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呂梁:一個綠色低碳城市破局而生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7T05:02:33+00:00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李全明人說山西好風光,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呂梁在基本解決了煤炭、電力等產業粗放增長引發的高能耗、高污染等問題後,迎來了久違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老百姓也因此笑得更加燦爛,獲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李全明

人說山西好風光,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

呂梁在基本解決了煤炭、電力等產業粗放增長引發的高能耗、高污染等問題後,迎來了久違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老百姓也因此笑得更加燦爛,獲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別樣「暖冬」開啟綠色生活

呂梁是產煤大市,在當地,冬日燒煤取暖曾是不二選擇。過去,冬天一到,家家燒煤、戶戶冒煙,到處烏煙瘴氣。如今的呂梁,冬日窗明几淨,家門外天藍雲白,人們的心也敞亮了起來。

雷大爺是呂梁市交城縣下關街居民,從2017年起,年過七旬的他再也不用在家中守著小型鍋爐過冬了。這一年,交城縣新增供熱面積47萬平方米,縣城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了90%以上,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實現了全面清零。煤改氣送上暖氣後,雷大爺家裡的溫度都在18OC以上,比以前暖和多了。

自國網呂梁供電公司推進「煤改電」配套電網改造以來,共計投資14997萬元、改造19467戶,減少「散燒煤」5455.8噸,減排二氧化碳47.38噸、二硫化氮166.78噸。

工業經濟走出「一煤獨大」困局

去年11月10日,呂梁召開了全市能耗「雙控」工作約談暨緊急調控動員會。會議明確要求,限產停產能耗較大的重點企業,限期改造或淘汰耗能高、產值低、不符合要求的「兩高」項目,督促有色、建材、鋼鐵、焦化、化工等能耗不達先進值的企業加大節能技改力度,全力推進「一黑二白」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發展「兩大三新」等新興產業,提升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含綠量。

由此看出,呂梁市不斷加大力度淘汰落後產能,發展壯大優勢產業、新興產業的態度非常堅決。經過不懈努力,這些年,該市煤炭、鋼鐵、水泥、化工等高污染、高能耗行業占比大幅下降,形成煤、焦、鋼等產業為支撐,鋁、電、酒等產業積蓄動能,輕合金、光能、大數據、煤化工、裝備製造等產業競相發展的格局,工業經濟走出了「一煤獨大」的困局。

新型能源引領低碳發展之路

從長遠來看,社會對能源的需求還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增加,要從根本上實現節能減排,必須推廣和使用更加清潔的新能源,在這方面,呂梁一直在執著前行。

當前,呂梁已經形成分布式光伏、光伏+儲能、光伏+取暖、農光互補等多種應用形式,涵蓋太陽能電池成套裝備生產、銷售以及光伏電站的設計建設與運營的光伏產業鏈,正在讓呂梁成為新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

呂梁市還打響了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三年大會戰,先後牽手中石油煤層氣、中澳煤層氣等能源領域龍頭公司,設立專項資金和產業基金,由中石油、中海油等9戶行業企業11個、總投資184億元的勘探開發項目也正在全面鋪開……

目前,呂梁已建成孝義千萬噸級和交城、汾陽2個五百萬噸級煤焦化工集聚區,擁有大量的棄風棄光電、低谷電等可供制氫的存量資源,正在圍繞氫能「制—儲—運—研—應用」加快推進。力爭到2025年,形成10萬噸工業尾氣制氫能力,建成20座1000公斤級加氫站,形成1.5萬套氫燃料電堆、1萬套氫能動力系統生產線、氫燃料汽車產能突破1萬輛,將其打造成為具有全國示範作用的「北方氫港」。

夢想必將照進現實,一幅建設綠色低碳城市的新圖景正在呂梁徐徐展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