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雲南史料輯校》的意義和啟示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7T19:07:00+00:00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關於人與生物多樣性共生共存共融的歷史。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共同的使命,建設美麗地球家園是人類共同的夢想。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關於人與生物多樣性共生共存共融的歷史。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共同的使命,建設美麗地球家園是人類共同的夢想。

雲南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世界花園」的美譽,生物多樣性居中國之首,是中國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和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

2021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昆明召開,與會代表審議「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並確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新目標,將為未來2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方向和指導。在雲南召開這次舉世矚目的重要大會,是世界對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的公認,也是世界對作為生物多樣性典範之地的雲南的一次厚望。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的學者們一直致力於對雲南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研究和資料的輯錄工作,多年來出了不少成果,積累了豐厚的田野調查資料和歷史文獻資料。現在,由該院統籌協調,組織專業團隊,以前期8年多的文獻輯錄整理研究為基礎,編纂出版了《生物多樣性雲南史料輯校》一書,旨在從文獻史料輯校整理入手,探訪史源,盤點家珍,為讀者提供一部有關雲南生物多樣性的史料彙編。可以說,這是雲南第一本比較全面地對雲南生物多樣性的歷史文獻記載進行梳理輯錄的文獻,它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選題獨到,有創新開拓之功

對雲南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和梳理,自然科學相關學科的學者們做了大量的科學考察和整理研究工作,貢獻很大。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對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的互動互補和融合等,也做過很多深入的調查研究,而從歷史文獻學的角度對雲南的生物多樣性進行比較全面的梳理鉤沉和匯總,《生物多樣性雲南史料輯校》可以說是第一本著作,有開拓創新的重要意義,對以後把歷史文獻記載的生物多樣性資料與現實的生物多樣性狀況進行深入比較研究,探討生物多樣性在雲南的歷史變遷、區域性生物多樣性的歷史和現狀的比較研究等諸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本書所輯錄的三大部分23屬的各種植物、動物,可以進行細緻的比勘,研究其歷史變遷,還可探討各地的歷史文獻中是否有遺漏記載的動植物,或者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勘察有些動植物在當代是否有已經絕滅或瀕危的現象。可以說,《生物多樣性雲南史料輯校》一書,是一本歷史文獻學的有分量的創新之作。

史料宏富,結構科學

《生物多樣性雲南史料輯校》一書以歷代文獻中涉及的雲南植物、動物、微生物的史料為輯錄對象。文獻來源以現存雲南省省志和各個府州縣誌為主,兼及通史、總志及一些個人別集。時限從司馬遷《史記》所載「莊蹻王滇」至新中國成立前,歷時2000餘年。全書的史料輯錄做到了資料來源準確、保持史料原文風格、校勘認真精確,既不失古籍整理研究的嚴謹古樸之風,又與雲南生物多樣性的時代特點相銜接。

從內容上看,全書分為「植物王國篇」「動物王國篇」「世界花園篇」三大部分,以篇為綱,篇下分屬。共23屬,各屬下又按文獻形成時間的先後,分地區綜錄歷代文獻中所記載的物種名稱,在個別物種的名稱下面也詳細介紹了該物種的產地、形狀、習性等信息。

該書同時單列各文獻中有詳細記錄某一物種的條目,如「植物王國篇」包含稻之屬、糯之屬、薺稗之屬、黍稷之屬、來麰(móu)之屬、菽(shū)之屬、菜茹之屬、瓜之屬、薯蕷(yù)之屬、藥之屬、果之屬、蓏之屬、竹之屬、木之屬,共14屬;「動物王國篇」包含獸之屬、禽之屬、鱗介之屬、蟲之屬,共4屬;「世界花園篇」包含花之屬、草之屬、香之屬、茶之屬、菌之屬,共5屬。為充分體現極具特色的雲南花卉的多樣性,其中花之屬又分木本之花、草本之花、詠花之作、賞花之俗、花葯之用5類,分別輯錄,編排嚴謹,很有特色。

