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領科技|150周年新起點,大陸集團中國本地化再升級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2T20:28:43+00:00

加速轉型、本土研發、擁抱開放,是傳統Tier1巨頭面對汽車行業大變革時代的第一戰略選擇。對於迎來150周年這個特殊日子的大陸集團來說,也不例外。「我們正站在汽車行業轉型與公司發展的重要歷史時刻。

加速轉型、本土研發、擁抱開放,是傳統Tier1巨頭面對汽車行業大變革時代的第一戰略選擇。對於迎來150周年這個特殊日子的大陸集團來說,也不例外。

「我們正站在汽車行業轉型與公司發展的重要歷史時刻。我們將持續推進本土化及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加強本地研發及創新實力,加強本土生態合作,快速響應中國市場和客戶的各種變革與需求。」大陸集團中國區總裁兼執行長湯恩表示。

自從1994年正式開始在中國市場運營,大陸集團服務於各個汽車細分市場上主要的汽車生產商。目前,大陸集團在中國共設有25 處生產基地、21個研發中心,員工總數約為16,500名,為中國市場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

在此之前,按照新的重組計劃,大陸集團未來將由三個獨立的業務群組成,並在汽車行業轉型方面以更加靈活、市場導向和未來導向的方式對公司進行重新定位。

其中,自2022年1月1日起,大陸集團原有的輪胎和康迪泰克業務(目前合併在橡膠技術集團部門)將成為兩個獨立的集團部門。

此外,最關鍵的汽車部門業務的重組包括「撤銷」現有的汽車網絡和信息、自動駕駛和安全兩個業務部門,相關事業部門將根據集團的戰略重組,分為5個平行事業子部門。

這意味著,在智能化、網聯化這個關鍵賽道,大陸集團將更加靈活、直接面向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行業務的對接、分工和橫向融合,這也符合當下汽車產業全面軟硬解耦、模塊化業務需求。

一、

「紮根市場,服務市場」的本土化戰略,是此次大陸集團150周年活動的關鍵詞之一。「智領科技,驅動中國未來美好出行」,是大陸集團對於中國本地化市場的新願景。

對於大陸集團來說,在軟體、聯網和高性能車載計算機領域搶占市場份額已經成為接下來的業務重點。其中,硬體是傳統優勢,但軟體將越來越發揮作用。

首先,未來汽車的創新,90%將來自軟體。軟體市場的可感知(也就是用戶可以直觀體驗的部分)部分是汽車製造商區分品牌差異化的關鍵。但這個市場的更大份額——大約60%的軟體是不具備差異化的。

這意味著,即便是一線品牌車企尋求更大比例的軟體自研,類似傳統的汽車一級零部件供應商仍然會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因為,行業需要可重用的標準化軟體平台,從作業系統到中間件。

而在域控制器市場,大陸集團通過去年上市的大眾ID系列純電動車率先規模化量產高性能中央網關伺服器。數據顯示,到今年年底,將有20款車型搭載這款產品,銷量預計為500萬輛。

與此同時,在智能駕駛領域,大陸集團也在加速革新。包括4D成像雷達、遠距離探測雷射雷達、L3級駕駛規劃軟體、低速自主泊車系統以及線控底盤系統,預計這些產品將在未來兩到三年陸續交付客戶。

這背後,大陸集團需要加強本地化研發能力。

2021年9月,大陸集團中國軟體與系統研發中心在重慶正式成立,目的在於培養和提升本地軟體和系統的開發能力,其中包括復用設計,更高級別的設計抽象層次,模型和設計執行的敏捷性,以及提高軟體和系統工程方面的專業性和產出。

按照計劃,大陸集團中國軟體與系統研發中心將關注智能網聯汽車的軟體開發,並進一步推動電子電氣架構(E/E架構)向集成式架構的轉變。

該中心的軟體工程師將負責開發並設計創新的軟體以及系統解決方案,例如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端到端網聯、域和跨域高性能計算機單元(HPC)和基於服務的軟體架構系統(SOA)。

