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ID.3:車長4米2的小車配20寸輪胎,只因是純電?

fans news 發佈 2021-12-13T01:18:01+00:00

都知道,在歐洲,兩廂小車非常受歡迎,不僅僅是燃油車,純電動車也是如此,比如今天我們要聊到的大眾ID.3,定位緊湊型的純電「小兩廂」。早在今年10月,大眾ID.3在國內上市,並且以合資車(上汽大眾)身份銷售。而關於大眾ID.3的價格,產生了很多爭議,頂配17萬多,很多人直呼貴了。

都知道,在歐洲,兩廂小車非常受歡迎,不僅僅是燃油車,純電動車也是如此,比如今天我們要聊到的大眾ID.3,定位緊湊型的純電「小兩廂」。早在今年10月,大眾ID.3在國內上市,並且以合資車(上汽大眾)身份銷售。而關於大眾ID.3的價格,產生了很多爭議,頂配17萬多,很多人直呼貴了。那麼,在歐洲市場受熱捧的大眾ID.3,進入國內會是什麼樣呢?

關於ID.3的銷量,單月超千台

按照慣例,我們應該從實際銷量聊起。大眾ID.3是10月份上市,現在是12月,也就是說,新車的完整銷售月是11月份。但經過查詢,我們只查到大眾ID.3在10月的銷量,為1335台。此外,之前大眾發布了ID.家族的整體銷量情況,11月共交付14167台,10月為12736台,9月為10125台。由此可見,其整體銷量是上升的勢頭,特別是大眾ID.3加入後,整體銷量有了明顯提升。


那麼,這是否代表小車在國內也開始流行起來了呢?我想,這還得具體車型具體來談。比如燃油車,但凡是「小兩廂」的,相比同級三廂轎車,幾乎不是對手。比如大眾的高爾夫和速騰、朗逸相比,此外,就更別提高爾夫R這樣的車型了。

而說回到純電動車,同樣是小車,情況又不同了。就拿目前純電動車裡賣得最好的五菱宏光MINIEV來說,其車長不到3米,純電續航最高170km,但月銷量可以輕鬆破3萬台。這是為何?簡單說,目前 純電動車的出行半徑都不大,基本需求是滿足城市通勤,只要顏值到位,價格便宜,即使續航不高,也一樣受歡迎。所以,宏光MINIEV很好的抓住了性價比這點,3、4萬的價格,讓大多數人能接受。


再來看大眾ID.3,作為一款純電兩廂車,它幾乎和燃油版高爾夫的尺寸相當。大眾ID.3的車長為4261mm,軸距2765mm;而全新高爾夫的車長為4296mm,軸距最長為2636mm(還有個2631mm的版本)。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塊頭」沒有高爾夫大,但是得益於純電車平台,大眾ID.3在結構和布局上,是優於燃油車的。所以從實際體驗來看,大眾ID.3的車廂空間要大過高爾夫。

續航方面,大眾ID.3全系搭載57.3度的電池組,純電續航為430km,而實際續航可能不到400km。論續航水平,並不算這個價位里中等以上的水平。相比新勢力的車型,動輒500km以上,大眾ID.3的純電續航只能說中規中矩。

ID.3的科技感體現在哪?

那麼大眾ID.3的賣點是什麼呢?在我看來,首先這是一款大眾純電小車,不到20萬的價格,符合一款合資電動車的身份。其次,大眾在年輕化和個性化方面,為大眾ID.3注入了很多新元素。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所謂的設計,放眼整個新能源車市場,可能不算什麼特別亮點,但是對於大眾來說,是突破和創新。

就拿大眾ID.3的輪胎來說,大眾為這款車長4米2的小車配備了215/45 R20規格(除了最低配不是)的輪胎。沒錯,你沒看錯,是20寸的「大腳」。要知道,很多中大型SUV,都沒有這樣的待遇。而大眾這麼做,也是拼了。

從顏值來看,一款車輪胎的尺寸越大,看起來會更大氣,而對於新能源車,輪胎越大,越有科技感,也更前衛。特別是配合未來感很強的輪轂造型,更是如此。所以,從輪胎尺寸可以看出,大眾想在這款車上,做出不一樣的感覺,來吸引年輕人。而從實際來看,大眾ID.3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的設計,都足夠前衛,討人喜歡。

阿川評車

面對新勢力的來勢洶洶,傳統車企選擇後來居上——硬剛。大眾,就是其中之一。從大眾ID.3這款車就能看出,作為傳統車企的大眾,也是拼了,在設計上儘可能突出科技和前衛。最後我想特別提到一點,20寸(還是215寬度)的輪胎,看著香,但如果要更換,成本就真不低了,據說原車輪胎要1800元一條。(文/Nic)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