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 | 「3+5+1」為市場主體築夢護航 遼寧法院打出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組合拳」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3T12:03:40+00:00

2022年01月22日《法治日報》第03版 政法「感謝大連中院,為我們企業挽回了經濟損失,讓我們有了重生的機會!」2021年7月15日,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將一面寫有「司法創新勇於擔當 力挽狂瀾濟困救危」的錦旗送到了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民六庭庭長任延光手上。

「感謝大連中院,為我們企業挽回了經濟損失,讓我們有了重生的機會!」2021年7月15日,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將一面寫有「司法創新勇於擔當 力挽狂瀾濟困救危」的錦旗送到了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民六庭庭長任延光手上。大連中院審理的這起破產重整案,開創了國內非上市公司「自救式」重整先河,也是遼寧法院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一個縮影。

如今,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已構建起具有遼寧法院特色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3+5+1」工作體系,即開展清結涉市場主體超審限案件等3個專項整治;開展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等5個專項活動;對涉企案件實行生產經營影響評估。在「3+5+1」工作體系下,全省法院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主力軍作用凸顯。

案件超期審理、執行案款發放不及時,以及勝訴訴訟費退費難、退費慢等問題倍受市場主體詬病。針對三大「頑疾」,遼寧高院刀刃向內,組織開展涉市場主體超審限案件清結、超期執行案款清理和勝訴退費3個專項整治,全力解決歷史欠帳。

「一個案件長期未結,極有可能『拖瘦』『拖垮』企業,我們建立了未結案件台帳,定期通報,逐案督辦。」遼寧高院審管辦主任王剛介紹說。

就勝訴訴訟費退費問題,遼寧高院專門出台勝訴退費制度,並積極協調財政部門推進落實。

圍繞強力推進涉特殊主體執行案件積案清理專項活動,遼寧法院建立月通報機制和重點案件督辦機制。此外,全省法院還高度重視破產審判工作,依法審結破產重整案件33件,化解債務460.3億元,幫助有發展前景的企業絕處逢生,為6885名職工保住就業。

開展「三個不用找關係」專項活動,也是亮點之一。遼寧法院強化公僕和服務意識,全面推進「辦事不用找關係」。完善一次性告知、馬上辦、網上辦、首問負責制,實行遠程調解、電子送達,推動「一站式」服務向「一鍵式」服務升級;強化廉潔和公正意識,全面推進「辦案不用找關係」,網上立案22.5萬件,跨域立案5132件;強化責任和公道意識,全面推進「反映問題不用找關係」,接待市場主體23萬個,辦理群眾來信3668件。

2021年初,受進口貨物新冠肺炎疫情檢疫要求影響,大連港數千進口冷鏈貨櫃貨滯留壓港數月,航運公司與收貨人均認為對方應承擔貨櫃超期使用費。一時間,大連海事法院收到近30份海事強制令申請,請求強制航運公司立即交貨。

接到申請後,大連海事法院立案庭立即依據遼寧高院出台的《關於對涉企案件實行生產經營影響評估的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評估辦法》)開展評估。按照《評估辦法》,在立案階段引導企業以訴前多元化解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對調解不成的案件及時立案並速裁快審。

「我們通過訴前調解化解了6起糾紛,調解不成的果斷立案並在24小時內簽發『海事強制令』,立即執行。」大連海事法院立案庭副庭長武寒霜介紹說。

截至2021年12月底,遼寧法院適用《評估辦法》訴前多元化解、速裁快審31.2萬起案件,以「活封活扣」、財產置換方式,盤活企業資產671.6億元,依法不採取或暫緩採取信用懲戒措施40487件,持續向外界傳遞遼寧法院傾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強烈信號。

「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沒有最優,只有更優。遼寧法院將持續發力,努力創造一個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築夢護航,為遼寧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遼寧高院黨組書記、院長鄭青對遼寧法治化營商環境前景充滿信心。

來源:法治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