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搬來的天安門:也許,有些事兒您至今都不是很清楚

覌海聽濤 發佈 2022-02-19T07:14:16+00:00

「北平」這個地方曾經有過很多名字,在元朝之前的最後一個叫做「燕京」。元世祖忽必烈採納了謀士們的建議,「以儒治國、以佛治心」,所以,宮闕布置全部參照漢族型制、設計思想是從《周禮》、《周易》和風水學三位一體的思想出發的。


【序】

徐達把大都的宮城給拆了。

有人說元朝的滅亡就是天意:

因為元朝大都宮城裡的金鑾寶殿叫大明殿、殿前的門叫大明門,所以元朝的江山也是註定要交給「大明」的。

從吃不上飯的和尚成為一代開國帝王的朱元璋可不去喝這鍋迷信色彩醇厚的、不靠譜的心靈雞湯。

所以他就派大將徐達把這些宮殿統統拆掉了。

於是,元朝的京師大都也就變成了一座相對冷清的北方邊城,名字就叫「北平」……

【一】

「北平」這個地方曾經有過很多名字,在元朝之前的最後一個叫做「燕京」。

元時又先後更名為「中都」、「大都」。

大都的城建工作歷時18年,從里至外分別築起了宮城、皇城和大城。

元世祖忽必烈採納了謀士們的建議,「以儒治國、以佛治心」,所以,宮闕布置全部參照漢族型制、設計思想是從《周禮》、《周易》和風水學三位一體的思想出發的。

並且,國號的「元」,即取《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之義。

那麼,沒有被拆遷之前,大都的宮城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皇城以萬歲山、太液池為中心,環抱著宮城;

宮城在太液池之東,周長九里三十步。

帝後就居住在其中,這裡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神秘的「大內」。

最初的「大內」是沒有城牆的,僅用軍士環列守衛。

後來才用磚石修起了圍牆,名蕭牆,俗稱「紅門闌馬牆」。

「大內南臨麗正門,正南曰崇天門」;

崇天門外就是宿衛們的居所。

大家發現缺少了什麼嗎?

在這內外環圍的重城式格局的皇城、宮城兩門之間,少了一座城樓式的門闕

——沒有今日的天安門。

【二】

拆了大都的宮城,朱元璋就徵召天下工匠、民夫開始了明初都城「應天」(南京)的大規模營建。

插一句,當時相對於應天府這個「南京」,其實是有「北京」的,「北京」就是開封府。

為什麼說是「大規模」?

因為動用的施工隊伍就達到了20萬戶、歷時斷續近30年。

「香山幫」就是這20萬戶建築大軍中的中堅力量。

請注意,「香山幫」的這個「香山」在蘇州的吳縣。「香山幫」也還沒有與北京發生聯繫,與北京的香山則更是無關。

那時,蘇州地區的商業經濟已經相當發達,許多勞力已經從農田耕作中被解脫、釋放了出來,他們得以出外從事手工業勞動。

香山地區也不例外,這裡的農民工憑藉祖傳的土木手藝開始涉足營造業。

這群進了城的農村工匠演化成了著名的「香山幫」。

魚帆村的少年蒯祥跟隨著父親,成為了其中最初的一員。

洪武25年時,他們在南京金水橋外修建了端門、承天門,打造出了一座T字型廣場。

下面要講的就是承天門。

【三】

承天門的出身說來話長,最初是來自隋文帝的創意。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所看到的,皇帝派人頒布聖旨時,開頭總是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因此,「承天」這倆字筆者就不再解釋了。

最初的承天門本是在長安(西安)的,就是隋唐京師宮城太極宮的南門,也被視為正門,是宮城和皇城共用城牆的中門。

當時承天門上建有高大雄偉的樓觀,門外左右有東西朝堂,門前有寬敞巨大的宮廷廣場;它伸展出的寬約155米的朱雀大街(「天街小雨潤如酥」說的就是這條大道),是都城長安的中軸線。

這裡是隋唐時期皇帝與群臣議政和舉行國事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封建王朝權力最集中之處。

每當承天門舉行「外朝」大典或者「使者四夷賓客則御承天門以聽政焉」時,樂舞並作、金鼓齊鳴,儀式莊嚴、氣氛隆重、規模壯觀。

逢年過節,皇帝們也往往選擇在承天門設宴陳樂,邀請群臣同樂。

「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官樓下拾金錢」,描繪的就是以上場景。

總之,「承天門」在政治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朱元璋也覺得意義非凡,於是,就將之「盜版」,從西安「請」到了南京。

