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周講述鐵路合作社:鄭州老鐵路們曾經的購物天堂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1T12:25:53+00:00

文/孫建周如果您是老鄭州人,年齡又在50歲以上,那麼,對鐵路所辦的合作社(商店),應該不會陌生,至少也應該有所耳聞。在經歷了多年戰亂的建國初期,商品匱乏,物資短缺。

文/孫建周


如果您是老鄭州人,年齡又在50歲以上,那麼,對鐵路所辦的合作社(商店),應該不會陌生,至少也應該有所耳聞。在經歷了多年戰亂的建國初期,商品匱乏,物資短缺。為保障員工及家屬生活的穩定,新成立的鄭州鐵路管理局工會號召、動員職工集資入股,在鄭州城區開辦了多處由鐵路生活部門主辦的供銷合作社,為周邊的鐵路員工、家屬及其他市民提供服務。


緣起


1948年10月,小城鄭州獲得新生,面對滿目瘡痍的戰火創傷和國民政府留下的爛攤子,年輕的共和國百業待興,各項建設工程爭相上馬。作為大宗運輸業的鐵路,也由此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新階段。建國伊始,大量的工作千頭萬緒,尚未走向正軌,許多生產資料和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供應出現了暫時的短缺,一些利慾薰心的不法商人趁機囤積商品,哄抬物價,給市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難。鐵路工會及時研究對策,動員職工入股,創辦公辦民助,公私合營性質的供銷合作社。對人們生活必須的糧食、燃煤及食鹽等商品,實行以物資抵扣工資的形式發放給員工,家屬則憑證件以現金交易。因合作社的房舍、人員工資及其他費用均由企業承擔,各種商品的價格僅由成本和運費及自然損耗構成,其價格大多比市場價低20%左右,甚至更多。看到鐵路員工領回家的一袋袋白生生的洋面和亮晶晶的焦作塊煤,讓其他行業的百姓們好生羨慕。



初期的合作社,不僅只提供商品供應,同時也逐步開展理髮、洗浴等項目,全方位的為員工提供服務。1952年末,鄭鐵管理局成立生活供應處,鄭鐵分局則成立了供應科,一年後供應科又升格為生活供應段,統籌管理鐵路沿線的公寓、食堂和負責商品供應的合作社。儘管此後生活供應段將供銷合作社改稱供給商店,但在老一輩的鐵路人眼裡,還是合作社叫著順嘴兒,叫著得勁兒,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古稀、耄耋級的老鐵路們回憶起以往的歲月,依舊是當年的合作社如何如何........


一馬路商店


建國後鐵路在鄭州開辦最早、且規模較大的商店,應該是鐵路東的一馬路商店。店址位於一馬路南頭路西,即機務段的大門以南、原鐵路公安處大門以北的位置。房舍由兩排縱列臨街的小青瓦房和房後的大院組成。記得相鄰兩排房的山牆處,是一個帶拱形門頭的大鐵門,大院內有兩幢面積挺大,挺高、玻璃窗很大的房屋。其中南面的一幢是銷售五金電料、日用雜品的地方,北邊的一幢則是經營蔬菜、蛋品及肉類的商場,臨街的兩排房屋是經營布匹和糕點食品的場所。這是鐵路早期開辦,商品種類較為齊全的綜合商店之一。


雖然是鐵路商店中的老大哥,但其後來的發展卻遇到了「鐵滑櫓」,原因之一是自50年代初起,鐵路的機關、學校、醫院及各基層單位的員工住宅等新建項目,紛紛落腳鐵路西的京廣路、隴海路兩側,因為這裡是鄭州的新市區,發展潛力很大。鐵路員工及家屬的大量增加,使得鐵路生活部門在這裡先後開辦了劉樓、福華街、和平新村等多處新的商店。新店的開辦,需要從一馬路的老店抽調人手及商品支援,使得老店的業務量有所縮減。二是上世紀70年代初因機務段上馬內燃機車,需要增建機車架修庫房而拆除了商店大院內的兩幢營業用房,僅剩兩排臨街的房屋,致使其規模進一步縮小。不過這兩幢毫不起眼,甚至有些影響市容的平房還真算命大,一直堅守的到兩年前市政部門修建一馬路上隴海路高架橋的匝道時才被拆除。


