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一周軍評:俄烏局勢是否會演化為戰爭?

觀察者網 發佈 2022-02-20T10:37:55+00:00

由於美國和西方媒體的連續煽動造勢,2月16日在幾天之內就被外界當成了俄烏戰爭爆發的「起爆點」,而如今16日已經過去很久,俄烏邊境沒有戰爭,卻也沒有暫停軍事對峙;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本周,全世界都高度關注的軍事新聞莫過於俄羅斯和烏克蘭可能爆發的全面戰爭。由於美國和西方媒體的連續煽動造勢,2月16日在幾天之內就被外界當成了俄烏戰爭爆發的「起爆點」,而如今16日已經過去很久,俄烏邊境沒有戰爭,卻也沒有暫停軍事對峙;與此同時,本周巴基斯坦向中國航空工業採購的殲-10CE戰機露面,標誌著巴基斯坦空軍在印巴空中裝備競賽中走出了關鍵一步。

俄軍南部軍區的T-72B3坦克撤回駐地 圖源:社交媒體

消失的入侵與重現的衝突

本周的2月16日,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聚集到了俄烏邊境,因為此前美國總統拜登在與歐洲盟友的視頻會議中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日期就是這一天,而許多北約國家和美國盟友都已按照這一時間點,有意識地提前撤離本國在烏克蘭的僑民和外交機構,甚至連很多烏克蘭的顯赫人士都準備好了從烏克蘭西部向波蘭等地轉移的渠道。

結果在2月15日,俄羅斯很有針對性地對外界表示,俄烏邊境的大型軍事演習仍將繼續進行,但一些已經完成了演習的南部和西部軍區的部隊已經開始通過鐵路和公路撤離,並將返回駐地,並且同時公布了一系列俄軍地面部隊重裝備開上平車、沿鐵路撤離的畫面。而到了2月16日,整個俄烏邊界上幾乎無事發生,只有烏克蘭狙擊手射殺了一名盧甘斯克共和國的民兵,並引發了盧甘斯克方面的相應回擊。

2月16日平安無事,但自17日以來,烏軍和頓巴斯人民武裝的交火烈度持續上升 圖源:社交媒體

這起2月16日唯一的交火,某種程度上很好地解釋了眼下烏克蘭邊境局勢問題的起點,那就是在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後,原本俄羅斯族人口較多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在俄羅斯的支持下,排除了來自基輔政府的管理,實現了實質上的自治,並且認真而積極地謀求脫離烏克蘭,加入俄聯邦共和國;烏克蘭政府則無法接受這一事實,並試圖用軍事手段解決這一問題。

儘管2015年前後烏軍狂妄自大的進攻行動在兩州民兵力量和俄軍的打擊下遭遇慘敗,並導致了烏軍嚴重的人員和裝備損失,但烏克蘭隨後並未放棄武裝奪回兩州控制權的想法,並在過去多年裡一直致力於恢復和擴充烏克蘭軍隊的作戰力量,並不斷在兩州邊界區域發起各種試探性的攻擊行動。

這一系列行動在2021年3月進入了新的高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了奪回兩州國土的總統令,視察前線,同時烏軍加強前線的兵力部署,並開始頻繁與兩州民兵交火,形勢變得一觸即發。

俄媒描述的烏軍進攻路線圖,這是「信息戰」的一部分,但也反映出烏軍確實有進攻打算 圖源:社交媒體

在此之後,俄軍從2021年4月開始向俄烏邊境增兵,並在當年4月和10月達到了兩次規模上的高峰。由於增派的俄軍規模不遜色於烏克蘭軍隊向東部署的規模,而其武器裝備、訓練水平、作戰能力等又遠優於烏克蘭軍隊,因此俄軍的這種「武裝對峙」不僅被外界看作對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地自治力量的支援,更被看作想要藉機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直接顛覆基輔政權的一種準備。

在2021年10月以後,隨著俄軍部隊在俄烏邊境的部署,西方媒體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描述和渲染更是乾脆成了脫離俄烏兩國獨立發展的劇情,直接衍生出了諸如俄軍從白俄羅斯、俄羅斯和克里米亞三個方向,以大量所謂營級戰鬥群直接擊穿烏軍防線,占領第聶伯河以東地區等一系列大規模作戰計劃。

今年1月以後,隨著俄軍開始向前線預置包括野戰醫院在內的、直接與作戰行動相關的後勤設施,有關俄軍準備進攻的輿論更是在美國和歐洲幾個國家傳得沸沸揚揚,甚至引發了烏克蘭國內社會經濟相當程度的動盪。以至於烏克蘭政府高官反而出面來為相關言論「滅火」,強調局勢依然穩定,不會影響烏克蘭國家安全云云。

烏克蘭動員民眾進行的軍事演習 圖源:社交媒體

不難看出,整個烏克蘭局勢的發展,是各方在各自利益導向下行動而共同導致的結果。

俄羅斯為了確保本國的安全,一直在烏克蘭尋求擴大影響力,加上烏克蘭內部的民族矛盾激化為俄羅斯所利用,這才有了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地脫離基輔政權的嘗試;

