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和媽媽聊人生,說長大了想要烤地瓜,媽媽的回答太贊了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0T10:01:19+00:00

網上這位媽媽的回答,讓人不禁動容。一個4歲多的小朋友,牽著媽媽的手,一邊蹦蹦跳跳地走著,一邊歡快地與媽媽對話著:「媽媽,我考上清華呢?」

作者 | 孟臣


如果你的孩子長大了想當個小販,你會是什麼反應?


網上這位媽媽的回答,讓人不禁動容。


一個4歲多的小朋友,牽著媽媽的手,一邊蹦蹦跳跳地走著,一邊歡快地與媽媽對話著:


「媽媽,我考上清華呢?」

「媽媽會為你很驕傲呀!」


「那考上北大呢?」

「也會很驕傲呀!」


「那我考(烤)上了地瓜呢?」

「啊!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香又軟又甜又美味的話,媽媽也會為你驕傲的!」


「那我以後就當個烤地瓜的老闆!」

「哈哈哈!恭喜寶貝有了新的願望呀!」


孩子稚嫩歡快的笑臉,媽媽溫柔有愛的語言,都讓人感受到了冬日暖陽般的溫暖。


孩子的小願望被媽媽接納、肯定和呵護,這種愛和尊重,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支持與呵護。


《父母的語言》的作者,芝加哥大學婦科及兒科教授達娜·薩斯金德,在長期的調查研究中得出結論:


「語言環境對孩子有決定性影響,也就是說,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不能影響孩子學業的好壞,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語言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沒有天生陽光自信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用心托舉,和潤物無聲的滋養。


在充滿愛的語言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眼裡有光,心裡有夢,腳下有路,未來有無懼風雨的力量和方向。


父母的語言,決定孩子的未來。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這4句話會影響孩子的人生走向——


01

「這些事情,你自己決定就好了」


在孩子的成長中,好多父母都習慣替孩子做決定,有些父母甚至時時掌控著孩子,不給他們獨立自主的機會。


比如,好多家庭都會出現這樣的聲音:


「今天降溫了,必須穿上秋衣秋褲!」


「先做筆頭作業,做完了再背書。」


「興趣班肯定要選英語,這樣可以幫你提高英語成績!」


「學醫好,工作好找又有前途,第一志願給我填醫學院……」


小到穿衣吃飯,大到志願填報、事業抉擇,孩子從未被父母尊重過,從未有過獨立的選擇權。


選擇意味著對與錯的決策,也意味著要承擔錯的結果。


沒有經歷過自我決策的孩子,在未來要麼畏畏縮縮毫無決斷力,要麼渾渾噩噩缺乏擔當。



《不管教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曾說過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情:


那天,他要去參加一個同學的聚會,回家就跟媽媽商量能不能去。


誰知媽媽隨口就說了一句話:「這種事情你自己決定就好了。」


這句話瞬間讓岸見一郎感受到自己長大了,自己可以做出決定,也能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起後果。


在孩子能獨立思考,能有自己的主見時,父母要儘量尊重孩子,將選擇權交給孩子。


如果有擔憂,那麼用客觀的態度告訴孩子「我的建議是……」,提供成年人的視角,同時給孩子留出思考和斟酌的空間,也不失一種智慧。


即便選擇錯誤,那也是他自己的選擇,他會承擔這個錯誤,並從中學到更為精準的判斷能力,在下一次選擇時,不會重蹈覆轍。


這樣的孩子在未來才有足夠的自我修復能力,對自己的人生也會有更清晰的認識和掌控。



02

「不怕,沒關係,我們想辦法來解決問題」


很多父母在外人面前一副彬彬有禮、溫柔謙遜的模樣,但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卻時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的作業總是出錯、當孩子玩得滿身是泥、當孩子將玩具丟的滿地都是……


這些都會變成父母眼裡的麻煩,心中的怒火也很容易蔓延到孩子身上。


作家顯克維支說:


如果每個孩子都能有一隻溫柔的手引導他前進,而不是用腳去踢他的胸脯,那麼,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當孩子不小心犯了錯,請平和自己的情緒,用溫柔的語言告訴他:


別怕!沒關係,我們想辦法來解決。


抖音上有位爸爸的做法,值得每位父母學習。


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拿著一杯可樂向爸爸走來。


或許是地上太滑了,女孩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跤,可樂灑得滿地都是,衣服也弄髒了。


女孩沒有哭鬧,也沒有抱怨地滑,只是調侃了一句「哦!天哪!」後就爬了起來。


一旁的爸爸沒有驚訝,也沒責罵,而是淡定地問女兒:


摔跤後首先該幹什麼?


