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屯溪老大橋,看到一篇好文章......

融媒體探究者 發佈 2022-02-07T06:35:55+00:00

10月22日,黃山市中心城區三江口的屯溪鎮海橋(老大橋)修繕現場,傳統形制的橋樑已成型,橋面施工在緊張進行。施工方力爭11月底到12月間完成老大橋修繕工程,前提是工期服從質量。屯溪老大橋是連繫屯溪和黎陽的主要交通橋樑,更是城市人文地標,其以古樸造型、雄偉身姿、滄桑模樣,備受重視。


10月22日,黃山市中心城區三江口的屯溪鎮海橋(老大橋)修繕現場,傳統形制的橋樑已成型,橋面施工在緊張進行。施工方力爭11月底到12月間完成老大橋修繕工程,前提是工期服從質量。


屯溪老大橋是連繫屯溪和黎陽的主要交通橋樑,更是城市人文地標,其以古樸造型、雄偉身姿、滄桑模樣,備受重視。


老大橋承載了數百年的人來車往,歷史與人間煙火記憶豐富了屯溪人的精神生活。屯溪人對老大橋有著豐富情感,很多外地來屯溪定居的朋友以及熱愛徽州及徽州文化的朋友對屯溪老大橋也很鍾愛。2020年7月7日老大橋被水毀後,萬人痛心,大家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老大橋水毀後,黃山市官方立即啟動石料構件的打撈以及重修工作,並得到省里重視,國家文物局給與了資金保障。


大橋重建過程中,建設過程中,也有一些人說老大橋再也恢復不了以前模樣了,也有人稱老大橋以前能屹立三江口上幾百年,擔心新橋的使用時間會不如老橋久遠。

老大橋 資料圖


徽州文物設計公司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朱志忠先生參與了屯溪鎮海橋重修設計工作,近日在其論文《屯溪鎮海橋水毀重修設計概述及其思考》中,詳細介紹了該橋的前世今生,考據紮實,內容詳實。


據該文介紹,該橋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歷史記載是戴時亮始建,也有史料稱是戴廣憲倡建。對此,徽學專家陳平民先生也有考據,稱戴時亮1588年生,1618年去世,從時間推斷建橋者應為戴廣憲。

鎮海橋更早以前又稱為屯浦橋。稱「老大橋」,是相對於1966年建成的新安江大橋而言的。明清以來,屯溪以八家棧為發祥地,沿河自西向東,從漁埠頭到鹽埠頭,先河街,後正街,再后街的逐步發展。街道未形成以前,屯溪老大橋便是街。屯溪街道初具規模後,這裡仍是重要集市,各種日用雜物、小吃、古玩等攤位林立,故又稱為「橋街」。


徽州地區梅雨顯著,夏雨集中。每年6~7月的梅雨季是主要洪水季。洪水太大,橋就可能被沖毀。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鎮海橋水毀,後由程子謙出資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再遭水毀,程子謙再修。


清光緒九年,鎮海橋因局部毀壞大修。從光緒九年(1883年)九月到十四年(1888年)十月,歷時5年告成。這次的鎮海橋部分毀圮維修,留下橋記一冊,詳細記載了大橋募捐、處理用地糾紛、大橋詳細尺寸丈量等過程(這些歷史數據已應用到修繕設計中),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可見,屯溪鎮海橋建成後就命運多舛,歷經多次水毀或局部毀壞。不過,在程子謙第二次重修至今已300多年的歷史中,古橋能夠存續這麼多時間,說明重修時的設計用工精細。


1966年8月拆除老大橋兩端歷代復修碑記(含朱彝尊記);1983年,升高老大橋兩端路面,降低坡度,以利車輛通行,車輛限載13噸;1990年,橋面翻修,禁止機動車輛通行,同時修繕西端受損橋墩,並進行橋墩保護措施。


另外,根據朱志忠的分析,明代嘉靖之前的屯溪橋應為純木棧橋或石墩木樑橋。到了明嘉靖十五年所創建鎮海橋為多孔石拱橋,奠定了484年來鎮海橋的基本形制。據崇禎《休寧戴氏族譜》隆阜村居之圖載石橋六墩七孔,望柱欄杆。中為四角攢尖亭,曰「霞標亭」,霞標是指高峻的挺立之物。亭四面為牆,中為門洞,兩側設圓窗,以眺江景,橋頭建有重檐歇山門樓。水岸商鋪林立,江面檣帆如雲,一派繁榮景象。

