史書。這部書不僅詳細地追根溯源,而且完整記載了宗族裔孫房系之繁衍脈絡,還具體記載了許多祖先的威水史,通過宗族歷代成功人士的事例,為踐行客家文化的基本理念與精神品質作註腳,並以此緬懷、讚頌先祖,訓誡、勸勉族人。

廣州陳家祠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廣東省72縣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作為捐資的回報,這些陳氏宗族可以將其祖先牌位放到陳氏書院的神龕內供奉。

陳氏書院是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保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為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單體建築組成。陳氏書院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一顆明珠」和"百粵冠祠",以其巧奪天工的藝術裝飾著稱。它薈萃了嶺南民間裝飾藝術之大成,在內外建籟:,構件上巧妙地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裝飾藝術。其題材廣泛、造型生動、色彩豐富、技藝精湛,是一座民間裝飾藝術的璀璨殿堂。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和順寸氏宗祠

寸氏宗祠,俗稱寸家宗堂,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和順鎮蠆頭坡北麓,仳鄰大石巷腳總大門東側,占地2222平方米,坐南向北,依山面垻,逐級而起,錯落有序,宇輝宏。以建祠最早、大門最洋、標杆最牛,月台最闊、匾聯豐富,而稱雄和順古鎮。

宗祠文化,是和順古鎮一道獨特亮麗的人文景觀。其中建築年代最早的是寸氏宗祠,建於大清朝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和順八大宗祠中,寸氏宗祠,是修建最早的一家。據碑刻記載:大清朝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時任族長的武生寸光遠,組織闔族神前起念,勸捐籌款,後投資緬甸經營棉花。獲利後,於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臘月初二,豎正堂、大門。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夏,修山牆、圍牆及廊階。嘉慶廿四年(公元1819年),建廳房。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修廳前照壁;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修家堂座;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修曖閣牌位;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修月台。1936年,重修新大門,前後歷時126年,經幾代人的辛勤營作,方始告竣。

寸氏宗祠,共有正堂、左右廂樓、照壁、前廳、花園、兩個天井等,尤其是新大門,在上下兩個月台及分立兩邊的標杆、八字粉牆的映襯下,十分壯觀。作為門面,寸氏宗祠大門,顯得與眾不同。別家宗祠大門,均為傳統的飛檐斗拱、瓦木結構。唯獨寸氏宗祠大門,從使用的材料、外形,都是標新立異,典型的南亞風格,洋氣十足。新大門,是由寸光遠之祖父寸性怡,30年代任族長期間,主持完成的。作為僑商巨賈的祖父,雖說是飽讀詩書的儒生秀才,但並不墨守成規,善於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在其任族長時,經謀劃於1936年,在緬甸請印度工程師,設計圖紙,再由緬甸顧請了一些印度工匠,到和順施建(按相同樣式,同一夥匠人,還修建了,尹家巷腳閭門及張家坡張德倉家大門)。所用材料如鋼筋、水泥、瀝青等,全部由緬甸,靠馬幫馱運回來。經過多日精心施工雕琢,建成的新大門,再配以匾額楹聯,最終形成了中外合璧的經典之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