幾十年後,南京的這座「承天」之門又被朱棣「搬遷」到了北京。

【四】

25年後的永樂15年,中年蒯祥同大批工匠被一道徵召令從南京遷徙到了北京。

這是因為燕王朱棣「靖難」成功了。

但是,當時仍有元朝的殘餘勢力不斷騷擾大明北方邊境、山海關以外的地區也是以少數民族聚居為主。為保證北疆和關外的穩定、應對來自外族的軍事威脅,這位大明成祖決心遷都北京,以示自己「天子守國門」的情懷。

至於「君王死社稷」的榮光,他則留給了子孫崇禎皇帝

——大明土崩瓦解、社稷傾覆之時,崇禎皇帝至死不逃,吊在了煤山上。

蒯祥他們此行的任務自然是「搬運」皇家建築。

並且,他也從「營繕所丞」一路晉升到了工部侍郎、食從一品的俸祿,甚至被在北京登基的第六位明朝皇帝憲宗朱見深親切地稱呼為「蒯魯班」。

蒯祥精於繪圖,技高一籌,甚至能夠「以兩手握筆畫雙龍,合之如一」、「宮中有所修繕...樣略用準度,若不經意,既成,以置原所,不差毫釐」,這項絕技保證了他不但能夠迅速完成設計任務,而且還能迅速地領會、貫徹皇上的「旨意」,最後再用圖樣表達出來:

「永樂間召建大內,凡殿閣樓榭,以至迴廊曲宇,隨手圖之,無不中上意」、「有違其教者,輒不稱旨」。

總而言之,他的圖樣完全符合皇上的要求。

【五】

明成祖朱棣在營建北京時,為了標榜自己的正統性,用了三年的時間,一絲不苟地遵循南京的形式、舊制,建起了一座「弘敞過之」的新宮城:

外朝建有「奉天」、「華蓋」、 「謹身」三大殿,宮城設午門、午門前設端門、端門前設承天門。

作為「大內」紫禁城正門的承天門是永樂18年竣工的。

那時它只是一座四面透風的黃瓦飛檐三層樓式的五孔木牌坊。

我國多數古典建築都是以木構為框架的,所謂「牆倒屋不塌」就充分表明了木構的骨幹作用。

在這牌坊的正中高懸「承天之門」匾額。

它寓意「承天啟運」和「受命於天」,喻示朱棣是受命於天的,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事為尊。

所以,這裡被視為皇朝承天命和敬天之首地。

承天門建成後,曾經數次因各種原因損毀而重建。

那位相當於今天的設計師兼工程師、兼施工員、兼工程監理、兼甲方代表的「蒯魯班」,憑藉在營建南京時所積累的技術經驗、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在承天門的重建過程中真正地發揮了巨匠的作用,所以獲得到皇家無比的信任和巨大的榮耀。

直到近代,「香山幫」還保存著蒯祥的畫像,畫像中在他的身後就是以承天門為前導的北京故宮的宮殿和門闕。

如果蒯祥沒有如此大的功勞而且恩榮並茂,是不敢如此造次的。

經這位「蒯魯班」重建的承天門,形制上由最初的牌坊式改建為宮殿式。

並且比原來更為高大,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是當時北京城裡最大、最高的一座門樓。

城台設置了五個券門,中間的券門最大,為皇帝出入御用。

在五個券門上建有重檐歇山式建築,計九間三十六對門扇。

九間開闊、五間進深的形式,源於「九五之尊」之意,是至高無上、唯我獨尊的皇權的象徵。

承天門還是明朝聖旨出宮的地方:

頒布聖旨時,要將聖旨裝在盒子裡,盒子用繩子吊著,從承天門慢慢放下去,下面有人跪著接住盒子,表示「承天」的意思。

【六】

將承天門更名為天安門的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從那時起,「天安門」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了現在。

此前,傳說李自成攻進京城後,在「承天之門」前彎弓搭箭射向匾額上的「天」字,可惜沒有射中。

身邊的小跟班牛金星寬慰他說:

