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母親河 寧夏銀川讓河灘地自然修復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9T03:55:37+00:00

自2019年10月12日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河灘地收回工作啟動以來,這句話成了興慶區掌政鎮強家廟村幹部動員村民簽訂河灘地退出協議的「家常話」,在任何地點,任何時刻都能看到他們動員村民的身影。

「把河灘地交給政府,讓它自然修復,保護好環境才能換來子孫後代福澤萬年。」自2019年10月12日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河灘地收回工作啟動以來,這句話成了興慶區掌政鎮強家廟村幹部動員村民簽訂河灘地退出協議的「家常話」,在任何地點,任何時刻都能看到他們動員村民的身影。

而面對祖祖輩輩耕作在河灘地上的村民,動員他們交回土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記得剛開始做動員的時候,村民的不理解、不配合比比皆是,我們挨家挨戶上門去解釋,告訴他們國家收回土地是為了保護母親河,只有生態好了,我們居住的環境才會越來越好。」掌政鎮村兩委宣傳幹部董艷玲告訴記者,雖然這項工作推進很難,但是為了保護母親河,每一位幹部都是將責任扛在肩頭,想盡辦法克服各種困難。「先做黨員的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再解釋,一定要將政策給群眾說明白、講清楚。」

從排斥到接受,村民們思想意識的轉變,正是村民黨員、年輕人通過帶頭示範,走訪入戶宣傳,張貼告示等一系列措施,讓依靠河灘為生的群眾漸漸明白「交回」河灘地的重要性,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支持配合。

「我們常年在河灘地上耕種,不僅耗地耗水,施肥打藥對環境也不好,既然國家有號召,那我們也積極響應,為了子孫後代,這地得交!」掌政鎮強家廟村村民張建華說。

截至目前,興慶區共計收回應補償河灘地面積5.55萬畝,交通運輸用地面積4.55萬畝。興慶區按照銀川市委、市政府會議精神,已將收回的河灘地全部移交銀川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再由市國資委按照已批准的《黃河銀川段兩岸河灘地生態修復規劃》進行生態修復,通過開展河灘地收回工作,對黃河興慶區段進行有效地治理,清除違法違規建(構)築物,沿岸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