而如果沒有俄軍實質性地介入烏克蘭內戰,單憑兩地倉促之間組建的武裝力量,根本不可能抵擋住烏克蘭政府大規模、長時間的高烈度進攻;

烏克蘭再次準備發起的進攻行動則毫無疑問是本輪局勢惡化的起點,烏軍顯然遠沒有做好和俄羅斯軍隊直接開戰的準備,烏克蘭政府一方面指望對俄強硬能夠提升自己在本國民眾中的聲望,一方面則期待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能夠在俄羅斯大兵壓境之時提供足夠的軍事支援,甚至跳到一條戰壕里,直接出兵與烏克蘭共同對俄作戰;

至於歐洲,一方面希望烏克蘭能夠實實在在牽制住俄羅斯的軍事力量,為他們削弱俄國的目標火中取栗,一方面又擔憂烏克蘭真的陷入戰爭後迅速潰敗,導致他們需要派出本國軍事力量去收拾殘局,否則就將面對俄羅斯影響力全面進入烏克蘭,導致北約與俄羅斯博弈的戰線自冷戰結束後首次向西移動;

美國則在與其他西方國家一道試圖削弱俄羅斯的力量的同時還有自己的小九九,即希望通過渲染可能的戰爭或者策動真實的武裝衝突,讓整個歐洲市場產生不安全感,配合美聯儲的加息預期或者加息行動,促進歐洲資本轉移到美國避險,從而更好地支撐美國經濟從疫情蕭條中逐漸復甦。

美軍增援歐洲的的美國國民警衛隊第185步兵團(SBCT) 圖源:社交媒體

在這一系列的邏輯下,美國公開渲染俄烏開戰的緊張情緒,甚至公開設定一個所謂的俄軍進攻發起時間,倒是很容易用各種金融市場上的操作邏輯進行理解了。

而當2月16日這一天幾乎無事發生地平安度過之後,美國很快有人又拋出了新的所謂「時間圖」——有美媒提出俄羅斯將在2月20日,也就是俄白聯合軍演結束之時對烏克蘭動武,美國總統拜登也在2月17日聲稱「我感覺(戰事)會在接下來幾天內發生。」

誠然,俄軍所謂的「撤軍」實際涉及的部隊規模並不大,而且很多部隊從演習地域撤回到營地後,依然距離俄烏邊境沒有太遠。但俄軍作為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地民兵武裝的後盾,很難想像他們在未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主動出擊。

相反地,隨著2月16日的結束,烏克蘭方面似乎是認為俄軍在未來發起軍事行動的可能性已經完全清零,因此反而在烏東地區展開了軍事行動。烏克蘭軍隊在2月18日開始沿著頓巴斯的整條接觸線炮擊社會設施。盧甘斯克民兵表示,2月18日一天內,烏克蘭政府軍29次炮擊了當地,頓涅茨克地區也遭遇烏克蘭發射的8枚各型炮彈的攻擊。儘管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秘書丹尼洛夫表示,不存在任何武力解放頓巴斯的命令,但這一系列交火升級表明,圍繞俄烏邊境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地的軍事行動和政治博弈,還遠沒有結束。

距離俄烏邊境10公里外的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舍別基諾地區,俄軍的2S19自行火炮和BMP-2步兵戰車行駛在大街上 圖源:社交媒體

巴基斯坦空軍的新脊樑

本周,巴基斯坦空軍採購中國殲-10戰機的消息終於得到了證實:網際網路上出現了成飛生產的、塗有巴基斯坦國旗標誌和巴式機尾編號的殲-10CE戰機照片,結合去年12月巴基斯坦內政部長謝赫·拉希德·艾哈邁德對媒體講話時提到的「一個由25架戰機組成的完整的J-10C中隊將在2022年3月23日的巴基斯坦日國慶閱兵中進行飛行表演」消息,基本可以確認巴基斯坦空軍接收殲-10CE戰機已經處於交付階段。

就是這麼幾張圖 圖源:社交媒體

對於製造生產殲-10CE戰機的中國航空工業而言,殲-10CE的交付出口有著重大意義:這不僅是中國目前出口的性能最先進的殲擊機,也是中國首次出口性能處於世界一流水平的殲擊機。而對於關注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細節的人來說,殲-10CE交付巴基斯也是我國國產「太行」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首度走出國門,而如果算上機上的各類武器,各種走出國門的「首次」自然會更多。

對於接收和使用殲-10CE戰機的巴基斯坦空軍而言,殲-10CE作為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第二種四代半戰機,其核心的空戰能力不僅強過巴空軍現役的美制F-16Block 52系列戰機,整體性能水平要比之前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Block 3高出不少。

