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大洋網評:攜手國之重器 共赴星辰大海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6T23:48:34+00:00

據報導,2021年,科學家依託「中國天眼」FAST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成果頗豐、驚喜連連,令人振奮。

來源:大洋網

評論員觀察

持續發現毫秒脈衝星;FAST中性氫譜線測量星際磁場取得重大進展;獲得迄今最大快速射電暴爆發事件樣本,首次揭示快速射電暴爆發率的完整能譜及其雙峰結構……據報導,2021年,科學家依託「中國天眼」FAST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成果頗豐、驚喜連連,令人振奮。

眼力決定眼界。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觀天巨目、國之重器。「中國天眼」建成使用,是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一個典範。作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大科學裝置,「中國天眼」讓中國擁有了全世界最靈敏的「大眼睛」,引領世人「看」向星河更遠處。有了它,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我們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

「中國天眼」,世界「見證」。2021年,「中國天眼」亮出一份不俗的成績單。這一年,FAST運行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年觀測時長超過5300小時,已遠超國際同行預期的工作效率;這一年,FAST正式向全球開放共享,已有14個國家(不含中國)的27份國際項目獲得批准並啟動科學觀測;這一年,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陸續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中國天眼」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中國印記。未來,隨著性能的提升,「中國天眼」的科學潛力還將進一步顯現,為推動科技進步、創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科技創新,要下好「先手棋」。「重大突破,儀器先行」,從宇宙星辰,到基本粒子,人類的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越來越離不開「高大上」的科研儀器,越來越離不開先進完備的科技基礎設施。有專家指出,大科學裝置已經成為現代科學技術諸多領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支撐。「天眼」觀天、「天問」奔火、「嫦娥」攬月……近年來,隨著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升級、科研力量不斷壯大,一個個重大科技項目不斷刷新著我國科技發展的高度。科技一小步,發展一大步。如「中國天眼」一樣的國之重器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將為我們實現科技創新、建設科技強國注入澎湃力量。向科技要發展,以創新謀未來,今後還要在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促進重大科學成果產出、推動前沿技術成果有效轉化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結更多碩果。

科技創新,還要打好「人才牌」。人才是第一資源,建設科技強國,不僅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還要注重培育科技人才後備軍,持續壯大科技創新人才隊伍。「中國天眼」的成功實踐、開放共享,在全球範圍內將吸引並激勵更多人關注科學、投身科研。放眼長遠,還要做好科普大文章,善用「中國天眼」等重要資源,讓其成為開闊大眾眼界、播種科學夢想的土壤。應當看到,每一個國之重器的背後都有無數人奮鬥的身影、無數值得言說的故事,它本身就是生動的教材,也可以成為生動的課堂。就如備受好評的「天宮課堂」一樣,讓科學進入更多「百姓家」、青年心,將有望為科技創新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提供更強的人才支撐,創造更美好的發展未來。

浩瀚宇宙,是「中國天眼」的征途。讓我們攜手國之重器,共赴星辰大海!

(廣州日報評論員張冬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