同時,中國軟體與系統研發中心計劃組建一個多達500人左右的團隊,目前該中心已有超過70位軟體工程師。研發中心的成立也是大陸集團中國區提升本地化價值創造戰略的實施,幫助更快速地響應客戶需求。

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說,除了底層實時作業系統,AutoSAR、安全實時通訊模塊以及其他關鍵軟體模塊仍然非常複雜,就整車而言,運行在不同硬體平台上的各種軟體必須協同工作。

硬體、軟體同時升級,意味從晶片開始到軟體供應商,都必須緊密合作。「過去,傳統分布式ECU,只需要一家供應商配合完成,相對簡單,」業內人士坦言,但現在,大為不同了。

在大陸集團執行長NikolaiSetzer看來,「未來沒有人能完全靠自己做到,」即使大眾、戴姆勒等巨頭希望開發自己的定製軟體,也會依賴供應商提供更標準化的「中間件」。

二、

而面對中國智能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潛力,研發速度和本地化生態體系的建立,也是至關重要。「傳統Tier1要充分利用已有的集成能力,以及對整車和工程開發的經驗進行技術整合,這是市場需要的速度。」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口和出口)智能網聯新車(同時搭載ADAS+數字座艙)的新車上險量251.98萬輛,搭載率為16.98%。隨著域控制器市場的快速啟動,這個數字還將快速上升。

在過去,對於傳統外資Tier1來說,部署在中國的研發中心,無論是規模還是權重,都不足以全面支撐中國本地市場車型的研發量產。即便是合資品牌針對中國市場的定製化車型,核心技術也大多數來自海外研發中心,本地團隊更多是工程化配合。

如今,智能網聯是中國本土自主品牌及合資品牌必須正視的巨大潛力市場。降本以及本土化研發服務變得至關重要。

2021年9月,大陸集團與地平線共同成立合資公司,致力於加速汽車智能化技術的商業落地。通過合資公司的合作,未來,地平線的晶片和算法將集成到大陸集團的智能攝像頭和可擴展自動駕駛高性能計算機系列產品中,為中國以及全球整車廠商提供服務。

目前,有多家中國整車廠商已經表達了量產合作意向。而這正是大陸集團希望不斷拓寬、加深與業內技術領先者的合作,從而打造未來可持續的合作生態體系。

此外,隨著中國市場陸續出台的智能網聯新規,涉及數據保護、網絡安全、智能駕駛及人機互動、OTA等等全新的領域,本地化合作生態變得越來越重要。

本地化的另一個標籤,就是全球技術在中國市場的快速落地。

同樣在2021年9月,大陸集團與廣汽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新一代汽車架構的發展。此次戰略合作採用「強綁定」的聯合開發模式,旨在共同打造廣汽全球領先的新一代電子電器架構。

這背後,依靠的是大陸集團在全球範圍內已積累了豐富的基於伺服器的架構(去年首次在大眾ID系列純電動車型量產)的開發和量產經驗。

按照計劃,大陸集團將聚焦高性能中央計算單元硬體及基礎軟體平台開發,利用其全球化的專業知識並基於本土化戰略,派出中國本土研發團隊參與聯合開發,共同推動廣汽在智能網聯領域的技術創新。

而在大陸集團的戰略部署中,本地化還將更進一步。

此前,大陸集團與地平線達成合作意向,後者的征程系列車規級AI晶片和算法將被整合到大陸集團為中國駕駛場景開發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而在合資公司簽約儀式上,合資公司的定位升級為攜手立足本土、著眼全球,為中國以及全球整車廠商提供服務。

同時,大陸集團還將適應新的行業格局重構趨勢,為汽車製造商提供最大限度的靈活性和模塊化設計,因使車輛架構的複雜性降至最低是未來的主流趨勢。

此外,大陸集團還提供一系列的開發套件,以縮短汽車系統的開發周期,推動高效的產品開發,最大化幫助客戶降低成本,這是智能汽車爆發式增長的前提。

「如果市場上已經存在一種新技術,我們為什麼要再做一次,並試圖模仿它們?」在大陸集團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事業部負責人Frank Petznick看來,與不同的外部合作夥伴建立業務合作關係,以快速補充自己的能力,「這種創新方式正是市場所需要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