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減脂常犯的五個致命錯誤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0T21:17:31+00:00

它們是從三個階段的女生里擴展開來的,從一開始的毫無概念—-到看了些許專業知識的基本懂點—再到以為自己行了,這三個階段的女生,或單獨,或循序漸進所犯的5個錯誤。

前言



這5個錯誤,真的會致命。








正文



為了方便大家梳理這期視頻的內容,我覺得我有必要把創作大綱說一下。


首先,5個錯誤既是單獨的,也是互相連接循序漸進的。它們是從三個階段的女生里擴展開來的,從一開始的毫無概念—-到看了些許專業知識的基本懂點—再到以為自己行了,這三個階段的女生,或單獨,或循序漸進所犯的5個錯誤。



第一個錯誤:減脂就要少吃



少吃直接反映出來的是攝入的熱量低,暗地裡反映出來的是攝入的三大營養素(碳水、蛋白質、脂肪)低。


有人依靠少吃減脂成功,有人卻不行,這不能說是個體差異,而是沒有搞懂【少吃的具體含義】。


以前一天吃3次零食,現在不吃零食,這是少吃;

減少一碗米飯,這是少吃;

少吃一頓,也是少吃。


但這不具體。零食的不同、碗大小的不同,某一頓的不同,沒有任何的衡量標準。如果說這是個體差異,那就不可能存在以前減不下來,現在就減下來的情況。


所以一定是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可以用來衡量人類是否能減脂或增脂。


這就是:熱量。


你能長期穩定某個體重範圍,是因為身體處於熱量平衡的狀態,也就是攝入的熱量=消耗的熱量(TDEE);

你的體重下降了,是因為身體處於熱量缺口的狀態,攝入的熱量<消耗的熱量(低於TDEE);

你的體重上升了,是因為身體處於熱量盈餘的狀態,攝入的熱量>消耗的熱量(高於TDEE)。


這就很清楚了,少吃的人減不下來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讓熱量缺口。比如TDEE是2000,就算少吃一頓,一天的總攝入也沒有低於2000,怎麼可能減下來。


那麼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好,至少沒有危害到健康。你已經從毫無概念,進步到了基本懂點,知道吃低於TDEE體重才有變化。然後你開始這樣,只是……你吃太低了。


人體有一種東西叫做基礎代謝,它負責讓我們活著,那麼人活著就需要食物,食物提供的是熱量,基礎代謝需要熱量,一個維持人類活著的最低熱量,如果你長時間吃低於基礎代謝,身體的器官、細胞、組織類等重要組成部分,就會衰退和分解,最後死亡。


假如你的基礎代謝是1200大卡,吃1000,身體不夠熱量,為了生存就會把熱量分給重要部分,其它的是死是活也沒辦法了,脂肪和肌肉不是重要部分,所以會慢慢分解,體重也就自然而然下降了。


然而長時間吃低於基礎代謝,基礎代謝只會越來越低,你需要吃更低的熱量,才能繼續讓體重下降,到後面,一天500大卡 ,甚至都會反彈。這個過程,被稱之為「代謝受損」。


只是少吃,量子力學。


吃高於TDEE,體重不會下降。


吃低於基礎代謝,短時間體重會下降很快,但後面也會反彈更多,四捨五入等於白減,還落下了一推如姨媽不來,面色沉重,進食障礙等一系列身體毛病。


所以減脂不是少吃,而是吃低於TDEE,吃高於基礎代謝,在這個範圍里,才是正確、健康、可持續的熱量缺口。



第二個錯誤:只敢吃範圍內的食物/食譜



如果你清楚自己的問題,比如胰島素,那你用低碳飲食就沒有問題。


但如果你只是害怕吃範圍外的食物就會變胖,因為誰誰誰說吃這個好你就去吃,擔憂自己在斷食時間裡進食,明明不是糖尿病患者卻擔心各種升糖食物,這種類型的行為就是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很容易患上進食障礙。一定要記住:不同的飲食方法針對不同人群,不同人群用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非常痛苦,明明低碳頭暈,卻還是要低碳。


我沒法告訴你你適合什麼飲食,如果你想減少試錯的成本,我建議去醫院排查一下胰島素、甲狀腺等激素代謝問題,如果什麼問題都沒有,可以從最基本的一日三餐開始,如果發現自己嘴饞容易餓,可以試一下少食多餐,如果覺得頻繁進食會影響精力,可以試一下間歇性斷食。如果很喜歡吃水果蔬菜,為什麼不試一下地中海飲食呢?


你看吧,這麼多的飲食方式隨便你選,你只需要選擇最符合自己生活習慣就行了。在控制了吃低於TDEE和吃高於基礎代謝的基礎上,偶爾吃點垃圾食品又有什麼關係呢?或者高強度訓練日少食多餐,休息日就低碳,這種靈活切換的模式也很好,它們都可以幫助你事半功倍的減脂成功。


突然想到,很多博主宣揚要營養均衡、吃夠三大營養素,這其實就和一日三餐差不多,保守且正常,適合很多沒有具體飲食計劃的人。但如果你正在使用類似於生酮這樣特殊的飲食方式,生酮要求的是75%脂肪、20%蛋白質和5%的碳水,你吃5%的碳水,就生酮來說,這就是吃夠了,這就是營養均衡,千萬不要和其他飲食對比三大營養素的比例,沒有任何意義,吃夠是相對概念,不是絕對概念。



第三個錯誤:忽視了蛋白質


碳水和脂肪,以及食物種類是區分不同飲食的方法。但任何一個針對正常人的科學健康的飲食方式,都不會忽視或過分降低蛋白質的攝入。


為什麼?


