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圖144超音速客機而生,魚窩中的異形,米格21I長著無尾三角翼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7T17:56:17+00:00

由於授權全球很多個國家生產,累計相加各種改進型號總數超過100多種,它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由於良好的飛行品質可以充當各種測試平台。

世界航空工業發展史上,有一款誰都不能忘記的經典機型,它就是噴氣時代以來發展改型最多的米格-21。由於授權全球很多個國家生產,累計相加各種改進型號總數超過100多種,它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由於良好的飛行品質可以充當各種測試平台。

該機已經問世半個多世紀,實際在改進過程有很多屬於高度機密型號,比如米格-21PD垂直起降機型,帶鴨翼的E-8試驗機。以及今天要提到的這款米格-21I驗證機,它專為圖-144超音速客機而生,有一個無尾三角翼布局,如果不是機頭進氣布局完全就是一款新型號。

米格-21戰鬥機是米高揚設計局良心大作,屬於單座單發輕型超音速戰鬥機,1958年開始批量入役。最大飛行速度高達2.2馬赫,重量輕、機動性好、爬升快,而且在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縱性能方面都很好用。正是擁有這種良好的飛行品質,為了驗證圖-144超音速客機新翼型(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35馬赫),它作為測試平台被修改為一款驗證機。

圖-144超音速客機由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它是全球最先首飛的超音速民航客機。1968年12月31日,圖-144原型機成功首次,並於1975年開始投入使用。圖波列夫設計局在研製過程為驗證新翼型氣動,委託米高揚設計局進行特殊定製,以米格-21S戰鬥機為基礎進行改裝。

1968年,首架米格-21I試驗機由高爾基第21飛機製造廠完成。蘇聯設計大師將一架米格-21S戰鬥機平尾摘下來,然後裝上圖-144超音速客機使用的無尾三角翼,縮比翼型裝上之後用來檢驗其空氣動力布局。這款驗證機被稱之為米格-21-11,也稱之為米格21I驗證機,不看機頭有點法制幻影系列既視感。

米格-21I試驗機總共製造了三架,1968年4月第一架成功首飛,主要用來輔助研製圖-144的控制系統。1970年1月第二架原型機成功首飛,主要用來研究飛行中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同時這兩架原型機還被用來培訓圖-144客機飛行員,第三架則作為靜力試驗機,在地面完成各種測試。

米格-21I首架原型機採用軍用標準塗裝,在兩種灰色之間採用藍色線條區分,垂尾上印製了蘇聯國旗。垂尾上面還有CCCPA-144編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反正這個A-144和圖-144基本接近,因此外界認為這款機型就叫A-144(實際還是米格-21I試驗機)。

米格-21I第二架原型機沒有任何塗裝,直接採用蘇聯時代常見鋁原色,只是尾部噴塗了蘇聯空軍機徽。米格-21I機翼由負責生產圖-144的沃羅涅什第64飛機製造廠生產,機翼設計結構複雜原型機採用雙三角形下單翼,在米格-21I上進行縮比測試可以更好了解這種氣動布局特點。

垂尾頂部加裝一個整流罩,內部安裝了一台攝影機,同時在機背右側安裝一台攝影機。主要承擔起記錄飛行過程的飛行狀態,以及機翼表面氣流的各種形態,因此右側機翼上還粘貼了羊毛線束。米格-21I驗證機機翼的上下表面,還安裝了大氣壓力傳感器,以及觀測機翼表面氣流的活動的測試設備。

米格-21I試驗機進行了幾十次測試飛行,還和圖-144進行了編隊飛行,雖然整體效果不錯但意外還是出現。1970年,試飛員在操縱首架原型機進行訓練時,由於操作失誤飛機墜毀,雖然成功彈射但高度太低最終喪生。

首架原型機墜毀後,相關測試飛行在第二架原型機上進行,最終全部完成所有試飛項目和機組人員訓練工作。最終留存的這種試驗機,在俄羅斯中央空軍博物館對外展出,存放在圖-144客機右側再次同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