性能優於巴軍的F-16不難理解,畢竟巴軍的F-16都採購於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其裝備的AN/APG-66和AN/APG-68機載雷達尚未採用相控陣天線,整體性能水平自然要比殲-10C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低不少,而相比同樣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體制的「梟龍」Block 3,殲-10C的優勢則更全面——殲-10C的相控陣雷達天線更大、T/R單元數量更多,電子戰設備更完善,配合功率更大的航發和發電機,無論是戰場態勢感知能力還是電子對抗能力都比「梟龍」Block 3更加出色。

除此之外,相較「梟龍」Block 3使用的SD-10A中距空空飛彈和PL-5E近距空空飛彈,殲-10CE的空戰武器實現了全面升級,PL-15E遠程空空飛彈具備相控陣的主動雷達導引頭,射程也較SD-10A有大幅增長,配合殲-10CE的相控陣雷達,可以實現在100公里以外就對敵機予以有效殺傷;PL-10E則作為巴基斯坦空軍首款第四代近距空空飛彈,擁有極強的格鬥性能。

再加上殲-10相比「梟龍」更大的載彈量和外掛能力,配合新一代的空面武器,以及能夠和巴空軍ZDK-03預警機等一系列支援裝備深度融合的能力,殲-10CE對於巴基斯坦空軍戰鬥力的提升可謂是全面的。

殲-10C戰機2013年首飛,2015年才投入批量生產。從眼下殲-10CE的交付時間向前倒推,基本可以確認巴基斯坦極有可能是在殲-10C剛獲得出口批准的時候就向中國提出了採購請求。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款自主研製的四代機,殲-10的產能長期全部用於滿足解放軍的內裝需求,導致其出口進程遠沒有其量產列裝順利,殲-10戰機2005就列裝部隊,但直到2016年,中國航空工業才承認「過去幾年」剛剛獲得出口FC-20的正式批准,並在當年2月的新加坡航展首次對外展出寫有FC-20字樣的殲-10A戰機模型。而巴基斯坦則是在2018年「雄鷹-VII」中巴空軍聯合演練以後才在接近實戰化的環境下接觸到殲-10C戰機。

從這相對緊湊的採購決策看,一方面是巴基斯坦已經完全拋棄了此前對中國航空裝備的刻板印象,反之完全認可新一代中國戰機的性能優勢,並且將獲得殲-10C這種先進裝備作為巴基斯坦空軍建軍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則是2016年印度與法國簽署的購買36架「陣風」戰機的合同對於巴基斯坦形成的壓力巨大,讓巴基斯坦迫切需要更新的戰機加以應對。

「這個好」

在「陣風」戰機抵達印度以前,印度空軍的主力制空戰機是使用N011M無源相控陣雷達的蘇-30MKI戰機,雖然這是一款重型戰機,但因為其機載航電系統研製時間較早,體制相對落後,加上俄羅斯電子工業本身的水平限制,導致這款雷達在今天看來性能並不突出。因此,巴基斯坦空軍在2019年的印巴空戰中,使用F-16和「梟龍」Block 1/2戰機就能有效克制,而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梟龍」Block 3甚至可以在部分指標上對印度空軍占據一部分優勢。

但是升級後使用RBE-2AA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陣風」戰機則完全不同,該機作為正兒八經的四代半戰機,在性能上全面壓倒巴基斯坦空軍的F-16,加上印度空軍為其搭配選購了射程巨大的「流星」遠程空空飛彈,給巴軍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如果要仔細比較殲-10CE與「陣風」的性能,受制於能夠公開的信息有限,多數時候只能說二者是各有千秋,而陣風由於基礎設計的因素,在多用途性能特別是一系列對地武器的掛載能力上甚至有著明顯優勢。但在印巴空軍都最為看重的空戰性能上,只能說「陣風」的配置並沒有紙面上看起來那麼占盡優勢。

該機的RBE-2AA有源相控陣雷達因為研製裝備年代較早,T/R單元數量較少,外界懷疑它對典型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只有130公里左右,遠到不了法國自稱的160-170公里,結果印度為其選購了號稱最大射程達到200公里的「流星」遠程空空飛彈,結果就導致在缺乏有效的數據鏈和引導的情況下,「陣風」本身的機載火控系統根本無法發揮飛彈的射程優勢,其實際作戰效果並不見得就比殲-10CE搭配的射程為145公里的PL-15E來得好。

可以較為明顯的看出,巴基斯坦的J-10CP用了更粗短的「太行」,同時還少了數據鏈天線 圖源:一個髪國人的社交媒體

按照巴基斯坦內政部長謝赫·拉希德·艾哈邁德當時的表態,到今年3月,巴基斯坦至少能夠展示多達25架的殲-10CE戰機,而考慮到正常閱兵活動中所需要的備份機等因素,巴基斯坦空軍實際裝備的殲-10CE戰機規模還要在25架之上。而目前,印度空軍的36架「陣風」戰機也總共只交付了32架,還有最後一批的4架要在今年年初交付,構成印度空軍兩個完整的作戰中隊。眼下看來,印度空軍依靠採購「陣風」戰機對巴基斯坦空軍形成的成建制技術優勢時代,很可能還沒有開始就要宣告結束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