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開國最難的皇帝朱元璋:開局一個碗,感嘆坐擁天下很無聊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1T05:40:05+00:00

暫且不說那些偏安一隅的地方割據朝廷,單論大一統王朝的皇帝連死後追授在一起就有494位。就比如說漢高祖劉邦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斬白蛇起兵,最後滅強秦,敗西楚霸王,建立了大漢王朝。

要說中國漫漫五千年的封建歷史上,出過的皇帝數不勝數。暫且不說那些偏安一隅的地方割據朝廷,單論大一統王朝的皇帝連死後追授在一起就有494位。

這其中開國皇帝打下基業建造王朝的難度係數無疑是比較高的,但是開國的難度係數也有大小排名。就比如說漢高祖劉邦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斬白蛇起兵,最後滅強秦,敗西楚霸王,建立了大漢王朝。還有著名的「天選之子」漢光武帝劉秀,在西漢被王莽顛覆後,由王室貴胄淪為了平民百姓,但卻於亂世之中恢復祖宗基業,光復漢室,建立東漢。

不過這些跟今天要說的這位開國皇帝比起來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這位可是史上開國難度係數最高的皇帝——大明洪武帝朱元璋。

具體有多難呢,用現在流行的網絡語言來說就是「開局一個碗」,對比如漢高祖和漢光武帝這些皇帝,朱元璋是真真正正地貧苦農民出生,最窘困的時候甚至要靠手中的碗乞討度日。漢高祖好歹也是泗水亭長,有官職在身,光武帝劉秀再怎麼落魄也是皇室後裔,得到了輿論和西漢遺臣的支持,只有朱元璋是完完全全地靠自己,從乞丐到皇覺寺的和尚再到起義軍的將領,最後定鼎天下,榮登帝位。


超級困難模式的開局


一般按照慣例都會給主角一個比較舒適的開局。諸如帝王在出生的時候都是天降吉兆,紫薇星降世。出生之後那升級成為帝王的路途都基本上是一帆風順,就比如隋唐宋三個朝代的開國君主。隋文帝楊堅從北周末代小皇帝的手裡輕鬆奪取政權,繼承了北周的大部分力量,最後統一輕而易舉。

唐高祖李淵就更輕鬆了,本身就出身於關隴世家,在隋朝的時候被封為唐國公,跟隋朝皇帝還有著親戚關係,隋末趁著天下大亂,各地爆發起義的空當,從太原起兵直取長安,輕輕鬆鬆地就奪得了隋朝的政權,而後平定各路起義軍,奪得天下。


可是我們的主人公朱元璋的開局卻是超級困難模式。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的一個小山村里。父母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貧苦農民,依靠給地主做佃戶勉強維持生計。由於父母世代為農,也沒啥文化,就按照著家中的輩分排行取了個名字叫重八。朱重八出生後,家庭的負擔更加嚴重了,由於撫養不起孩子,父母將其他兄弟姐妹送給別人或是嫁人,只有年紀尚小的朱元璋倖免於難。不過家中的困難,讓朱重八小小年紀就要去幫地主放牛。

這個出身對比起其他開國皇帝已經算是非常困難的了,但是上天似乎並不想讓未來的洪武皇帝這麼輕鬆的就從「新手村」里出來,於是決定給這第一關的難度來個超級加倍。


14世紀的中國正值元朝統治的年代。1279年,崖山海戰後,神州陸沉,異族入主中原,中華版沉,蒙古人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了殘暴且蠻橫的封建統治,對神州大地上的住民實行「四等人」制度,朱重八很不巧就屬於最下等的「南人」(原南宋統治下的漢人),屬於社會的最底階層,沒有一點自己的權利。


1343年濠州發生旱災,次年又發生了瘟疫和蝗災。腐敗的元朝廷不思救濟民生,只貪圖享樂。朝廷發放賑災的救濟糧被各級官員層層剋扣,最後到地方十不存一。元朝的統治者沉迷於享樂,對百姓橫徵暴斂,施以重稅,致使百姓民不聊生。

在如此困難的生存條件下,不到半個月,朱重八的父母和大哥由於飢餓先後去世,偌大的一個家中只剩下了朱重八和他的二哥,而家中更是一貧如洗,連安葬父母和大哥的費用都拿不出來,幸好鄰居心善,給了朱重八一塊土地用於安葬父母,才讓他的父母死後得以安息。

