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上的容克貴族是怎麼回事,他們消失了嗎?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2T14:19:41+00:00

在德國的歷史上,姓名中間帶個「馮」字的人可謂是英雄輩出。統一德國的鐵血宰相奧托馮·俾斯麥,著名軍事理論家卡爾·菲利普·戈特弗里德·馮·克勞塞維茨,大詩人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火箭專家,飛彈的發明者沃納·馮·布勞恩等等等等。

在德國的歷史上,姓名中間帶個「馮」字的人可謂是英雄輩出。統一德國的鐵血宰相奧托•馮·俾斯麥,著名軍事理論家卡爾·菲利普·戈特弗里德·馮·克勞塞維茨,大詩人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火箭專家,飛彈的發明者沃納·馮·布勞恩等等等等。



那麼要說到這個「馮」,自然與容克貴族有關。

所謂的容克(Junker),來自於中古高地德語Jungerherr,原意是指不能得到貴族封號的幼子們。按照歐洲的繼承制度,他們不能夠繼承家族的土地,只能夠去做騎士或者進入教會謀生。十字軍東征正是在安排這些無法獲得土地的幼子們。

說到這裡,我們先來看一條非常重要的河流,那就是易北河。這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河流,發源於捷克,穿越了整個德國東部。


這條河流長期是一條自然的分界線,也就是查理曼帝國與後來的東法蘭克王國的東部邊界。


在這條河的東邊居住的是波羅的海人和斯拉夫人。那個時候的波羅的海人和斯拉夫人還沒有信仰基督教,自然也是十字軍討伐的對象。所以很多沒有土地的貴族幼子們也跨過易北河,在河東岸征服了很多土地,然後建立了一個又一個莊園,成為了容克地主。所以在易北河東岸地區,實際上是德意志人對波羅的海人以及斯拉夫人的統治,所以這個地方的德意志血統沒有那麼純正也就正常了。

1415年,因為護駕有功,神羅皇帝西吉斯蒙德把位於易北河東岸的布蘭登堡連同一個選帝侯頭銜賜予了霍亨索倫家族的弗里德里希六世。雖然獲得了封地,但是霍亨索倫家族的境遇改善有限,一來是那個地方實在太窮,二來是容克地主有著強大的實力,選帝侯在那裡說話也沒有多少人聽。


不過有了名號總是好辦事,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聯姻。而且這個家族還頗有福氣,與他們聯姻的家族總是絕嗣,於是他們就可以通過這種辦法不斷的擴大領地,所以就可以看到這個家族繼承了很多完全互不相連的土地。當然,其中最大最有名的一塊就是普魯士。關於德意志人的條頓騎士團如何占有了這塊土地已經有太多介紹,這裡就略過。1618年,普魯士公國的公爵死後沒有繼承人,而他是霍亨索倫家族的成員,還與家族有姻親關係,所以霍亨索倫家族就繼承了那塊土地。


不過剛剛繼承了領地的霍亨索倫家族就遇上了麻煩事,就在那一年,三十年戰爭開始了。時任布蘭登堡選侯兼普魯士公爵格奧爾格•威廉鑑於國力尚弱,便宣布中立,以圖自保。但是交戰的幾方可不管他,照樣在他的土地上開戰並大肆劫掠,結果使布蘭登堡成為了三十年戰爭中損失最慘重的地區之一。


這件事情讓格奧爾格•威廉的兒子弗里德里希•威廉深受刺激,認為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便難以自保。所以等到戰爭結束,他便著手建立自己的常備軍。但是組織軍隊需要花錢,但收稅的權力全在容克地主那裡,所以他與容克地主們展開了談判,最終在1653年簽訂了一個協議,那就是容克地主讓渡一部分收稅的權力以支持選帝侯建立一支常備軍,並且還擔任常備軍的統帥,但是與此同時,選帝侯也承認容克地主在自己領地內的世襲的對農奴的絕對權力,並且軍隊的軍官也只能由出身容克地主家庭的人擔任。這樣,選帝侯和容克地主的利益就捆綁在一起,一個中央集權的邦國的雛形基本成型。這位在位四十八年的大選帝侯還成功的將普魯士公國從附屬波蘭的狀態下解除出來,為他的兒子成為普魯士國王奠定了基礎,從此後,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便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通道,容克的大兒子繼承家產,次子們進入軍隊四方征戰建立功勳,馮們自然開始威名遠揚。


1806年耶拿戰役是普魯士在接觸法國後的第一場大敗,戰後不得不割地賠款,這也使普魯士高層開始反思為何失敗於法國。與法國的軍隊由自由農民構成不同,普魯士軍隊裡的士兵都是農奴,雖然軍官具有優秀的指揮才能,但是農奴沒有保家衛國的觀念,所以打仗不賣力。為了提高軍隊戰鬥力,必須要進行一場改革,於是在1807年10月,首相卡爾•馮•施泰因男爵發布了《十月敕令》,取消農奴制,給予農奴自由遷徙和擇業的權利,他們結婚也不必再徵得領主的同意,也可以自由買賣土地。但是這個法令並沒有具體的執行方案,因為法令規定了過去的契約繼續有效,但是在過去契約有效地情況下如何廢除農奴制就成了難題。所以無論是農奴還是容克地主對這個法令都非常不滿,施泰因男爵也因此黯然下課。不過繼任的奧古斯特•馮•哈登堡侯爵依然繼續改革,1811年他頒布法令,指出具體的在保持過去契約關係上廢除農奴制的方法就是農奴贖買自己的封建義務。當時普魯士有大約80%的土地是農奴占有耕種的土地,這些土地上附加有沉重的封建義務。具體的贖買方法是割讓土地或者用金錢贖買,贖買之後農民就可以擁有對自己土地的完全私有權利。起初,由於容克地主的反對,只有那些比較富裕的農民才能贖買,所以進展緩慢。但是隨著贖買的進行,那些容克地主們發現這似乎也不是一件壞事,此時的西歐早已開始工業革命,農奴贖買封建義務獲得得贖金讓他們投資於工商業或者農業改良能夠帶來更豐厚的利益,於是自19世紀中葉起,贖買的速度顯然加快了,農奴可以為自己的贖買分期付款甚至貸款,於是這些容克貴族又轉變成了大資本家和大地產者。


然後就是德國的統一以及德國不斷地超越,終於發生了德國與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為爭奪殖民地展開的激烈衝突。二戰以後,為了永遠抹除德國軍國主義產生的根源,普魯士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已經不復存在,姓名中間加上「馮」字的人也變得很少了,但是他們的後代仍然有相當一部分處在這個社會的中上層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