「有天命者任自為。」

意思是「闖王您是有天命的,不必在乎這箭射中沒射中」。

李自成卻誤解了這隻舔狗的意思,以為他是說自己沒有天命,勃然大怒,頓時起了殺心,幸好被人勸解開。

但是,承天門卻在這場戰火中被毀壞殆盡,只剩下殘垣斷壁。

滿清入主中原後,出於「長治久安」的需要,特別注重「安」與「和」。

順治八年,清廷發布詔令,重新修繕承天門,並將其改名為天安門。

將承天門更名為「天安門」,既秉承了「承天啟運、受命於天」的命名意旨,又納入了「安邦治國」、「國泰民安」、「外安內和」的新內涵。

例如,當時皇城的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都突出了一個「安」字。

天安門上的匾額當時刻有滿、漢、蒙三種文字,漢字仍為四個字:

「天安之門」。

重新修葺後的天安門整體建築仍為「九五之尊」的形制,外繞漢白玉石欄、重檐六排柱子,前後帶廊、歇山屋頂。

屋頂有正脊一條,正脊的兩端有一對華麗的龍型琉璃裝飾物,稱為龍吻;另有垂脊8條,在垂脊頂端各有一條龍吻,故有「九脊封十龍」的說法。

廣場兩側的宮牆外,集中布置著當時的中央各行政機構,包括六部、宗人府、鴻臚寺以及欽天監等。

後來不知何故,城樓匾額上三種文字變為滿漢兩種;漢字也由四字變成了用楷書寫就的「天安門」三字,「之」字不見了,字體也相應擴大。其中的「天」字,由原來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幾乎增大了一倍。

【七】

建國前的天安門廣場是一個狹長的丁字形廣場,相當於清代帝王皇宮大門的前院,四周用紅牆密密地封閉著。

當時,這裡戒備森嚴,老百姓是不得跨越的。

如果你要想從西城到東城,不是繞道大清門之南,就是得繞道地安門之北,其間南北七華里之遙的範圍均屬皇宮大內,是絕對不能穿行的。

那時,天安門前,還有一個金榜廊,用於科考揭榜,凡是經殿試高中的狀元,都在這裡金榜題名,然後「金殿傳臚」。

直到辛亥革命(1911年)後,東西長安街才算溝通,但是,東西三座門和紅牆則一直遺留到了解放後。

【八】

天安門廣場的第一次整治是在1949年開國大典前夕。

那時的天安門,廣場上雜草叢生、蒿萊遍地,垃圾堆積如山、金水河淤塞發臭、道路年久失修。

北京市政府就發動群眾開展義務勞動對其進行突擊整治:清除垃圾、拔去蕪草、疏浚河道。

並且初步修整了天安門、中華門和東西三座門樓頂,粉刷了台墩和東西大牆,搭設了臨時觀禮台,加建了廁所。

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與石獅向斜後方作了移動,伐掉了妨礙視線的樹木。

廣場內的道路鋪裝了瀝青路面,五道橋前展寬了石板路,加鋪了鋼磚道。

東西大牆新辟了兩個出入口。

在廣場上安裝了一座高22米的旗杆,並在天安門上立了八根高8米的旗杆(東西各4根)。

【尾聲】

1958年8月,在北戴河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

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改建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的改建受到了全國人民的關注,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凝聚著全國人民的創造精神。

為了集中群眾智慧,做好天安門廣場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北京市委發動北京市城市建設工作者,並邀請全國1000多名建築師、藝術家和青年學生參加天安門廣場規劃設計競賽,在原有方案的基礎上,又綜合了30多個方案,經過歸納篩選,取長補短,最後綜合成一個 方案,上報中央。

全國有18個省市和中央有關部門派來了優秀的施工隊伍,提供了大量的物資,承接了繁雜的訂貨任務,為國慶工程的建設貢獻了力量。

只用了十個多月的時間,一個雄偉、壯麗的廣場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全國和全世界人民面前,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她的不凡的形象在改建後的天安門廣場上充分地顯示了出來:成為了中國的心臟和東方巨龍的象徵,更是全體中華兒女凝聚力和向心力標誌。

【陸續更新,敬請關注】

鄭重聲明:

本文所回顧的這段往事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請從歷史與現實的角度進行深入理性閱讀,切莫誤解。

筆者無意於激發、引導各種不良情緒,更無意於影響、重構讀者朋友們的心理認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