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安藤忠雄|用建築回應世界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2T02:15:59+00:00

安藤忠雄 © 操上和美 日本國寶級建築家從「拳擊手」到藝術巨匠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安藤忠雄也是中國最家喻戶曉的的建築師之一2021年安藤忠雄世界巡迴展在中國引起廣泛關注從上海到北京從「挑戰」到「青春」打破先例「一國兩場」更讓人們得以近距離走進建築家安藤忠雄的藝術世界「安藤忠雄世界

安藤忠雄 © 操上和美

日本國寶級建築家

從「拳擊手」到藝術巨匠

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

安藤忠雄

也是中國最家喻戶曉的的建築師之一

2021年

安藤忠雄世界巡迴展

在中國引起廣泛關注

從上海到北京

從「挑戰」到「青春」

打破先例「一國兩場

更讓人們得以近距離走進

建築家安藤忠雄的藝術世界

「安藤忠雄世界巡迴展北京站·青春」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2021 . 10 . 12 - 2022 . 1 . 9

站在黑暗中,朝著眼前的光明,

緊緊抓住每一次機會,拼命向前,實現夢想!

——安藤忠雄

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青年時期做過貨車司機、職業拳擊手,後自學建築,於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在職業生涯早期,安藤忠雄幾乎接不到好的建築項目,連戰連敗,連敗連戰,但他仍沉醉於創造建築的風景,從未疲倦。

向光而生

不斷打破常規、挑戰全新的建築「幾何」美學,安藤忠雄通過「鬥士」一般的頑強拼搏與努力,開創性地將清水混凝土建築做到了極致,被人們稱為「清水混凝土詩人」。建築版圖也從他的家鄉大阪、日本,一路擴張至世界各地,1995年更獲得了建築界的至高獎項「普利茲克建築獎」。

建築生涯已逾半個世紀,80歲的安藤忠雄至今仍作為建築界的巨匠大家,活躍在世界建築的最前線。儘管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家喻戶曉,廣受好評,但他的安藤忠雄建築事務所,卻一直保持著極小的規模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從未開設分支機構。

「安藤忠雄世界巡迴展北京站·青春」展覽現場

©️文築國際 攝影:田方方

青春,是不懼怕失敗、直面困難的挑戰心。

青春,是身陷逆境,永不放棄夢想的頑強心。

春,不是人生中的某一段。

青春,是心的樣貌。

就算100 歲,

也能擁有一場100 歲的青春。

——安藤忠雄

作為建築師安藤忠雄迄今最全面海外大型回顧展,「安藤忠雄世界巡迴展北京站·青春」按照1:1比例復刻呈現安藤建築三大經典精神空間——「光之教堂」「水之教堂」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其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是在展覽中的首次再現。

由於展場結構而首次呈現出七彩的「光之教堂」

©️文築國際 攝影:田方方

「光之教堂」(茨木春日丘教會)位於日本大阪市25公里外的茨木市,其禮拜堂是安藤忠雄於1999年設計的經典作品。極簡主義的清水混凝土禮拜堂建築剔除了一切繁複裝飾,其宗教設施被簡化為隙窗透射出的「十字光影」。

據展覽中方策展人馬衛東介紹,光之教堂建設之初,安藤忠雄還曾堅持將十字隙窗的玻璃去掉,將教堂建築直接延伸至戶外的自然空間。由於冬季過於寒冷,這個想法被業主拒絕了。不過,在今天的回顧展現場,人們可以體驗到安藤忠雄的「初心」。

「光之教堂」和其他教堂的區別還在於教堂的平面結構。安藤忠雄特意將神壇設計至低位,每一位前來教堂的信眾都將從高處拾級而下,坐席也排成類似音樂廳的階梯狀,牧師的視線與信眾的視線持平——反映出安藤忠雄心中人與人的平等性

安藤忠雄於「光之教堂」

©荒木經惟

建築的精神

「安藤的建築是包含極富藝術而又鎮靜沉著的驚喜的空間與形式的集合。當參觀者漫步其中,沒有一刻是可以預見的他拒絕被習俗束縛。方法的獨創性以及對世界的個人遠見是他靈感的源泉。」普利茲克建築獎委員會在安藤忠雄的獲獎評語上如此寫道。