劉樓商店和生活供應車


位於京廣北路中段東側的劉樓合作社,是繼一馬路商店之後的又一處鐵路商店,後期成為鐵路生活部門在鄭州開辦的規模最大、服務範圍最廣、營業收入最多的綜合商店。商店的主體為連體的區字形建築,座東面西,正房的面積挺大,經營布匹、服裝及百貨雜品。北偏房經營糕點、食品,南偏房則專門經營蛋品和肉類。三個營業廳都是青磚鋪地,大玻璃窗,白石灰牆面,在上世紀50年代,這樣的建築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房舍了。


自1956年起,劉樓商店又上了一個台階,改稱生活供應站,除了正常的業務經營外,還要負責鄭州鐵路分局管內沿線鐵路商店的商品採購和供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劉樓供應站還需要為所配屬的生活供應車配貨。生活供應車,對於非鐵路行業的人士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其實就是流動的售貨車廂,也有人形象的稱之為火車商店,是專門給工作和生活在鐵路沿線小站的員工及家屬供應商品的。建國初期曾稱作:生計車、配售車,後期全路統一改稱生活供應車。最初的供應車是使用載重30噸的棚車,因該車的車體短小,載貨不多,60年代後則改用載重50噸、60噸的棚車替代。


供應車的上貨地點多在鄭州火車站西北角公寓口的西三股道,商品裝滿後會編掛在可以摘桂的貨物列車上,根據沿線車站的大小和摘桂列車的運行圖,在一個車站停留半天、一天或兩天,供小站的員工或家屬購置生活用品。對於一些只有正線,沒有停車線的乘降所、待避所之類的小站,供應車上的商業職工則要走出櫃檯,將常用的商品裝在背包里,乘坐站站停的慢車到這些小站售貨,人們笑稱他們是不挑扁擔的流動背包貨郎。這些員工常年吃住在只有一層鐵板護身的悶罐車裡,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日日夜夜,酷暑嚴寒,冷熱交加,真不知他們是如何熬過來的。


剝離與回歸


早期的鐵路合作社不僅銷售普通的商品,還經營蔬菜、生活用煤和糧食等商品。只是自1955年起,國家開始對關乎國計民生的主要生產資料實行統購統銷政策,以杜絕少數不法商人壟斷和干擾市場,增強國家對物資、特別是重要物資的管控力度,由此開創了中國近40年之久的「票證時代」。此後不久,鐵路合作社附帶經營的菜店、煤店和糧店陸續從企業剝離,交由當地政府部門所屬的蔬菜公司、煤建公司和糧食局繼續經營。


雖然鐵路商店的大部分業務得以保留,但此後因政策的頻繁調整,兩進兩出鐵路的經歷,至今仍讓鐵路老商業人歷歷在目,記憶猶新。第一次是1958年初,按照原商業部和鐵道部聯合下發的文件精神,鐵路生活供應站及所屬各商店交由地方商業部門管理,三年後因自然災害等多種原因於1961年回歸鐵路。但屬於服務業的理髮店卻未能回歸。同樣未能回歸的還有原隸屬於鐵路旅行服務社的食品廠,這家工廠就是位於金水路沙口村路南的原鄭州食品廠。雖然該廠在改革的大潮中早已破產倒閉,但其生產的火車牌冰糕、汽水和餅乾,還有那半紅半黃色的龍蝦糖,那可都是當年孩子們的最愛,銷售量極高,如今40歲以上的鄭州老炮們,哪一個敢說兒時未曾吃過這些美味可口的好東西?



第二次被剝離是1966年的9月,鄭州地區的鐵路商店再一次交由地方管理,因此時已是「文革」運動的初期階段,各部門都在轟轟烈烈、熱火朝天地揪斗「走資派」,各機關、單位的頭頭們一個個似大難臨頭的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哪有什麼心思工作。很多部門和單位已事實上處於半癱瘓狀態,許多政策和待遇難以落實,以致一些被剝離的商業職工頻頻上訪,不得已,這些商店在被剝離5個月後再次回到鐵路大家庭的懷抱。


善後


數十年的風風雨雨,鐵路商店由小變大,由少變多,由弱變強,於上世紀70年代末達到巔峰,在鄭州城區內擁有劉樓、火車北站兩家生活供應站,三輛供應車和火車東站、苗圃等多家商店。但此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民營經濟和民營商業紛紛崛起,發展壯大,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有商業則日趨江河日下,逐步退出歷史舞台。作為企業辦社會的特殊產物:鐵路商店,自然也是日漸蕭條,慘澹經營,最終在新世紀到來前後,全部關門閉店。好在鐵路企業及時著手善後,多渠道安排員工轉崗,讓他們在新的單位、新的崗位上繼續工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