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是怎樣變成蛋白精的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9T21:52:18+00:00

每日經濟新聞 11-18 14:40 大11月15日,福建福州某郊區縣的海灣。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以來,「三聚氰胺」一詞已滲透到這個漁村。「近日連續查出的飼料問題,令我們感到不安。」一養殖戶說。

每日經濟新聞 11-18 14:40 大

11月15日,福建福州某郊區縣的海灣。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以來,「三聚氰胺」一詞已滲透到這個漁村。「近日連續查出的飼料問題,令我們感到不安。」一養殖戶說。

從三鹿奶粉事件涉及的河北,到毒雞蛋事件涉及的山東,再至此次被查出魚飼料中含三聚氰胺的福建,短短數月,三聚氰胺風暴席捲半個中國。

這僅是三聚氰胺成為食物添加劑近十年來問題的集中爆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多日調查,試圖為你揭開三聚氰胺背後的利益鏈條。

第一環:三聚氰胺生產商

廉價的三聚氰胺廢渣

福建三明的一大型三聚氰胺生產商告訴記者,三聚氰胺的正常報價在12000元/噸,而三聚氰胺廢渣只能賣到350~700元/噸,蛋白含量20%~30%。該廠一天能產生7~8噸三聚氰胺廢渣,這也意味著,該廠一年將流出近3000噸三聚氰胺廢渣。

據介紹,三聚氰胺生產工藝分為濕法、干法和半干法。目前,國內3大濕法生產線分別位於福建三明、河南濮陽和四川瀘州,干法和半干法生產線大多分布在河北、山東。

據國內某大型化工廠負責人介紹,時下國內生產的三聚氰胺,一部分直接銷售給生產模塑膠、裝飾板等後加工產品的終端廠家,另一部分則銷給具有相關資質的經銷商。

三聚氰胺廢渣則集中銷售給一部分經銷商,據悉,這些廢渣主要流向飼料原料行業。據未經證實的業內估測顯示,單生產商產生的三聚氰胺廢渣每年就達5萬噸以上,這些大部分流入到了食物添加領域。

「銷售情況一直很好。」上述福建三明的生產商對記者坦言。

第二環:化工貿易商

初級加工 價格暴漲十倍

三聚氰胺廢渣到了貿易商手中,經過「加工」,就變成了「蛋白精」。這其中有什麼貓膩呢?

為了增加產能,多個號稱生物技術開發公司、國外出口企業的企業,公然在網上求購三聚氰胺廢渣。

不過,在目前全國範圍整頓三聚氰胺的「風聲」下,一度高調的三聚氰胺廢渣貿易商還是低調了許多。多個月前,曾宣稱「三聚氰胺下腳料作為食物添加劑是正常現象」的福建某化工貿易商,近日面對是否出售過這樣的產品的記者提問時,卻稱從未銷售過。在阿里巴巴等各大交易網站,之前大聲叫賣三聚氰胺廢渣的貿易商們,面對曾經的「主打產品」,如今也集體失語。

「3600~3800元/噸,蛋白含量60%。」這是山東一貿易商昨日給記者的「蛋白精」最新報價。該貿易商表示:「現在風聲緊,得儘早把庫存消化完。」知情人士也透露,在「蛋白精」被多級部門「追剿」的情況下,貿易商們希望早日脫手,「以前的價格大約是4000元/噸。」

上述福建三明的生產商稱,該廠的三聚氰胺廢渣只能賣到350~700元/噸,為什麼到了貿易商這裡,價格就高出了近十倍?貿易商聲稱,自己手上的原料(三聚氰胺廢渣)均經過了高溫殺毒處理,變成了「蛋白精」,所以價格高。但業內人士指出,他們只進行了初級加工。

第三環:蛋白飼料供應商

簡單分裝 變為蛋白飼料

化工貿易商手上的「蛋白精」賣給誰?當然是賣給蛋白飼料供應商。當然,貿易商也可不用加工,而把三聚氰胺廢渣直接轉賣給後者,由後者自己「加工」成「蛋白精」。

在飼料原料中加入「蛋白精」,到底是蛋白原料供應商的無知,還是利慾薰心使然?