很多人將安藤忠雄的建築稱之為「精神建築」,雖然安藤忠雄本人並不希望過於誇大建築對人們的啟迪和改變。「在大家心中如果能湧起小小的驚訝或感動就好了」,在採訪中,安藤忠雄這樣回應他對於「精神建築」的理解。

上海展覽現場-水之教堂(1:1 復刻)

©陳顥

南嶽山光明寺

©松岡滿男

1995年,為紀念聯合國組織章程誕生50周年,聯合國向全世界徵集紀念建築方案,最終,安藤忠雄的「冥想空間」從中脫穎而出。

簡單的圓柱幾何造型,卻以古樸穩重的風格,在凝縮的空間裡予人內心以安寧的力量。它延續了安藤一貫的風格:野性生長的清水混凝土、變幻的光影以及適應自然的極簡設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

左:©Stephane Couturier

右:©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對於安藤忠雄來說,「圓形意味著永恆的存在」。他希望可以為不分種族、地域的人們,提供一個停下來靜靜反思的純粹空間。來自天空的圓形光影和極簡的幾何建築,看不出任何宗教、地域文化的影響,卻能讓每個人都能夠感覺到神聖、平和與安定。

安藤忠雄曾說過:「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待在光明之中。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奮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光與影,那是我置身建築的世界四十餘年來,從中學習到的一點屬於自己的人生觀。

巴黎證券交易所

© 松崗滿男

對話與回應

安藤忠雄一直試圖用他的建築去回應世界的種種問題,特別是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持續了30多年的「直島系列工程」,通過與人、藝術和當地自然氣候的重複對話,持續擴大、改建的罕見建築過程,使這座曾經破敗的無名小島又重新激發出活力,成為吸引世界目光的藝術和旅行勝地。

「青春」大展中的直島建築模型

©️文築國際 攝影:田方方

直島系列項目是20世紀90年代初,由日本的著名企業家福武總一郎發起的。

他在90年代初買下直島部分土地並立志打造藝術島。直島所在的瀨戶內海,曾是日本工業奇蹟誕生的核心地帶,也是交通很難通達、不利於發展旅遊產業的地方。彼時的直島正經歷著20世紀煉銅業的沒落,只留下污染和衰敗,垃圾和老人。

「業主福武先生在1988年對我說,希望『在這裡建造一座聚集世界各地的人們,能讓大家感受到勇氣的美術館』。」儘管安藤忠雄也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項目,但他依然被福武總一郎的精神所打動。「一個人在成功後,還是應該要想著回國、歸鄉,為了讓社會變得更好而努力」安藤忠雄如是說。

在過去30年時間中,安藤忠雄在直島的建築項目包括1992年落成的倍樂生之家美術館,以及後來的地中美術館、李禹煥美術館、南寺等一共9座建築。「重要的並不是設計或項目本身,而是這個花費時間去『培育場所』的概念。」安藤忠雄在談到直島項目時說。直島項目如今也發展至多位建築師、藝術家在瀨戶內海的多個島嶼共同打造的「一直在生長」的藝術項目,直島每年的參觀人數超過70萬人。

更好的青春

「所謂青春,就是在一個人二三十歲時,去思考自己要如何立足社會?想從事什麼工作,如果做建築就通過建築的方式, 如果做工程就通過工程的方式,如果從事經濟類工作就通過經濟的方式,去思考想為我們這個社會做些什麼貢獻。」

——安藤忠雄

我的青春是在20世紀60年代,同時正值日本的「青春」年代。」安藤忠雄說——那也正是世界各地充滿了最激烈的思想解放思潮和理想主義氣息的時代。這樣的青春印記,其實一直留存於他的創作精神和生活中。

「人們常常忽視了安藤忠雄的反叛精神,這其實是安藤忠雄作品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質。」展覽中方策展人馬衛東說。

安藤忠雄的建築攝影

©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安藤忠雄的成名作「住吉的長屋」,因在狹小空間內堅持設計開放的庭院,被詬病不舒服、不方便而飽受批判——但是安藤忠雄卻堅持「比起房子的舒適、設計、合理、我更在意、更想向大家傳遞的是,建築會在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心中留下一個什麼樣的世界?」針對業主提到的「中庭冬季寒冷」問題,安藤忠雄卻回答說:「那就只能多穿一些衣服啦!」