女孩用稚嫩的聲音高聲回答:


換衣服換褲子,洗洗手,先拖拖地,然後再喝可樂,再吹頭髮。



不一會兒,換好衣服、拖好地的女孩對爸爸說:


今天就是最好的日子,放假每天都是開心的日子。


女孩遇事後的解決能力,還有樂觀積極的心態,讓人看到了家庭教育的智慧。


在孩子犯錯時,父母溫柔地安慰、積極地引導、適當地激勵,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且去想辦法解決錯誤。


這才是教育的良性循環。


讓孩子在錯誤中懂得責任、習得經驗、獲得判斷,才是為人父母的責任所在。



03

「做你自己,無論怎樣,我們都愛你」


「你就不能正常點嗎!?」


這句話來自一部皮克斯動畫短片《飄》中,一位父親痛苦絕望的吶喊。


動畫片剛開始,是一副溫馨愉快的畫面,父親牽著孩子在院子裡快樂地嬉戲。



突然,一朵蒲公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為了逗孩子開心,父親一口氣吹散了蒲公英。


蒲公英隨風飄散,這時,父親懷中的孩子為了去抓蒲公英,竟然脫離了懷抱,跟著一起飛了起來。


眼前的這幕讓父親驚呆了,正巧鄰居路過,父親才緩過神,連忙抓住孩子。



但是,孩子的這一超能力,還是嚇壞了鄰居。


不知所措的父親迅速將孩子關進黑暗的屋內,為了避免鄰居的指指點點,他將孩子關了好幾年。



到了孩子上學的年齡,父親絞盡腦汁,試圖讓孩子能和正常人一樣去學校。


他給孩子扣上帽子。


為了不讓孩子飛起來,他還在孩子的書包里裝了大石頭,並綁上了一根繩子。



在路上,父子倆小心翼翼,時刻保持警惕,防止鄰居認出自己和孩子。


當他們經過遊樂場時,父親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不知什麼時候,孩子丟下了書包,躲過了父親,飛了起來。


這個在空中飛來飛去的孩子,嚇壞了所有人,父親粗暴地拽住兒子,在眾目睽睽下,吼出了那句:


你就不能正常點嗎!?



這句唯一的台詞,徹底戳碎了孩子的心,孩子閉上眼睛,扣緊帽子,淚水肆意滑落。


這一幕看得人內心壓抑。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和這個父親一樣,無法接納孩子原本的樣子,只想將孩子打造成自己期待的模樣。


然而,父母都忘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


相對於他人的眼光和嘲笑,他們更在意的是父母對他們的評價。


孩子的自信與陽光,源於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就如《在遠遠的背後帶領》一書中說的:


一個內在感覺安全、被接納的孩子,他們才會發展出健康的人格,長出與風雨共舞的翅膀。


所以,當孩子變得與「與眾不同」時,請用溫暖的雙手擁抱孩子,輕輕地告訴孩子:


做你自己,無論怎樣,我們都愛你!


這才是一個孩子行走於人世間最大的底氣。



04

「即便所有人反對,

我們都會全力支持你的夢想」


這個世界有太多「遠見」的父母,讓孩子選擇更有「前途」的職業,而少有父母,會支持孩子不被看好的,甚至是毫無前途的夢想。


下面這對母子的故事,非常動人:


兒子李炫君從小就喜歡打遊戲,媽媽因為孩子沉迷遊戲也焦慮過,抓狂過。


兒子初二那年,第一次和媽媽提出想去做全職電競,媽媽當時的反應和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直接拒絕。


到初三那年,孩子的想法更堅定了,他正式找媽媽談話:


你希望我過上好的生活,但我去打遊戲也能掙錢。我有我的人生規劃,我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標,我一定要去。


媽媽看到了孩子眼裡的執著。


經過了考察,聽取專業人士意見後,媽媽又確認了孩子的天賦。


最終,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包括孩子的爸爸在內,給孩子買了機票,送孩子去了上海的俱樂部。


當所有父母都在費盡心思讓孩子上個好大學,這位媽媽卻將孩子送去打遊戲,這個壓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熬過了最艱難的八年後,在2021年11月7號的凌晨,全國各地的高校、各地小區、廣場和朋友圈都出現了為EDG戰隊勝利歡呼的吶喊。


那是一場世界級的競賽,中國隊獲得了世界冠軍,而李炫君就是核心成員之一。


作家周國平說:


當孩子在編織美麗的夢想時,不要用你眼中的現實去糾正他。


只有被尊重,被認可,被支持的孩子,才會激發內心的創造力、自驅力和毅力。


世界如此多元,若每個孩子都能在各自著迷的領域,實現自己的價值,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多精彩,孩子的人生將會多豐盈。


庇護孩子的靈魂,支持孩子的夢想,遠比謀計他的前途更重要。


這不僅呵護了孩子的心靈,也保護了人類的火種與希望。



05


《自卑與超越》的作者阿德勒說:


一個孩子終生所追求的,就是兩樣東西,一個是歸屬感,一個是價值感。


無條件的愛能讓孩子擁有歸屬感,而尊重與支持孩子的一切,能讓孩子找到自我價值感。


歸屬感與價值感,才是支撐孩子努力向陽生長的力量,也是激發孩子實現自我的生命力。


而這一切,都來自父母為孩子創造的正向、積極、包容、溫柔的成長環境。


願每位父母都能成為孩子最信任的盟友、最厚實的底氣,最強大的托底。


如此,我們的孩子才會在自己的人生舞台,自信地綻放最閃亮的光芒。


—— End ——

作者:孟臣,多平台簽約作者,《讀者》新媒體簽約導師,人生路上,執筆取暖,煮字療飢。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