一名已經離職的化工企業業務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很多飼料的原料商把添加三聚氰胺作為提高價格的主要手段,只有添加了三聚氰胺的飼料才能賣個好價錢,我的一個客戶已從事這行近十年。」

一位福建知情人士介紹,三聚氰胺廢渣不需任何生產加工,不需添加任何成分,唯一工序就是分裝,然後換成「××生物蛋白精」的名字,就可堂而皇之地進入各飼料廠的生產車間。據了解,蛋白精的供應對象,涉及動物飼料的多個領域。

據蛋白飼料的集中地——河北、山東的多位知情人士介紹,這些蛋白飼料多在農村或小鎮設立廠房,然後在中心城市設立辦公室,聘數名懂外語、熟悉網絡的工作人員幫助銷售,大部分銷往國外。

第四環:飼料廠

「蛋白」越多,賺得越多

蛋白飼料供應商把手中的蛋白飼料,賣給了飼料廠。那麼,飼料廠是否知道這些蛋白飼料中可能含有三聚氰胺呢?許多飼料廠是知道的。

據介紹,蛋白質含量每增加一個百分點,飼料廠就能多賺50~55元。「不加『蛋白精』,飼料廠還不願意購買呢。」一蛋白飼料公司說。

原來,不同的動物飼料,都必須含有適量的蛋白質。飼料出廠時,蛋白質含量是一項硬指標。因此,飼料廠購買蛋白類生產原料時,重點也是檢驗蛋白質含量。

在一定數值範圍內,粗蛋白質含量越多,飼料的售價也越高。以豆粕為例,行情高漲時,一噸豆粕多一個百分點的蛋白含量能多賣150~180元。據業內人士推測,一噸飼料里增加3個百分點的蛋白質,約需10公斤三聚氰胺廢渣,折合成本價是3~7元左右,而飼料的售價比添加之前高了150元左右,「這樣的利益誘惑使不少廠家摻假。」

記者近日在福建等地採訪發現,由於原材料成本上漲,部分未形成品牌的中小飼料企業面臨停產的可能。「大品牌的飼料企業售價高,一般不會被認為添加了三聚氰胺,之前還能靠添加三聚氰胺等物質提高蛋白質含量,現在這種做法也行不通了,自然市場上的飼料更少了。」福建一養殖戶告訴記者。

記者以某大型養殖場採購的名義詢問一飼料廠,該企業工作人員卻勸記者不要購買該公司產品,「我們只出售給散戶,因為風險小。」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該人員透露,除了三聚氰胺外,他們的飼料中還添加了「其他東西」。

同步播報

全國清查 多家企業遭殃

目前,已有一些相關企業被要求整頓,甚至被直接取締。

石家莊無極縣凱源蛋白飼料經銷處有關人員對本報稱,該公司已停止生產,「政府方面正在整頓。」這個有著十年生產歷史的工廠,主要經營「膨化蛋白、膨化大豆、膨化玉米等飼料蛋白原料」,產品銷往東北、京津、江蘇等地區,「月產200噸」。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無極縣一帶,把三聚氰胺加入飼料原料,已經有15年左右的歷史。

號稱「華北地區最大的動物蛋白飼料加工為主的飼料原料企業」的鴻運蛋白飼料廠,也處於停產狀態,留守工作人員對記者直言不諱:「已經被取締了。」在此之前,該廠曾為山西、河北、河南等近十個省份的飼料企業,提供過動物蛋白原料。

來自多家大型三聚氰胺生產商的消息稱,為了防止經銷商拿著三聚氰胺隨意賣給飼料原料商,他們近日增加了隨機電話追蹤,還安排市場調研人員上門調查。而三聚氰胺的骨幹生產企業河南中原大化集團則稱,已經在產品包裝袋上印製了醒目的標識,註明「嚴禁用於食品加工業和飼料加工業」,還印製詳細的產品使用說明書,向消費者說明三聚氰胺的主要用途,並減少中間銷售環節等。

「現在購買三聚氰胺原料的客戶,需要出示真實的公司名稱和用途。」一三聚氰胺原料供應商對記者表示,對於500噸以上的求購者,他會經過一周的時間去審核該客戶的資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