而這個狹小的住宅,後來也成為安藤忠雄早期的代表作,甚至由於過於「出名」,前往參觀的人們絡繹不絕,影響了業主的生活,而被所有的媒體和出版物永久隱匿了地址。

住吉的長屋模型

©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1965年開始,安藤忠雄從日本出發去了歐洲,從歐洲去了非洲,又從非洲去了亞洲,10個月時間裡,他不顧一切地在地球上放浪行走。

「我感受到,我們的地球是一個整體,有非洲人,有印度人,有亞洲其他國家的人,也有日本人。途中我一直在思考,這麼多人憧憬著要幸福地生活的地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樣思考著,就結束了我的旅行。」安藤忠雄說。「從那時起,我一鼓作氣工作了50年,思考如何通過自己的工作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所以,我們一直在做能讓人們相聚、凝聚起來的地方。

靈感來源於美國詩人Samuel Ullman的《青春》(Youth)

永遠的青春-青蘋果

©小川重雄

除了建築,安藤忠雄也一直熱衷於不同領域的公益項目,用不同的方式與去「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

1995年,他將獲得普里茲克建築獎的10萬美金獎金,全部捐給了日本地震後的孤兒,並於發起了「桃柿育英會」,持續為日本災後孤兒進行募捐。此外,他還參與了綠色森林計劃「海之森」,並捐為大阪市捐贈了一座兒童圖書館「兒童書本森林中之島」……

建築並不能拯救人的靈魂,也不能解決社會問題。建築師是很無力的。儘管如此,作為一個人,我想做點什麼來報答養育我的社會。」安藤忠雄如是說。

與歷史對話展區

©️文築國際 攝影:田方方

Q&A

中國民航 ✖️ 安藤忠雄

1. 您在中國上海、北京的兩場巡展,都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觀展人數眾多。在您看來,是什麼讓一個專業的建築展覽受到大眾群體的如此關注?

我也不知道(笑)。但是,我和我的在地合伙人——文築國際的馬衛東先生都有一個強烈共識:「這次展覽一定不是面向專業人士的,而是向大眾傳達建築文化的豐富性的機會。」 無論如何,如果能夠給中國的大家創造一次思考建築的契機,我真的很高興。

2. 您在巡展中展示的許多手繪建築製圖紙可以說是非常好的藝術作品。為什麼是素描的形式?能否介紹一下此次巡展背後,這些精緻的圖紙以及模型的「誕生故事」?

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建築的形態和表現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築作為「信息的容器」、可以看到,已經有一些充分利用數位化建模系統等動搖傳統功能和空間概念的有趣嘗試了。

但是,精緻的CG(計算機圖像)表達並不總是具有新時代萌芽的力量。相反,令我著迷的是,為了達到這樣的形態,在惡戰苦鬥的過程中所掙扎出來的這些拼裝模型和粗線條手繪稿。也許是因為,這些能讓大家更強烈、更生動地感受到,為了描繪不確定的未來而糾結萬分的創作者的存在吧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既然人是不完美的生命存在,那麼把這個想法以最好的形式呈現出來,不正是不完美的手作嗎?想到這兒,我便敢於多多展示自己的手稿了。

3. 您二三十歲的「青春」時代——充滿激情的20世紀60年代,對您來說有著怎樣的影響?

在我20多歲也就是1960年代的時候,人類的「我」的意識核心被創造出來了。根基就是1968年的巴黎5月風暴所象徵的反叛精神。我在這個時代學會了為生存而奮鬥的意義。

4. 在全球化為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的今天,您是怎樣理解「精神建築」,或者說建築的精神性的?

當自己的建築所形成的空間包圍著人們時,在大家心中如果能湧起小小的驚訝或感動就好了,我抱著這樣的願望。但是,如果因此就認為它會帶給人們自由,左右人們的性格和人生的話,那我們就太過狂妄了。建築雖不是絲毫無力,但也不是那麼強大。

5. 今天,環保幾乎是每一個建築從業者都無法繞過的議題。可否分享一下近期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在這一方向上的最新探索嗎?

包括城市在內的環境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由現代世界中人與自然之間的不平衡引起的。如果冥思苦想地去考慮解決方法,我們是要回歸更自然的寄生生活?還是追求科技、讓人造的世界更緊湊?還是最終走向兩個極端呢?

