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今天的內卷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方向錯了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9T15:21:57+00:00

為什麼現在培養出來的孩子越來越自我,甚至自私?為什麼今天所謂的高學歷精英越來越冷漠和利己?今天學習的這句話,希望都給我們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是不是也比較熟悉?

為什麼現在培養出來的孩子越來越自我,甚至自私?

為什麼今天所謂的高學歷精英越來越冷漠和利己?

今天學習的這句話,希望都給我們有所啟發: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句話是不是也比較熟悉?

是的,300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間,李毓秀將其編入朗朗上口的《弟子規》,被稱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規。」,《弟子規》開篇就是:「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因為它講的是最基本的行為規範,非常具體、明確,所以成書後,被各府地州縣廣泛採用為啟蒙教材,社會影響非常大。

今天所學的這句話的確非常深刻,值得我們今天的教育好好反思,張居正也贊之為「萬世之明訓」。我們先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通「悌」),這句話比較容易理解,意思是:年輕的小伙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尊敬兄長。前面有過類似的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再次指出孝弟是做人之根本,任何時候都要放在首位。

謹而信,謹,謹慎。信,講信用。我們前面學過的三省吾身中的」與朋友交不信乎?「」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都在反覆表達這個觀點,做事要謹慎,說話要靠譜講信用,再次提醒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努力成為一個說話靠譜,辦事牢靠,值得信任託付的人。

泛愛眾,泛,廣泛;愛眾,博愛;泛愛眾,即:要有更寬廣的格局胸懷,能夠對廣泛大眾,那些與自己並不太多關係的普通人,我們也能給予理解和關懷,例如:在路上來往奔波給我們送包裹外賣的快遞小哥,別遲到一點就給人家臉色看,能寬容就寬容;又或者社區門口的保安,進出點個頭打個招呼;從身邊的一點小事做起。

而親仁,仁在這裡是指賢者,那些德才兼備的人,我們要多親近這些賢者,虛心向他們學習,近朱者赤,經常受他們的正面影響,我們自然也會見賢思齊,變得更加優秀。這是告訴我們要儘可能與優秀者為伍。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文「在孔子的時代指《六藝》中的詩、書,我們今天可以理解為,各類才藝或者學習考試;這句話告訴我們,當前面那些」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都做到了,還有餘力,那麼我們就可以開始努力學才藝知識了。

到這裡,整句話的意思很明晰了吧,孔子告訴我們:我們生而為人,先要做到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比自己年長的人),善良的對待大眾,多親近德才兼備的人,與優秀的人為伍。前面這些都做到了,我們則可以開始學習各種才藝和知識了。

有沒有發現,我們今天的教育正好恰恰相反,我們讓孩子拼命地學各種才藝,報各種補習班,考試要拿100分,上大學要上211或985,能出國就出國,不能輸在起跑線。全力以赴的學「文」,根本沒有餘力來行「孝悌,謹信、愛眾,親仁」,所以今天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不孝的博士,冷漠的精英,自私的中產,太正常了,教育使然。

孔子並不是讓我們不重視學「文」,而是提醒我們,不要本末倒置,德行才是根本。若一味追求考好的大學,學各種才藝,忽略了德行的根本,則有「文滅其質之弊」,外表浮華美麗,內在晦暗不堪。同時,我們也不能專重德行,而不去學習;不追求多聞博識,則心胸不開,志趣不高,用錢穆老先生的話說是,容易變成「鄉里自好之士,無以達深大之境。」

所以,我們今天無論是自我修養,還是教育下一代,儘可能學習一下先賢的教導:德行為本,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力爭德才兼備,不可偏廢,更不能本末倒置!



通讀《論語》第六天

我是易行,帶你輕鬆讀懂《論語》

#國學新知識##我要上頭條#

歡迎你在評論區寫下今天學習的感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