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太湖度假區:「隱藏版」太湖尋宋攻略,就等你來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5T16:58:35+00:00

江南盛景,魚米之鄉。太湖流域不僅是兩宋時期的「天下糧倉」,更以「工巧」聞名天下,造像、園林、宋碑、磚塔、古廟、大殿……串聯起宋代藝術的繁榮盛景。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從東到西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為熱愛訪古文化的市民提供了一份「隱藏版」太湖尋宋攻略。

江南盛景,魚米之鄉。太湖流域不僅是兩宋時期的「天下糧倉」,更以「工巧」聞名天下,造像、園林、宋碑、磚塔、古廟、大殿……串聯起宋代藝術的繁榮盛景。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從東到西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為熱愛訪古文化的市民提供了一份「隱藏版」太湖尋宋攻略。

東山紫金庵

紫金庵又名金庵寺,位於東山中部的西卯塢,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全國文保單位。寺院四周,山陵起伏,層巒疊翠;山塢里松竹蒼勁,環境清新無霾。世人稱「天下羅漢兩堂半」,其中一堂就在東山紫金庵。千年時光的沉澱,古庵靜謐威嚴,仿佛一個超然世外的智者,靜靜地閱遍滄海桑田。

大殿左右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塑像聞名天下。羅漢塑像為南宋民間雕塑高手雷潮夫婦所制,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羅漢比例適中,容貌各異,表情生動,是我國雕塑藝術的精華。羅漢身著的彩裝衣褶線條流轉自如,層次分明,並能表現出絲綢、紵麻的質感。

陸巷古村

陸巷村位於太湖之濱、嵌於山塢之中,背靠莫厘峰,面向太湖,東有寒谷山、西有箭壺島,同洞庭西山遙遙相望,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陸巷之名源於南宋,史載,宋室南渡,途經太湖,見東山雄峙湖中,清幽靜謐,遂有王、葉、姜等多員戰將把家眷安頓在此,闢建了一座有六條巷的村莊,故名陸巷。陸巷古村是目前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一處明清古村落,歷史上有規模較大的明清建築廳堂72座,現保存較為完整的仍有30座左右。

每當傍晚,寒山嶺上薄霧與炊煙交融,在夕陽餘暉的照映下,古村宛若披上了一層飄拂的輕紗。而寒山又是眺望太湖勝景的絕好之地,登臨其上,遠山近水,盡收眼底,浩瀚的太湖煙波浩渺,水鳥飛翔,群島浮立。

光福「琵琶橋」

光福銅觀音寺前的那座琵琶橋,在時光的洗滌下透著一份禪意。琵琶橋俗稱「大寺橋」,建於宋代,單孔石樑式平橋,跨越福溪市河,連通上下街。

此橋為蘇州至今仍保存有宋代雕刻、營造法式的少數古橋之一,長16.1米,跨度5.4米,寬3.06米,由三塊條石拼成。欄杆、鎖口石、壓頂石均選用武康石鑿成,彈擊有聲,鏗鏘作響,故又稱「琵琶橋」。

金庭植里古村

植里古村位於西山島北部,現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古村落、中國傳統村落、江蘇省傳統村落,屬東村行政村植里自然村。村落約形成於南宋末年,居民多李姓,大多為南宋工部尚書平江知府李彌大的後裔。來植里古村,「植里三寶」自然是要看一看的。

第一寶便是位於村口的古道,其建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沿著筆直的古道走進清幽無限的山野中,仿佛穿越回了百年前。

第二寶是位於古道北端的永豐橋,其始建於宋代,現存古橋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重建,橋上台階、橋欄均保存完好,東西兩側各置有一對橋耳石,東側北端橋耳石下方嵌有一青石條,上刻楷書「康熙四十一年重建」字樣。

橋邊有一棵三叉古樟,是「植里三寶」里的第三寶,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其樹幹粗矮,枝葉茂盛,亭亭如蓋,遮陰古橋。夏日之時,古樹便成為村民們納涼的好去處。

古道、古橋、古樟、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一幅典雅的天然圖畫,這裡也被譽為「最美村口」。

林屋洞摩崖石刻

對於西山島而言,南宋是個非常重要的歷史階段。據《西山鎮志》記載,自春秋至北宋,西山居民不多,所住多為漁民、士兵、隱士、僧尼等。南宋建炎三年,宋高宗趙構渡江南遷,北方人口開始大量南移,以原北方名門望族為首的居民急劇增多。此後,西山形成了一些大的宗族和村莊,其中以徐、陸、沈、蔡、蔣、馬、屠、勞為南渡八大宗族。

西山島的風景秀美,曾有無數文人墨客前來踏足,留下了許多詩篇和題詠。它們中的有些被古代工匠雕刻在石頭上,成了現在看到的摩崖石刻,林屋洞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三處:前洞、後洞、洞頂。

後洞為出口處,洞名曰「陽穀洞」,洞周圍計有十二塊石刻大部分為遊人所記,其中以李彌大的《無礙居士道隱園記》為最古最珍貴,記述了李彌大在洞旁築庵就隱的情況。它是林屋山摩崖石刻中歷史價值最高,環太湖地區迄今為止尚存最古老、最珍貴的摩崖石刻,也是林屋山眾多石刻中的精品。

後埠雙井

金庭鎮蔣東古村中有一口井,在蘇州可謂是獨一無二,名叫雙口井,建於宋朝,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如今已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卻依然可以使用。

古井與井亭並立,保存完整,井泉潺潺,仍有不少村民前來打水,兩邊青石井欄上留下了3至4條粗繩磨蝕痕,井欄異常光滑,似有包漿。良好的排水系統也保證了井邊地面的乾燥,井亭旁的石質水槽雖然被水侵蝕變得斑駁,仍然有村民使用它洗蔬菜,每個細節都在靜靜述說著古井與人世的故事。(蘇報融媒記者 陸宇其 通訊員 吳太宣 文/攝)編輯:李俊鋒 (新媒體運營師、高級攝影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