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開源」一詞誕生;比爾·蓋茨發表《致電腦愛好者的公開信》;「霧件」問題被提出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2T20:24:20+00:00

今天是 2022 年 2 月 3 日,在 50 年前的今天,1972 年 2 月 3 日,第 11 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日本札幌舉行,開亞洲舉辦冬奧會之先河,有 35 個國家和地區 1600 多名運動員參加。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2 月 3 日,在 50 年前的今天,1972 年 2 月 3 日,第 11 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日本札幌舉行,開亞洲舉辦冬奧會之先河,有 35 個國家和地區 1600 多名運動員參加。就在明天,2022 年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我國的冰壺混雙代表隊已在昨晚首戰奪得了開門紅;祝奧運健兒們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新春之際賽出風采,祝新年開端的這場冬日盛會圓滿成功。回顧計算機歷史上的 2 月 3 日,還有一件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件發生,你知道是什麼嗎?

1976 年 2 月 3 日:David Bunnell 為比爾·蓋茨在《電腦筆記》雜誌刊登關於盜版軟體的公開信

1976 年 2 月 3 日

一封給電腦愛好者的公開信

威廉·亨利·蓋茨三世著

在我看來,目前的電腦愛好者群體最關鍵的是缺乏好的軟體課程、書籍和軟體本身。如果沒有配上好的軟體和一個懂編程的人,那麼一台電腦愛好者用的計算機就浪費掉了,可難道會有人為了業餘愛好者編寫高質量的軟體嗎?

大約一年前,保羅·艾倫和我希望業餘愛好市場能夠擴大,於是僱傭了 Monte Davidoff 開發了 Altair BASIC;雖然最初的工作只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但我們三個人在去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為 BASIC 編寫文檔、改進和添加功能。如今,我們已經有 4K、8K、EXTENDED、ROM 和 DISK BASIC,如果計算我們的工作價值,我們已經花費了 4 萬多美元。

我們從數百名聲稱自己正在使用 BASIC 的人那裡得到的反饋都是積極的。然而,其中有兩件令人驚訝的事情是顯而易見的:一、這些「用戶」中大多數從未購買過 BASIC(不到 10%的所有 Altair 用戶購買過 BASIC);二、我們從銷售給業餘愛好者的費用中獲得的版稅數額,使得我們花在 Altair BASIC 上的時間價值不到每小時 2 美元。

這是為什麼呢?大多數的軟體愛好者都應該知道,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在使用盜版軟體的。硬體必須付費,但軟體是可以分享的。誰會在乎那些為它工作的人是否得到了報酬?這難道是公平的嗎?如果你們使用盜版軟體,那麼遇到問題時,你們就不能要求 MITS 公司解決問題。MITS 並沒有從銷售軟體中掙到錢,因為他們付給我們的版稅以及軟體的使用手冊,磁帶和企業管理費用抵消了軟體收入,僅僅達到了收支平衡。你們現在所做的一切,正在阻止人們去編寫好的軟體。

誰能負擔得起無償做專業工作?又有什麼業餘愛好者能夠投入 3 個人的時間去編程,尋找所有的漏洞,為他的產品編寫文檔並免費發布?事實上是,除了我們,沒有人在業餘軟體上投資這麼多錢。我們已經編寫了 6800 BASIC,並且正在編寫 8080 APL 和 6800 APL,並且我們幾乎沒有任何動力將這個軟體提供給業餘愛好者。說直接點的話,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偷竊。

那麼,那些轉賣 Altair BASIC 的人呢,他們不是靠業餘愛好的軟體賺錢嗎?是的,但這些最終必將被舉報而失敗。他們是那些給業餘愛好者一個壞名聲的人,應該被踢出他們參加的任何俱樂部或會議。

我將感謝任何想要付錢的人的來信,如果你有什麼建議或評論,也請給我寫信,地址是 1180 Alvarado SE, 114 號,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87108。沒有什麼比僱傭 10 個程式設計師,用高質量軟體淹沒電腦愛好者市場更讓我高興的了。

比爾·蓋茨

Micro-Soft 的普通合伙人

圖源:維基百科

《致愛好者的公開信》(An Open Letter to Hobbyists)是一篇由微軟創辦者比爾·蓋茨在 1976 年 2 月 3 日寫的公開信,在這篇文章中,蓋茨對業餘愛好者群體中猖獗的軟體盜版行為表示失望,因為他們沒有付費就使用了微軟的 Altair BASIC 軟體。他斷言,如此廣泛的未經授權的複製實際上阻礙了開發人員在創建高質量軟體上投入時間和金錢。他指出,在不支付報酬的情況下,從軟體作者的時間、精力和資本中獲得好處是不公平的。

