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彤再曝「新戀情」,卻火速分手:為什麼我勸你不要「靠男人」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6T15:58:36+00:00

「以前你一醒了就找我,一下班就聯繫我,一有消息就第一時間回,可現在呢?這麼長時間,什麼事都是我自己一個人!連周年紀念都是我自己過,那要你幹什麼呢?」陸鹿珊對男友江宇絕望地喊道。

「以前你一醒了就找我,

一下班就聯繫我,

一有消息就第一時間回,可現在呢?

這麼長時間,什麼事都是我自己一個人!

連周年紀念都是我自己過,那要你幹什麼呢?」

陸鹿珊對男友江宇絕望地喊道。


這是毛曉彤和楊玏主演的愛情電影《以年為單位的戀愛》中的故事:

酒店經理陸鹿珊和創業青年江宇在跨年夜相遇並情定彼此。

他們從如膠似漆、濃情蜜意,到無話可說、隔閡漸顯,短短一年,難逃一「癢」。

戀愛的甜蜜期,我們總是期待兩個人黏在一起,有人能給我們完整、完美的關係。


好像我們是彼此遺失的另一半。

可是隨著甜蜜期激情褪去,戀人之間的情感供給發生了變化,當一方一次又一次期待落空,一次次從希望到絕望,戀人也從熟悉到走到疏離和陌生。

隨著歲月的磨鍊,我們漸漸忘記了,其實:

沒有一個人能給你完整的愛,沒有一個人能使你完整。


為何我們渴望完整?

有一種說法,上帝用亞當的肋骨,製造出女人。

男人和女人本是同一體的,卻被上帝一分為二拋到了這世上。

就像蘋果被劈成兩半,所以人們總在尋找缺失的另一半,以完整自己。


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在《親密關係》中寫道:

有愛的匱乏感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愛。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不完整的,只有用別人的愛來填充,才能讓自己圓滿。

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們渴望用另一個人完整自己,源自我們童年的缺憾。

我們在早期童年會發展出一種共生關係(Codependency):

為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因後天環境的造就,塑造岀的不健康關係模式,渴望跟另一個人建立緊密不分的共生關係,相互依賴,彼此互利。

倘若彼此分開,則雙方或其中一方便無法生存。

我們本是跟母親共生的,從母體中剪斷臍帶出生,早期童年藉由與母親的共生,得到安全感與滿足感,進而順利長大。

共生滿足了基本生存需求,但還不夠。


提出知名的「依戀理論」的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認為:

孩子感到痛苦、不安時,不只是希望照顧者隨時在身邊,還希望可以被照顧者穩穩擁抱著,甚至待在照顧者的懷裡。

這是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通過充分的身體接觸,逐漸超越依戀行為,成為更有勇氣探索世界的獨立個體。

孩童時期沒有得到充分的依戀滿足,成年後,便下意識地帶著這份未竟的渴望活著。

毛曉彤在採訪中說:

「可能我想要的僅僅是個蘋果,但你很費力氣地給了一筐梨,付出的那個人還會覺得很委屈,都給你一筐了,怎麼還不滿意?」


就像劇中:

江宇盡一切努力成全鹿珊想要的生活,而鹿珊卻依舊很失望。

鹿珊說,我要的生活,不是房子,而是安全感。

陸鹿珊背負著自己看不清的深切渴望,痛苦、迷惘地追求著「完美的親密關係——共生關係」。

渴望江宇可以滿足自己童年未被滿足的依戀渴望,給她一種明確的安全感。

鹿珊和江宇,關係遭遇到了巨大挑戰,是因為兩人的共生需求不同,帶著彼此不同的期待。


渴望完整的愛情,投射出完美的期待

江宇與鹿珊討論了關於分手的話題:

「我們要是分手了,你也別聯繫我呀!」

「沒問題,因為咱倆根本就不可能分手。」

江宇長期找不到一段值得投入的親密關係,內心渴望一旦投入了值得的關係,就希望永遠不分手。

在現代,親密關係之所以脆弱不堪,是因為我們把它視為脫離孤單痛苦的浮木,期望在親密關係中找到生命中的確定性。

於是我們將內心這部分渴望,投射到伴侶身上。


我們對伴侶的期望,到了歷史的高點。

我們對伴侶的期望,不再只是扮演好單一角色,好丈夫好妻子即可。

夾帶了各種對伴侶的完美期待

堅定的家人、靈魂的伴侶、生命的知音……

在複雜的人生舞台上,伴侶承擔了逐漸多元又繁重的角色任務。

當人們離開了傳統大家庭的束縛後,變的更加孤獨了(雖然得到了自由),因此親密關係成了唯一可以依賴的安全感來源。

而人們痛恨這樣安全感的消失,因此用盡各種方式要阻止關係的結束,渴望關係中的另一半來成就自己的人生。

我們把所期望的需求,不理性地放置在一個人身上,一旦無法滿足就會嘗試各種方式想要改造對方。


由此,伴侶雙方都陷入不斷地失望,渴望控制對方的循環之中。

所以,鹿珊才會在某次忍無可忍後的衝突中,大聲對江宇喊道,

「這麼長時間,什麼都是我自己!連周年紀念都是我自己過,那要你幹什麼呢?」

那麼不去期待,關係是否就能順利了呢?


