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 更懂中國——北大國發院EMBA《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品讀會舉行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0T12:49:59+00:00

為切身融入北大文化和傳統、廣泛涉獵北大廣博的學科知識,由北大國發院EMBA2021級發起的「國發院廿壹行系列活動·《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品讀會」2022年1月13日晚在承澤園如期舉辦。



為切身融入北大文化和傳統、廣泛涉獵北大廣博的學科知識,由北大國發院EMBA2021級發起的「國發院廿壹行系列活動·《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品讀會」2022年1月13日晚在承澤園如期舉辦。本期主題講座邀請到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韓茂莉主講,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國發院創始教授張維迎點評。國發院EMBA中心、傳播中心多位老師,EMBA2021級和2020級同學,以及國發院MBA同學等現場聆聽。


張維迎教授首先代表學院對韓茂莉教授表示歡迎和感謝,對其專著《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的出版表示祝賀。追憶自己與韓老師三次相見,張維迎教授表示每次都深切感受其博聞強識,並留下深刻印象,對今天的講座同樣充滿期待。



韓茂莉教授隨後主講「中國歷史地理」,她引用侯仁之先生的話說,歷史地理指的是昨天、前天的地理,它們是古人接觸的當代地理。在第一講緒論中她概括稱,歷史地理主要研究三類問題:一是大地上原本就有的,比如山地、河流、動植物,主要研究其規律,以及人在其中起了什麼作用。二是大地沒有而是由人類活動塑造而成的,比如農田、城市、聚落。三是大地上原本沒有、人類也沒有加以塑造,是在人類歷史中形成的地理關係,比如軍事地理、政治地理。中國歷史地理就是在現代科學理念下,將古人的有關記載、今人的考古成果等融會貫通研究這三類問題的獨立學科。



在隨後的第二至第十五講中,韓茂莉教授圖文並茂,生動介紹了歷史地理研究的起點即史前時期人與環境,歷代疆域變遷,歷史氣候變化與植被分布,人類農業活動與環境改造,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與北方移民的技術貢獻等豐富內容。從「中國」這個詞彙的源起與含義演變,到史上大規模戰事幾乎都出現在北方地區,再到黃河中游確實存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變遷,韓茂莉教授娓娓道來,融合歷史、地理、文化、政治、經濟等多學科知識,讓大家鑑古知今、深受裨益。


主題講座結束後,同學們意猶未盡:為什麼中華文明的源頭起始於黃河流域而不是農耕條件更優越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歷史上的王朝為什麼在北方建都居多?是不是南下入侵比北上出征更容易?帶著各自的疑惑和興趣點,大家追問不舍,韓茂莉教授有問必答。



張維迎教授最後點評表示,聽韓茂莉教授的精彩講座,如同聆聽了一場充滿享受的音樂會。在她的帶領下,大家穿越歷史和空間,從自然到人文再到如今的城市化,了解中華歷史地理變遷,思考文明演進方式,收穫巨大、受益匪淺,感謝EMBA2021級班委的組織,感謝韓茂莉教授帶給大家這麼精彩豐盛的分享。



撰稿:王志勤

編輯:王賢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