無論如何,問題在於我們必須以某種方式控制城市活動。為此,現在最亟需的是人們要有共享問題的意識和價值觀的轉變。在東京灣垃圾填埋場創建綠色森林的計劃「海之森」等等,我在日本各個城市推進植樹的環境恢復活動,就是我自己對這個課題的應答。

6. 您的作品進入中國已有約20年時間,能否分享一下剛進入中國做項目時,經歷過哪些文化或建築環境上的差異?在這20年中,您又感受到中國建築環境、城市發展的哪些變化?

剛開始中國的項目時,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一度讓我不知所措。一方面我們依靠著這種速度和力量,但同時我也感到不安。因為有時可能一個應該傾注時間的建築過程,會因此而一口氣跳過。

然而,任何事都以速度為導向的中國社會,已經從高速增長時期轉向了進化的深化的文化成熟時期。可以看到,不僅大型的再開發項目,呼應土地文脈的「豐富多元」的項目也在漸增。今後的更新改造也會變得越來越多吧。我覺得獨屬中國的中國現代建築史的篇章才剛開始。

7. 您在日本直島的一系列成功的建築實踐,是否可以成為一個「鄉村振興」過程中可以借鑑和「複製」的模式?其中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在直島,我們用了30多年,陸陸續續做了9個項目。這組項目的獨特之處在於預先沒有確定的總平面圖。就是說,要時不時地思考各種問題,反覆對話,一步步向前推進,才實現了今天的直島。重要的並不是設計或項目本身。而是這個花費時間去「培育場所」的概念。我覺得這個也可以成為今天正在從成長期過渡到成熟期的中國建築的參考。

8. 在順德和美術館的作品中,「雙螺旋樓梯」的創意是從何而來?其外部夾岸花園的設計,是想為觀眾營造一個怎樣的空間觀感?

對我來說,羅馬的萬神殿當數我內心的建築原風景之一。

它是在直徑43.2 m 的圓柱體上放置一個相等直徑的半球而形成的極簡造型。一束光,美麗而有力,從頂端的圓形開口中直瀉而下,光在半球內壁描繪季節和時間移動的同時,也使隱藏在建築內部的球體空間浮現了出來。

賦予空間以生命的,是光」,在此時刻入身體。和美術館也是以光作為主題的。亮點是圓形建築中心的雙螺旋樓梯環繞的「圓形大廳」空間。和萬神殿一樣,光線從頂部的天窗照射到地面。在這束光下,人與自然、傳統與現代,彼此碰撞融合,孕育著創意時光。

對於構成,以圓形作為主題。從細節到整體構圖和景觀設計,我希望像在水面上蔓延的漣漪那樣,層層漫開,創造出一種從建築逐漸擴展到城市的氣氛。

9. 除建築師之外,您也是多個公益項目的發起人和參與者。能否分享一下您與「桃·柿育英會東日本大地震遺孤育英基金」的故事以及目前持續的公益項目?

對於社會活動,我其實並沒有那麼大的想法。桃柿育英會的起源是1995年,是我家鄉這邊發生阪神淡路大地震後,我們為震災孤兒發起的募捐活動。建築並不能拯救人的靈魂,也不能解決社會問題。建築師是很無力的。儘管如此,作為一個人,我想做點什麼來報答養育我的社會。我是這麼想的,所以參與了一些植樹活動、桃柿育英會等公益事業。

採訪致謝

全程協助 IAM國際建築聯盟 文築國際

翻譯校對《安藤忠雄全集》

圖片支持

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荒木經惟、松岡滿男、

小川重雄等

「安藤忠雄世界巡迴展北京站·青春」分為「空間的原形」「城市的挑戰」「景觀的創造」「與歷史對話」四個部分,探討安藤忠雄以「鬥士」的姿態,持續挑戰大半生的建築和事業,及耄耋之年對生命之「青春」的回溯解讀。展覽還展出了大量精緻的建築模型、詳盡的設計手稿、大量獨有影片、旅行速寫和照片,帶領觀眾多維度立體追溯這位1995年普利茨克獎建築獎獲得者的足跡,一起思考建築、環境、城市、以及疫情之下我們唯一的地球,並重新意識到建築文化的豐厚性,建築藝術的無限美。

安藤忠雄全球巡迴展中國北京站·青春

策展人

水谷孝明(日方) 馬衛東(中方)

地址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期

2021 年 10 月 12 日 - 2022 年 1 月 9 日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10:00-18:00(最後入場時間:17:30)

周五、周六 10:00-20:00(最後入場時間 19:30)

(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展覽通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