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之認清左右腦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2T14:02:24+00:00

雖然前面幾篇文章寫了很多關於左右腦的知識,但是,可能我們很多人到現在也不知道我們左右腦工作的工作模式有什麼區別,今天就說說這個問題。

雖然前面幾篇文章寫了很多關於左右腦的知識,但是,可能我們很多人到現在也不知道我們左右腦工作的工作模式有什麼區別,今天就說說這個問題。

請大家嘗試一下這個小練習:請你花一點時間思考一下你生命中的某一個重要的時刻或者是給你留下深刻記憶的事。

現在咱們就開始吧。請你閉上雙眼保持安靜,回到過去,喚回當時的記憶。在記憶中停留一會兒,然後睜開眼睛繼續回憶。如果你沒有太多情感波動或身體感覺,只是按照發生的時間順序回憶這次經歷,那你此時處於左腦模式。而現實情況可能是這樣的:那一段記憶的各種圖像,有時會以非線性,幾乎隨機的方式出現,像一堆紛亂的碎片。回憶被喚醒時,甚至可能伴隨著身體的感覺和情緒。這種感覺,有點類似於從夢中醒來,整個回憶沒有邏輯。事情沒有意義,但是你可能仍然會情緒激動,感到身體沉重,悲傷,得意,甚至憤怒;就像置身於當時事件發生之時,這種記憶方式就更偏向於右腦處理記憶的方式

我在做這個小測試時,首先想到的是一次我騎摩托車摔跤的經歷。當我閉上雙眼回憶那件事的時候,眼前出現的是:深夜寂靜的大街上空蕩蕩的,兩邊的路燈發出橘黃色的光,中間的大街亮堂堂的。我坐在摩托車上飛馳,忽然發現前面路中央有一冰坡。我的車衝上冰坡,凌空飛起,然後摔到十幾米外的地方;我的身體飛向前方,然後在地上打兩個滾兒,神奇地站在了路中央。車子躺在路上,車輪在飛快地轉著。

然後,我睜開眼睛繼續回憶。我記起了那是一個冬天,下了夜自習已經將近晚上11點了,大街上空蕩蕩的沒有車也沒有人,路燈光非常亮,把整個大街照的清清楚楚。我穿著棉衣,騎著我的黑色大洋摩托車往回趕,忽然發現前面路中央有塊冰坡。剛想到這是前幾天下雪。環衛工人把雪掃到路中間,結果雪化成了冰坡時。車已經衝上了這個坡,然後飛了出去……由於慣性,我的身體也飛了出去,為了不至於摔傷,我在落地的一瞬間蜷起了身子,連打幾個滾兒,安然無恙地站在了路上。看到摩托車依然向前滑行幾米,然後躺在路中央,車後輪還在飛速的旋轉……

現在你清楚了嗎?我前面那是右腦思維模式,是由一些非線性的圖像凌亂地構成;後面的回憶就有了時間、地點、起因、經過,比較具有邏輯性。這就是左右腦完成了整合之後的情況。這個整合的過程讓你體驗到了創造大腦這個部分間的聯結過程:當各部分協調運作之後,神經元就會創建並加固彼此間的整合纖維,這樣聯結會更加牢固,大腦運作會更加和諧,就好比合唱團中的歌手可以用不同的嗓音唱出協調的和聲。

你在做這個小的測試時,是否能夠分清你的大腦處於什麼模式嗎?

現在讓我們把這種整合運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去吧。

孩子在玩玩具的過程中,把自己非常喜歡的玩具弄壞了,內心特別沮喪。他表現出來的情況可能是發脾氣,甚至哭泣。這時候你是怎麼做的呢。有的人被孩子哭煩了之後可能會斥責:哭什麼哭,給你買新的不就行了嗎?有的人可能會安慰她:沒關係,別哭了吧,寶貝,再給你買一個新的。

或者孩子在玩一個遊戲的時候,努力多次都失敗了,自己內心非常沮喪,難過,要發脾氣,甚至哭泣。有的人可能會說:自己笨的玩兒不好還有臉哭?哭什麼哭?有的人可能會安慰她:沒關係,做不好很正常,失敗也是遊戲的一部分,別哭了。


你可能認為第二種做法已經很好了。其實,這樣做也不是最好的。按照我們前面講的,孩子這時候需要外界對他情感的真正的理解,也就是需要你的共情。你可以按照我們上文講的方法:身體觸摸,帶著感同身受的面部表情,用關愛的語氣說話

讓孩子感覺到被傾聽、被安撫、被認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與右腦連接

之後我們再引導至左腦。鼓勵孩子用語言描述,劃定邊界,做計劃,以邏輯的方式解釋,提供解決方法。像這樣:摟著她。輕聲說。這個遊戲很難做是嗎?做不好遊戲太讓人痛苦了!你是怎麼做的?能跟我說說嗎?當孩子能夠完整地敘述完他怎麼做的之後,他就已經冷靜下來了。這是你在問他: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呢。或者說我幫你一塊兒分析一下問題出在哪裡?咱們再試試好嗎?

你仔細品:這樣教育出來的,會不會是一個態度積極,心態平和,情緒穩定,永不言棄的孩子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左右腦完美整合的過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