因為蛋白質是構成生命最基本的營養元素,沒有蛋白質,也就沒有生命。


從減脂層面來說,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肌肉量就會掉很多,肌肉量少了,訓練強度會下降,基礎代謝也會相應減少,更容易進入平台期。


另外,減脂容易餓,而蛋白質又是最飽腹的食物,減少餓的時間不好嗎!


一項為期六個月的研究文獻發現:總熱量25%的高蛋白飲食比總熱量12%的低蛋白飲食多減去了3.7KG體重和3.3公斤脂肪。



2021年9月最新的一篇大型薈萃分析指出:增加蛋白質攝入平均多減掉了1.6KG的體重,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甚至能從高蛋白飲食中受益更多。



我們都希望肌肉流失越少脂肪減掉更多,蛋白質就可以幫我們做到。至於要吃多少蛋白質,這期視頻有詳細介紹。



第四個錯誤:做太多有氧/忽視了力量訓練



從消耗熱量的比例來看,有氧更多;從消耗的脂肪來看,有氧也多;從短期看到的效果來看,還是有氧多。


比如同樣消耗300大卡,有氧可能消耗200的脂肪,100的糖原。而力量訓練可能全部消耗的都是糖原。但神奇的事情發生在,有氧之後補充的食物,更多的會補充到」脂肪容器「里,一來一往,容器的容量沒有變化。而力量訓練之後補充的食物,更多的會補充到」糖原容器「里,一來一往,這個容器會不斷變大。


簡單來說。


長期以力量訓練為主的減脂,你能吃得熱量就越來越多,因為你的糖原容器變大了,更多的熱量會補充到糖原里(肌肉需要的營養),那麼相應的補充到脂肪的熱量就會變少(脂肪可憐巴巴的餓死)。


長期以有氧運動為主的減脂,你能吃的熱量只會越來越低,因為至始至終你的脂肪都沒怎麼被消耗(」脂肪容器「不會變大,消耗的脂肪又被熱量補充回來了)。加上你還不做力量訓練,導致肌肉不斷流失,然後「代謝損傷」,最後只能吃得更少體重才能下降。嗯……瘦胖子(看起來瘦,但實際上脂肪含量很高、肌肉量很少的人)基本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我們看到的那些好看的身材,看起來就是充滿肌肉力量感,而不是瘦不拉幾。所以多做力量訓練,自重槓鈴啞鈴壺鈴練起來,無聊了再做做有氧,比較建議的力量有氧比是2:1或3:1。



第五個錯誤:總想一蹴而就


很少有人會告訴你:初學者減脂一定會暴食、減脂一定有平台期、減脂一定會反彈。

不管是什麼樣的飲食和訓練,都必然會和原先的生活產生衝突。有些人會換個更符合生活的計劃,有些人會選擇將就,還有些人會說:「上班、家庭、生活不允許啊」。


在【平衡】方面,大多數人做得並不好,甚至極端。


我們當然希望一次性順順利利的減完,但生活總會發生很多變故,這啊那啊。比如我上一個減脂周期突然發燒了,如果我繼續執行計劃(就算我想也很明顯不行),反而得不償失,我只能停下來,不管花多少天,都以恢復身體為主。又或者更糟的暴食、平台期等等,這些都是變故。


你要相信,大多數人的減脂過程都是斷斷續續,而非順順利利。


當生活影響到了減脂,毫無疑問要先解決生活問題,因為減脂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是你的全部。而當減脂影響到了生活,你應該當機立斷,不要減脂。


如果你不當機立斷,而是繼續減下去的話,就會產生【執念】,對減脂的【病態執念】,尤其體現在吃的方面——不會吃了。


這種病態執念,再加上網際網路上一大堆方法論,會讓你更加崩潰。


如果你正處於這個階段,那麼我能給到的建議只有是:不要減脂,當你不再減脂,心態就會變好,然後自然而然就會吃了,同時保持運動習慣,因為運動的本來目的就不是增肌減脂,而是強身健體;當你不經意間發現,咦,最近情緒、精神和身體狀態好像都好很多,身材也沒有你想像的這麼糟時,甚至還很欣賞覺得哎呦不錯哦,這個時候,你就沒有執念了,你就可以考慮重新減脂了 。






結尾



現在我們來梳理一下五個致命錯誤是怎麼循序漸進的:當你吃得很少時,你的食物選擇也就單一了,因為沒有一個可衡量的標準,偶爾吃其他的食物/食譜體重就會上升,這時候你就更不敢亂來了,只能安安分分的吃一樣的食物,實際上這時候攝入的熱量已經很低了,那蛋白質也肯定攝入不足,你為了讓體重繼續下降,只能做更長時間、更頻繁的有氧,總有一天,你陷入了平台期,無論如何體重都沒有變化,心態炸了,開始暴食,感慨人生,體重反彈。之後的某一天,突然又有了動力,開始下一輪的惡性循環……


那麼以上就是本期視頻的全部內容,不管你是毫無概念,還是基本懂點,我相信你都能看懂這期視頻,吧?如果你還有任何不懂的地方,請留言在評論區,我看到了一定會回覆你的。我是陳陳,我們下期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