時間回到 1974 年 12 月,當時仍在哈佛大學的學生蓋茨和在波士頓霍尼韋爾公司工作的保羅·艾倫都在 1975 年 1 月的《大眾電子》雜誌上第一次看到了 Altair 8800 (牽牛星)電腦。蓋茨和艾倫都想成為第一個為 Altair 計算機提供 BASIC 的人,並希望通過他們之前開發的基於 Intel 8008 微處理器的 Traf-O-Data 計算機軟體開發工具能給他們帶來一場創業的機會。於是在次年 3 月初,艾倫、蓋茨和他們在哈佛的同學蒙特·大衛多夫(Monte Davidoff)創建了一個 BASIC 解釋器,以便在哈佛的 PDP-10 大型機上模擬工作。

在軟體測試成功後,MITS 公司同意從艾倫和蓋茨那裡獲得軟體許可。於是艾倫辭去了霍尼韋爾的工作,成為 MITS 的副總裁兼軟體總監,年薪 3 萬美元;而蓋茨仍然是哈佛的學生,並在 MITS 作為承包商工作,1975 年 10 月的公司通訊里將他在公司的頭銜稱為「軟體專家」。1975 年 7 月 22 日,MITS 與艾倫和蓋茨簽訂了合同,雙方將在簽約時獲得 3000 美元以及每售出 BASIC 副本的版稅;MITS 對該項目保留了 10 年的全球獨家許可。

圖源:維基百科

到了 1975 年底,MITS 每月出貨計算機已達 1000 台,但 BASIC 的軟體拷貝只能賣出幾百份。額外的軟體項目需要更多的資源;MITS 8 英寸軟盤系統即將發布,基於摩托羅拉 6800 的 MITS 680B 計算機也即將發布。艾倫和蓋茨的高中朋友 Ric Weiland 受僱將 8080 BASIC 轉換為 6800 微處理器。《電腦筆記》的編輯、蓋茨的朋友 David Bunnell 對蓋茨的立場表示同情。他在 1975 年 9 月的期刊中寫道,「客戶一直在抄襲 MITS 軟體」。

蓋茨熱衷於向愛好者社區解釋開發軟體的成本,最終在 1976 年 2 月 3 日,他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強調愛好者是從他個人那裡偷東西,而不是從公司那裡偷東西。這封信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家釀計算機俱樂部(Homebrew Computer Club),所以蓋茨直接向俱樂部發送了一份副本;家釀俱樂部的主旨是軟體共享,1976 年,蘋果創始人沃茲尼亞克就是使用俱樂部內自由共享的信息,製作了第一台個人電腦蘋果一號(Apple I),使人們無需專業水平就能使用計算機。為確保這封信會被注意到,David Bunnell 通過特殊的郵寄方式將這封信寄給了當時所有的主流計算機出版物。

在蓋茨寫信的 22 年之後,開源一詞誕生(詳見本文後續)。計算機科學家吉姆·沃倫(Jim Warren)曾對於比爾·蓋茨在致計算機愛好者的憤怒信中提出的關於「盜版」軟體的問題,想出了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那就是當軟體是免費的,或者如此便宜以至於付費比複製它更容易的時候,那麼軟體就不會被「偷走」。你怎麼看待《致電腦愛好者的公開信》和如今與蓋茨的期望大相逕庭的世界?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86 年 2 月 3 日:《時代》雜誌報導霧件問題

圖源:維基百科

1986 年 2 月 3 日,《時代》雜誌報導霧件問題。霧件(Vaporware),指的是在開發之前若干年或者在開發期間就已經提前炒作的產品,通常是軟體,多數情況下會延期發布,很多產品甚至不會發布。20 世紀 80 年代初創造的這個詞如今已經不再流行,不過,它背後折射的行為卻從來不曾消失,而是經過五花八門的包裝「生生不息」,甚至愈演愈烈。用現在的語言來描述「霧件」,那就是「畫餅」。