此書編撰者對上述史料的輯錄、分類和注釋下了扎紮實實的功夫,整理出一本洋洋大觀的雲南生物多樣性歷史文獻大全。

促進生物多樣性深入研究的史學讀本

豐富而鮮活直觀的歷代史料記載,構成了古代雲南生物多樣性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雲南生物物種的分布、傳播、形態、特性、價值等諸多信息,以及傳統物產分屬向近代學科分類的漸變過程,通過此書,可以進一步探討分析古籍文獻記載生物多樣性的歷史特點。

我們要進一步做好雲南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必須有歷史文獻資料的支撐和史料的依據。通過深研不同時空雲南古代生物多樣性史料的文獻記載,縱向對比史源,印證文獻的真實性,並對不同文獻對同一物種的記述,探尋其演變的過程,從而為釐清全球重點物種基因庫的歷史存量和時空變量,明確特有屬種的瀕危程度與屬性變化,區域社會與自然資源的關聯性質,以及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共同處理環境矛盾,如何利用好自然資源提供真實可信的文獻等諸多方面,該書提供了真實可靠和豐富的資料和信息。

另一方面,當下要加強國民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促進當代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除了自然科學的科普工作,我們也需要了解歷史文獻對雲南動植物物種的記載,此書也是一本在這方面可以充分發揮作用的歷史文獻學著作和省情教育的工具書。

對深度發掘多民族文獻中的生物多樣性寶藏的啟迪

《生物多樣性雲南史料輯校》一書還有一個重要的啟示意義,通過對漢文史料認真全面的鉤沉梳理,匯聚了當下此書中堪稱洋洋大觀的生物多樣性文獻史料。它也啟迪學界,雲南還有大量存活在各個民族中的口傳和文字資料,其中有大量涉及生物多樣性的資料,比如筆者涉獵較多的納西東巴古籍文獻中,就有大量的動植物的記載,在相關的儀式口誦文本中,也有非常豐富的動植物的名稱和用途,在彝族的畢摩經、傣族的貝葉經等古籍中,也有很多動植物及其用途的記載。

此外,雲南各民族民間關於生物多樣性的地方性知識是很豐富的。這些用各民族的語言文字記錄的動植物名稱,有很多還在民間被普遍用於醫療、飲食、服飾、建築、工藝、藝術、宗教等領域中。僅僅是雲南少數民族的醫藥古籍,就有不少。有些是作為宗教典籍被傳承下來,有的則是民間口耳相傳,最終用漢文或其民族文字記載下來。從有的少數民族民間古籍中,也可看出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果,比如麗江納西族的《玉龍本草》,就是一本納西族民間醫藥學吸收漢醫藥理論後,結合本地區得天獨厚的醫學資源和臨床實踐編寫而成的納西族的藥物典籍。

各民族的生物多樣性知識譜系中,除了對具體的動植物及其實際應用的記載外,其中還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比如在具體的儀式和節日中,各種動植物的應用及其象徵意義。比如在納西族的植物文化闡釋中,蒿被認為是最早出現的神性植物之一,所以它逐漸成為一種在很多宗教儀式上使用的植物,同時也用於辟邪祈吉和藥用。又如,蔓菁也是比較早被一些山地民族種植的農業植物,在納西族古老的《創世紀》中,把藏、納西、白三族的語言起源與蔓菁聯繫在一起,在很多祈福祈吉的祭祀儀式上,蔓菁是必不可少的祭祀物品。同時,蔓菁也是山地民族使用最普遍的農作物之一。各民族的燒香祭祀、除穢淨化等儀式上,用什麼植物,也都有很多講究,都與這種植物具體的象徵意義密切相關。植物的實際生活應用如上面所述,也是一個生物多樣性的富礦,需要有更多的學者從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民族植物學、民族動物學、民族藥物學等角度去調研和整理。《生物多樣性雲南史料輯校》一書的問世,也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迪:如何從多學科的角度去進一步深入開展雲南多民族的生物多樣性研究,促進生物多樣性得到更好地保護,向世界展示在生物多樣的「七彩雲南」背後,另有一個富有社會文化意蘊的精彩世界。


版權聲明

——————————

原創稿件

如需轉載,請與今日民族聯繫

作者單位:雲南省社會科學院

監製丨納夢月 編輯丨王波、王一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