家破人亡後,為了生計,朱元璋只得離開了鳳陽老家,去外面尋找生存之道。


打怪升級之路


在經歷了超級困難模式的開局後,朱重八終於從新手村里走了出來,來到了他稱帝路上的第一關,皇覺寺。朱重八到了寺廟中剃度出家,想在寺廟中當一名小行僧來維持基本的溫飽,可是時逢亂世,寺廟已經收容了很多因為災難流離失所的饑民,糧食的供應也難以為繼,只能給了朱重八一個碗,讓他去寺外尋找人家化緣,說是化緣實際上跟乞討也沒什麼兩樣,這就是著名的「開局一個碗」的由來。

朱重八下山後一路乞討,流浪了三年後,看遍了各地的風土人情,看到了各地的許多百姓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最後又回到的皇覺寺。1351年,由於元朝的殘暴統治,加上各地災難頻發,再加上漢人在四等人制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揭竿而起,全國各地爆發了以韓山童、劉福通為首的農民起義。定遠的地主郭子興響應起義,並在成為當地起義軍首領後,攻下了朱重八的老家濠州。回到寺廟後,朱重八受到了兒時玩伴湯和的信件,邀請他下山參加義軍。朱重八因此做出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決定——參加義軍。


朱重八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濠州,並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由於朱重八作戰勇敢,而且為人機靈,很快就受到了紅巾軍元帥郭子興的賞識,成為了親兵,並由郭子興為其改名為朱元璋。朱元璋在紅巾軍中身先士卒,平時善於社交,和軍隊中很多中層官員的關係都十分不錯,更是從不貪功,這樣的性格讓他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和愛戴。郭子興也因此把他視作心腹,甚至將自己的養女馬氏許配給了朱元璋。


可惜好景不長,由於濠州城內的紅巾軍派系林立,相互之間爭權奪利,使得起義軍內部出現了矛盾。朱元璋見此,尋思著在濠州城內發展始終不是長久之計,在這亂世之中還是要有自己的勢力,於是向郭子興請辭,帶著自己的本部兵馬和兒時的玩伴徐達、湯和等人離開了濠州,一路招兵買馬,並在進攻滁州的路途上遇到自己的第一個「智囊」李善長。1354年朱元璋攻下了滁州,擁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在滁州朱元璋積蓄力量,籠絡人心,很快就將自己的隊伍發展壯大了起來。

相比於其他義軍首領,朱元璋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善於收攏人心。根據野史記載,朱元璋攻克了和縣後一次外出,在路邊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孩抱頭哭泣。朱元璋問起小孩哭泣的原因,原來是小孩在等待他的父親,他對朱元璋說父母都在軍營中,但由於軍中的紀律規定,不敢相認,只能以兄妹相稱。朱元璋在聽完孩子說明緣由後,立馬下令廢除軍中這項不近人情的規定,他也因為這件事情受到了軍中將士的愛戴,在郭子興義軍中的勢力愈發擴大。


1355年,郭子興病逝,他所率領的義軍頓時群龍無首。此時由眾多義軍共同推舉出來的天下共主小明王頒布詔書,任命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為元帥,朱元璋為副元帥。雖然朱元璋在名義上是這支軍隊的副手,但由於他在軍中威望甚高,得到了軍民的愛戴,所以這支軍隊實際的控制權把握在朱元璋手裡。不久之後,郭天敘在戰場上犧牲,朱元璋順理成章地接過了郭天敘手中的軍隊,成為了這支義軍部隊真正的領袖。


金鱗豈是池中之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到了這裡朱元璋算是在這亂世之中有了自己的一點力量。在這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的時代,有了和天下梟雄共逐鹿的資本,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就好像遊戲中打怪升級一樣,朱元璋的基礎對比於起兵已久占據著富庶之地的張士誠、陳友諒等人還有仍然有著巨大勢力的元朝還是微不足道的。通往象徵著帝王權力寶座的道路上,朱元璋還需要克服許多困難,斬斷沿路上的荊棘。

不過,朱元璋終於遇到了自己的貴人,那個為他提出了著名的「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謀略並最終定鼎天下的謀士朱升。其實朱元璋在接過郭子興和郭天敘手中的權杖,成為軍隊的元帥,並占據著濠州滁州兩州之地的時候,心中是有些自滿的。

試想一個窮苦人家出身,曾經要外出乞討過活的皇覺寺小和尚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義軍元帥,占據數十座城池,割據一方的諸侯,換了誰不會飄飄然。當時許多割據勢力只要占有了一些城池,其首領就開始稱王建立自己的政權,形成了「王爺遍地走」的盛況。此時的朱元璋也動起了稱王稱霸的念頭,畢竟那個時候的人誰不想弄個王爺噹噹呢。