在計算機行業,霧件指的是一種產品,通常指計算機硬體或軟體,在 80 世紀後半葉,這個詞的用法已經擴展到包括汽車等產品。「霧件」這個詞是微軟的一名工程師在 1982 年創造出來的,用來描述公司的 Xenix 作業系統,該系統是 Unix 系統的變體;微軟工程師創造這個詞的時候想到的是類似於「賣煙」的概念,暗示微軟正在銷售一種它很快就不會支持的產品。1983 年,企業家埃絲特·戴森(Esther Dyson)在一份通訊中首次使用了「霧件」這個詞。這個詞在業內相當流行,用來形容那些他們覺得花了很長時間才發布的產品。《信息世界》(InfoWorld)雜誌編輯斯圖爾特·艾爾索普(Stewart Alsop)曾用這個詞來諷刺比爾·蓋茨,1985 年,比爾·蓋茨發布了公司的第一個 Windows 版本,他因此獲得了「金霧件獎」(Golden Vaporware award)。

「霧件」反映了計算機行業的一種傾向,即在涉及市場營銷時,做法過於輕率散漫。微軟、蘋果和甲骨文都曾被譴責某些時候在實際操作時有類似做法。這種過度承諾後來還成為了矽谷的標誌性特徵之一。你認為這幾年可以被稱作「霧件」的電子產品或軟體都有哪些?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心目中的答案。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1998 年 2 月 3 日:開源一詞誕生

基於軟體原始碼的共享和協作改進的開發與軟體開發本身的歷史基本相同。在 1990 年代後期,隨著程式設計師們對 Linux 的主流認可以及網景(Netscape)瀏覽器原始碼的發布,對這一現象的興趣和參與顯著增加。1998 年 2 月 3 日,在宣布網景瀏覽器的原始碼發布後不久,托德·安德森(Todd Anderson)、Foresight Institute 的克里斯汀·彼得森(Christine Peterson)、Linux 基金會的喬恩·霍爾(John 「maddog」 Hall)和拉里·奧古斯丁(Larry Augustin)、矽谷 Linux 用戶組的薩姆·奧克曼(Sam Ockman)、Red Hat 的麥可·提曼(Michael Tiemann)和資深黑客 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聚集到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托舉行的戰略會議上創建了「開源」一詞。戰略會議的開始是因為這七人意識到,圍繞世人對網景的關注,可以創造一個機會,來教育和倡導開放式開發的優越性。

圖源:CSDN 下載自東方 IC

用來描述軟體的術語「開放原始碼」(OpenSource)最初是由一群自由軟體運動的人提出的,他們對「自由軟體」一詞所隱含的政治議程和道德哲學提出了批評,並試圖重新構架話語,反映出更具商業頭腦的立場。此外,「自由軟體」一詞的含糊不清被認為阻礙了業務的採用。參會成員克里斯汀·彼得森在會議上首次建議使用「開源」一詞來描述網景宣布開放瀏覽器代碼的行為;第二天,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給予了支持,自由軟體運動的創始人理察·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最初似乎採用了這個術語,但後來改變了主意。

該術語在 1998 年 4 月由技術出版商 Tim O』Reilly 組織的一次活動中獲得了進一步的知名度。最初名為「免費軟體峰會」,後來又稱為「開源峰會」 ,許多最重要的自由軟體和開源項目的領導人參加了該活動,在會議上,人們討論了「自由軟體」一詞的替代方案。麥可·提曼提倡「 sourceware」作為新術語,而雷蒙德則主張「open source」。聚集的開發人員進行了投票,並在當晚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獲勝者:開源。

在開源軟體和自由軟體觀念的碰撞中,自由及開放原始碼軟體(FOSS)應運而生。FOSS 是一種可以歸類為既是自由軟體又是開源軟體的計算機軟體,任何人被授權可以自由地使用,複製,研究和以任何方式來改動軟體,並且其原始碼是開放和共享的,因此人們被鼓勵志願的改善軟體的設計。這種軟體相對於專有軟體,可以降低軟體成本,提高安全性和穩定性。你如何看待開源軟體和自由軟體之間的分歧?你認為今天的開源違背初衷了嗎?歡迎參與本期投票,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

《新程式設計師003》正式上市,50餘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雲原生和數位化的開發者們的一本技術精選圖書。內容既有發展趨勢及方法論結構,華為、阿里、字節跳動、網易、快手、微軟、亞馬遜、英特爾、西門子、施耐德等30多家知名公司雲原生和數位化一手實戰經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