《天民報圖畫副刊》大橋照片


康熙《休寧縣誌》「屯浦歸帆」圖內鎮海橋石橋六墩七孔,望柱欄杆。中央無亭,東側橋頭為單檐兩披水橋亭,闊三開間,中為門洞,次間設圓窗。岸上為干欄式商鋪,鱗次櫛比。


至清中葉,道光《休寧縣誌》「屯浦歸帆」圖內橋身六墩七孔,望柱式欄杆依舊,中央及橋頭均已無亭,然橋上棚鋪林立,行人如織,江面舟楫穿梭,足見商業蓬勃發展之氣象。


從道光《休寧縣誌》「屯浦歸帆」圖可知,其時已無亭,可知中央橋亭早已拆除。


民國初年,橋面中央欄杆破損,但亦為望柱式。1926年,《天民報圖畫副刊》所刊屯溪老大橋照片顯示,欄杆已改為非望柱式羅漢欄杆,橋上有棚鋪,東橋頭有單檐歇山亭,與光緒有橋亭的記載吻合,應為清末重修。


上世紀70年代,橋上無建築,橋頭為多級台階,羅漢欄杆隨台階坡度斜下。上世紀80年代,升高老大橋兩端路面,以利車輛通行。


由此可見,屯溪老大橋的主體一直沒變,但是橋面和欄杆等隨著不同時期的修繕等是有變遷的。


朱志忠先生的論文稱,鎮海橋選址是經過精心考慮過的。為了確保拱腳穩定,選擇厚墩構造,抵抗水流浮力及水平推力,可見古人因地制宜的經驗及智慧。


橋體的墩身、分水尖、拱券、側牆均為休寧本地紅砂岩砌築,局部夾雜少量歷史上維修添補的白麻。石材表面均鑿有鏨道。橋身多為順砌,少量丁砌。為了抵抗水流對內部填料的洗刷和衝擊,其牆身灰縫緻密,特別是墩身金剛牆,砌築時白灰擠漿,可謂密不透風。橋面石板採用青石,表面平整,欄板採用茶園石。



值得一提的是,鎮海橋欄板為上下二道條石榫接干砌,除邊券外,在各每券頂位置的欄板底部鑿有6個壺門排水孔,欄板石料接縫處多用鐵扒鋦固定。


另外,在填腹石內部,打撈出刻字石料、望柱、經幢等石構件。刻字石料多為單字,應為橋工首人的姓或名,在徽州明代,常有「物勒工名」的做法,而至清代逐漸式微,故推測其為明代石料。


打撈出的望柱有兩種式樣,其一為蓮花柱頭,柱身方形,有欄板卯眼,表面較為粗獷;其二為覆斗式柱頭,表面較細。打撈出的經幢有二,其一八邊形,上刻有如來佛像,下部刻有「南無」字樣;其二亦八邊形,上陰刻有「☐來業火鬼」等字樣,並在一面落有戴氏等人名款識,漫漶不清。這些構件的出現極大的豐富了鎮海橋的歷史信息,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在後續的石料清理及殘留的4#墩中,陸續在分水尖石發現3處壓勝用「鐵蜈蚣」。


2021年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專業人員對鎮海橋的4#墩進行考古清理,。經考古發掘,發現4#墩底部堆積由下而上依次為:自然堆積層、灰土(三合土)層、木樁層、石基層、黃土層。在黃土層下發現銅元三枚,疊摞狀出土於台基尾部右側,為民國時期湖南省造嘉禾雙旗銅元。


註:本文絕大多數內容引用於朱志忠先生的論文《屯溪鎮海橋水毀重修設計概述及其思考》


關聯閱讀:


據朱志忠先生論文,據史料,以前民間建造活動時,還有擇吉、厭勝(鐵蜈蚣點光)、祭祀(起捲時剪雞)、敬神、祈福(給神福)等風俗。休寧縣富溪的一份造橋草約可見「杵拌油灰」工序,說明造橋所採用的灰漿為桐油石灰漿。徽州古時建橋多在秋冬季。鎮海橋口碑相傳也是始於冬季,當時建橋景象為:「兩岸火房林立,夜間松火通明,聞名全徽州的黟縣水手,喝了酒就下河,干一陣就回火房內去歇息。就這樣的輪流磨轉,日夜兼程。」 從中亦可以看出,建橋之艱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