期待不總是有害,有害的是不願溝通的期待

克里斯多福曾經講過:

「期待就是通往地獄之路,因為期待會把接受和自由等充滿愛意的感覺擋在門外。 」

當我們期待的時候,其實是內在小我的欲求在不斷地運作,並且期待值會不斷提升。

期待就是像掛在你面前的一根胡蘿蔔,你永遠看見它,但是它永遠往前跑。

當你期待的時候,其實你就沒有辦法真正看見面前的人,沒有辦法經歷和享受面前的關係。


常聽到有不少喜愛自我成長的人說「不要期待」,期待是關係的殺手。

但我們真的能完全對關係沒有期待嗎?

我們建立朋友關係、伴侶關係,不就是為了滿足了我們與人親密聯結的需求嗎?

若沒有需求與期待了,我們還需要建立關係嗎?

可能我們壓抑了期待,假裝沒有期待,並非真的放下期待了。

我們可以把心中的期待拿上檯面溝通,期待而不執著。

在戀愛中的我們,渴望對方像母親對待嬰兒一樣,不需要嬰兒表達,就能洞悉自己的各種需求:

「這還用說嗎?這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都那麼大歲數了,還需要我告訴你怎麼當好一個伴侶嗎?」

「我們的紀念日,為什麼不能自己記得,還需要我提醒你嗎?」

我們沒有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期待給到對方,因為表達了似乎就不浪漫了,還感到羞恥,似乎我們在乞討著什麼一樣。


期待不總是有害,有害的是不願溝通的期待。

不是期待與需求本身,而是缺乏溝通、彼此的誤解與怨恨,成為破壞關係的元兇。

當我們有意願表達自己,便有能力覺察自己真實的期待與需求,可以與伴侶探討、明確彼此的想法。

這樣經過溝通的期待與需求,是一種明亮的邀請,而不再是一種逼迫的索求。

這使得關係增添了溫柔的彈性,遠離了僵化的暗地需索遊戲。

如同克里斯多福說的:親密關係是通往靈魂的橋樑。

我們也在關係這面鏡子中,逐漸認識到真實的自我,完整自我,經營出成熟的親密關係。


沒有人能使你完整,只有自己能圓滿自己

那怎麼放下共生渴望,使自己有能力活出更加完整的自己呢?

1.看見自己未竟的依戀渴望

若我們無法看見自己隱匿在潛意識的渴望,識別不出我們那些不斷加劇焦慮的行為根源,那麼親密關係,會成為我們另一個逃避獨處,逃避自我的方式罷了。

心靈禪卡「愛情夢」里有一段精準的解讀:

我們單獨來到這個世界,走的時候也是單獨一人。

所有的在一起都是個幻象。

你認為你愛上一個女人或男人,是因為TA很美,事實剛好相反:

你之所以墜入情網是因為你無法單獨。

你本來就想掉進去,以此來避開自己。


2.放下期待,以親密關係為鏡,看見真實的自我

期待而不執著,溝通表達真誠的期待,以親密關係為鏡子,通過伴侶照見真實的自我。

很多人可能會經歷過這樣一些親密關係:

剛開始時候你覺得這個人太棒了,太美好了,會認為我跟對方的關係以及喜愛,肯定會持續到永遠。

結果不到三個月你會想,我怎麼會跟這種人在一起?是不是對方變心了?

當我們渴望吸引他人時,我們會去揣測對方沒有說出來的期望,會下意識地戴起了面具,假裝出自己本來沒有的特質,好讓他人與我們交相輝映,心意相通,進入關係。

「交往前浪漫,交往後軟爛;結婚前熱情,結婚後絕情。」

這些常見的慘劇背後真相是:

人們是那麼渴望與他人結合,在關係初期,渴望吸引彼此,刻意喬裝自己,迎合對方。

關係帶著迷惑性,掩蓋住真實的自我。

《懂得愛:關係花園》一書中描述:

「親密」這個字來自拉丁文的intimus,意指最內在、最深層、最深邃、最私密。

親密是一種存有的狀態,把自我最深處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現,沒有任何偽裝或防衛。


所以,隨著時間的演進,關係的深入,透過關係中的親密,我們拿下了偽裝的面具,卸下防衛,得以了解自我真實的需求,看見真實的自我。

3.看破幻相,自我圓滿

看破這個幻相:沒有一個人能用親密關係,給你完整的人生和完整的愛。

看似生命中缺失掉的一部分,沒有活出來的一部分,在召喚、呼喚我們。

事實上我們本自具足,內在擁有愛的資源和能量,藉助親密關係讓自己走向自我的整合,活出生命的圓滿。

看見,說起來簡單,實際上是轉化最困難的第一步。

當我們看見時,療愈就開始了。

願意看見,需要偌大的勇氣,就如同一個情緒總是失控的人,開始願意承認自己的情緒控管能力不好時,往往這個深深看見自己的勇氣,也將轉化成療愈的開始。

電影的結尾,江宇與鹿珊藉由溝通,找回了彼此,重新愛上對方;同時也重新找回了自己,擁抱自己,愛上了自己。


願我們可以更有覺知地去療傷,有覺知地去愛。

在親密關係中理解自己、擁抱自己,進而使關係花園中繁花恣肆盛開。


策劃 | 張看看
編輯 | 魚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