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又有「新寶」!石家莊日報關注!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3T01:52:31+00:00

1月13日,石家莊日報在第2版以《陘山四季翠 綿水春潮漲》為題,對井陘縣高質量推進森林城市創建工作進行了報導,全文如下。

1月13日,石家莊日報在第2版以《陘山四季翠 綿水春潮漲》為題,對井陘縣高質量推進森林城市創建工作進行了報導,全文如下

↓↓↓



陘山四季翠 綿水春潮漲

井陘縣高質量推進森林城市創建工作

2022年01月13日


本報訊(記者 杜倩倩)近日,記者來到井陘縣南障城鎮小梁江村的山場上,雖寒冬凜冽,但是樹木依舊堅韌挺拔。回首以前,這裡曾是一幅荒山禿嶺、草木難尋的荒涼景象。如今,山巒起伏依舊,但面貌已然天翻地覆。這變化,是井陘縣加快推進國土綠化的成效之一。



井陘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全面啟動國家和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狠抓造林綠化,經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於2021年創建成「河北省森林城市」,使井陘群山披綠,鄉村城鎮煥發勃勃生機。


航拍呂家 王存堂 攝


截至2020年底,全縣林地面積達到124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60%,林業總產值15億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7%。核桃園、北陘兩個村被評為省級森林鄉村,呂家、梨岩兩個村被評為國家級森林鄉村;井陘縣林業工作總站榮獲省林果產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井陘縣榮獲「全國綠化模範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


井陘縣成立了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副組長的創建森林城市領導小組,制定了《井陘縣創建國家和省級森林城市實施方案》,將創建森林城市工作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年度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將森林城市創建與高質量鄉村振興示範地有機結合,大力推進山場綠化、村莊綠化、庭院綠化、農民公園建設。先後實施了國家、省太行山綠化工程、石家莊市太行山生態綠化工程,完成造林綠化面積30萬畝。建成省、市美麗鄉村精品村60個, 農民公園178個,森林鄉村4個。


國家森林公園 仙台山 於志高 攝


同時,依託縣內山脈、水系和骨幹道路,進一步強化道路林網、水系林網和大尺度片林、貫通性生態廊道建設,先後實施了石太高速、石太高鐵,307國道、省道平涉路、宜沙線等國省幹道綠色廊道綠化工程,縣道、鄉道綠色通道工程,太行天路綠化美化工程,建成綠色走廊13條,精品生態綠道3條,綠化總里程500公里。打造了仙台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藏龍山國家級連翹公園,培育了南寺掌、藏龍山、洞陽坡、北方祖山4個省級森林公園和靜港濕地公園,建成了河北南寺掌省級自然保護區,基本實現了城鄉綠地的綠蔭連接,井陘大地的綠色脈絡更加流暢。


春江水暖鴨先知 高永鋒 攝


不僅如此,井陘縣實行了縣、鄉、村三級林長制,將全縣129萬畝林地的保護責任落實到各級林長身上。開展了森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精準提升森林質量,2020年完成森林撫育6.5萬畝,培育優質高效城市森林。經過多年建設,城區公園綠地達到了500米服務半徑,城區覆蓋70%以上。蒼岩山風景名勝區、仙台山森林公園等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旅遊收入2000萬元。2020年,在太行天路兩側培育9個高標準、高質量的採摘園714畝,在全縣建設花椒基地5000畝。建成連翹、花椒、核桃特色產業基地20萬畝,把連翹、花椒、核桃做成了井陘的富民產業、綠色產業,實現經濟與生態雙贏。


陘山四季翠,綿水春潮漲。漫步井陘大地,春花爛漫、夏蔭濃郁、秋色絢麗、冬景秀美,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通過創建省級森林城市,井陘縣的綠色底色更濃了、縣城更美了,農村更靚了,為該縣的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