若是真照朱元璋自己想得來,那麼恐怕就不會有後來的大明王朝了。好在朱升勸住了朱元璋,他告訴朱元璋,現在雖然有了一些基業,但是和張士誠陳友諒還有元朝廷這些實力強大的龐然大物比起來,還差的很遠。軍隊數量和戰鬥素養、糧食儲備、地盤大小還有智囊團隊這些跟人家比起來就好像燭火和日月爭輝一樣,怎麼能如此輕率地就稱王稱霸呢。


聽取了朱升的建議後,朱元璋就開始了自己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的「三步走」。朱元璋在和州駐守了數月之後很快就首先意識到了「廣積糧」的重要性,和州土地貧瘠不利於糧食的耕種,很快軍隊的糧食供應就難以為繼,於是朱元璋決定向緊靠長江南岸,盛產稻米的太平和蕪湖進軍。

1355年朱元璋水陸大軍並進,在麾下大將常遇春的帶領下,自和州東渡長江,並攻克採石,奪取了大量的糧食。攻克採石後,將士們見到糧食萌生了退意,想把戰利品和糧食運回和州慢慢享用,朱元璋當機立斷砍斷船纜,斷絕了退路,逼迫士兵背水一戰,攜勝利之姿攻克了太平,自從朱元璋據有了自己的產糧基地,初步完成了「三步走」中「廣積糧」這一目標。

1356年,江南地區的義軍首領張士誠向長江三角洲地帶的元軍發起攻擊,牽制了大量的元朝軍隊。朱元璋見此,親自統帥水陸大軍進攻守備空虛的集慶,不到十天就攻下了城池。進城後,朱元璋嚴明軍紀,禁止軍隊騷擾百姓,燒殺擄掠,並以身作則,親自懲處了違反軍令的士兵,此舉獲得了集慶城內百姓的好感,朱元璋親而易舉地就穩固了對集慶的統治。

義軍共主小明王獲知後,下旨封朱元璋為江南各處行中書省平章,而後朱元璋改集慶為應天府,建立了自己牢固的大本營。


在攻克集慶後,朱元璋的實力隨著地盤的擴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已經有了逐鹿天下的實力,於是他將目標瞄向了義軍首領陳友諒。陳友諒本是徐壽輝的手下,後來造反篡奪了徐壽輝的首領之位,在長江上游建立了自己的割據勢力,並在採石稱帝,國號為漢。陳友諒有著廣大的領地,還有著數目龐大,訓練有素的水軍,是朱元璋最強大最危險的敵人。


面對強敵,朱元璋採取謀士劉伯溫的戰略,誘敵深入,以和陳友諒相熟的部將康茂才詐降為誘餌,引得陳友諒孤軍深入,朱元璋埋伏在暗處殺出,陳友諒大敗,只得狼狽逃竄至鄱陽湖整頓兵馬準備和朱元璋在鄱陽湖上決一死戰。

1363年七月,朱元璋親自統兵二十萬和陳友諒在鄱陽湖上一決雌雄,戰鬥伊始,朱元璋的水軍由於船隻矮小,作戰經驗不足,一度陷入了劣勢,但好在關鍵時刻謀士貢獻計策,以火攻陳友諒的水軍,其水軍由於船隻過大,閃躲不及,從而被火燒連營,朱元璋的水軍趁此機會,一股作氣,將陳友諒的軍隊消滅殆盡,陳友諒本人也被亂箭射死。

自此陳友諒的勢力一蹶不振,朱元璋擊敗了他最危險的對手。擊敗陳友諒後,朱元璋趁著軍隊氣勢高漲,趁熱打鐵,於1366年5月發表了討伐張士誠的檄文,派遣大軍圍攻張士誠的都城平江,一路上大軍所到之處望風而降,大軍於1367年7月輕而易舉地攻克平江,滅亡了張士誠的政權。


滅亡了自己最重視的兩個對手後,朱元璋終於基本完成了謀士朱升定下的「三步走」謀略,通往帝位的道路已經近在眼前。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大封功臣,並定都於此。從前乞討為生的小和尚如今榮登九五,徹底通關了通往帝位上的重重關卡。

稱帝後,朱元璋著手對元朝的勢力進行進攻,1368年7月,朱元璋調集各路大軍攻占通州,次月,大軍進逼北京,元朝軍隊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倉皇逃竄,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狼狽北逃,元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自此滅亡。被異族統治了近百年的中華終於光復,朱元璋在超難度稱帝後,又做到了「恢復中華」的光輝成就!

縱觀朱元璋的漫漫稱帝路,從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出生,幼年時連生存都成問題,青年時為了謀生,到皇覺寺出家為僧,乞討度日,然而參加義軍後,接過郭子興手中的權柄,連克張士誠陳友諒這等勁敵,最終稱帝並一統天下,洪武大帝無愧於「史上開國最難皇帝」的稱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