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安全問題頻發,阿寬食品要「帶病」上市?

未眼觀察 發佈 2022-02-22T22:46:49+00:00

最近,網紅速食品牌「阿寬」的日子並不安生。有網友爆料稱,其在購買的阿寬紅油麵皮的塑封包裝里發現不明黑色物體。2月17日晚,@白家阿寬官方微博作出最新回應,稱已第一時間與消費者取得聯繫,初步判斷是因水分進入麵餅致其污染髮霉變質,不存在異物問題。

最近,網紅速食品牌「阿寬」的日子並不安生。有網友爆料稱,其在購買的阿寬紅油麵皮的塑封包裝里發現不明黑色物體。


2月17日晚,@白家阿寬官方微博作出最新回應,稱已第一時間與消費者取得聯繫,初步判斷是因水分進入麵餅致其污染髮霉變質,不存在異物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食品安全風波前,阿寬紅油麵皮所屬的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寬食品」)剛於今年1月遞交完招股書,正處於衝刺IPO的關鍵時期。


但從網友投訴等諸多反饋來看,食安問題、深陷產品責任糾紛等仍是這一網紅品牌亟待解決的問題。阿寬食品能否如願衝擊「新型方便食品第一股」?


麵皮中驚現不明黑色物體,官方連夜回應


近日,一位網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稱,其在購買的阿寬紅油麵皮的塑封包裝內發現不明黑色物體,並配文表示,「昨晚準備吃的時候發現塑封膜里包著一坨黑色的東西,上面有毛還有一塊發霉的地方,很像老鼠肉……」


記者注意到,針對此次事件,涉事品牌連發了兩條公開回應。


2月16日晚,@白家阿寬官方微博回應稱:公司在得到信息後高度重視,緊急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調查,並在第一時間與消費者取得聯繫。


該官方微博還解釋稱,出現上述情況可能因為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內包膜破損,細菌進入導致的發霉與變質。


不過,該致歉聲明在發布後被刪除,目前已檢索不到。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月17日凌晨,@白家阿寬官方微博再發文回應稱,「目前我們已經與該消費者聯繫,因對方未保留和提供產品外包裝、生產批次及購買記錄,尚無法判斷該麵餅為我司產品。」


同時,該官方微博表示,將在取得問題產品後第一時間交由第三方權威檢測部門或當地政府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檢測認定。


作為網紅速食產品,阿寬紅油麵皮擁有不少粉絲。該消息在網絡發酵後迅速掀起輿論熱議,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不少網友擔憂地表示:「前有好歡螺,現有阿寬,吃啥能放心?」「前幾天剛買了一箱……」還有網友建議道:「麻煩你們徹查不明物體來源,給大眾一個交代。」


圖片來源:@白家阿寬官方微博


2月17日晚,@白家阿寬官方微博更新了一則最新聲明,稱根據公司質檢和技術人員的調查進展,初步判斷原因是因水分進入麵餅,導致非油炸麵餅受到污染髮霉變質,不存在異物問題,後續會積極配合12315及相關部門的調查。


搭乘市場發展快車,爆款紅油麵皮曾達成約4億元銷售額


和很多食品企業的創始人不同,阿寬食品創始人陳朝暉是地地道道的廣告人出身。


做過銷售員、開過廣告公司,2001年,32歲的陳朝暉盯上了方便粉絲的風口,隨即在這一年成立了四川白家食品公司(以下簡稱「白家食品」),也就是阿寬食品的前身。


同年,白家食品推出了「白家方便粉絲」產品,並取得了4000萬元的銷售額。不過,之後的幾年,品類的單一限制了白家食品的發展,「白家」這一品牌也讓其惹上了官司。


圖片來源:@白家阿寬官方微博


據了解,由於品牌在字樣、圖片的使用上與另一家知名的河南方便食品生產商「白象」存在商標爭議,白家食品於2013年正式更名為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而後,阿寬食品轉而投入研發新品,阿寬紅油麵皮、成都甜水麵、上海蔥油拌麵、重慶酸辣粉等產品陸續被推出,不斷拓寬產品品類。


這其中,阿寬紅油麵皮更是以其獨有的陝西風味、非油炸等特色脫穎而出,征服了不少年輕人,提高了品牌聲量。


特別是在2020年,受新冠疫情及「宅經濟」的影響,以即食、快捷著稱的方便速食產品風靡各大社交平台,迎來市場爆發期。據青山資本發布的《2020中國快消品早期投資機會報告》,2020年,方便速食產品的市場規模已有2500億。


阿寬食品也由此走上了業績飛速增長的道路。招股書顯示,2018-2021年上半年,阿寬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2億元、6.31億元、11.1億元、5.9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08.48萬元、2364.85萬元、7626.49萬元、2192.94萬元。


而在上述報告期的營業收入中,紅油麵皮所在的「方便麵」品類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41.8%、46.77%、57.17%、65.21%,是絕對的主力產品。


另據媒體報導,2020年,阿寬紅油麵皮系列產品的年銷售額約4億,累計銷售超過1億份。按此數據計算,阿寬紅油麵皮系列產品約為其當年貢獻近3成的營業收入。


天眼查截圖


資本市場儼然不會放過這塊「香餑餑」。天眼查顯示,2020年,阿寬食品共獲得了4輪融資,分別為A輪、B輪及兩輪股權融資。投資方中不乏有高瓴資本、茅台建信基金、同創偉業、眾源資本等身影。


食品安全屢遭投訴,阿寬食品能否成為「新型方便食品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食品安全風波的一個月前,阿寬食品剛剛遞交完招股書,擬於深交所掛牌上市,目前正處於衝刺IPO的關鍵時期。


據悉,阿寬食品計劃通過本次IPO募集6.65億元,用於健康食品產業園(第一期)建設和研發中心建設。如果順利上市,阿寬食品將有望成為「新型方便食品第一股」。


然而,記者注意到,發力資本市場的阿寬食品此前曾多次因產品責任糾紛、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等被起訴。


根據天眼查風險提示,阿寬食品的自身風險高達82條,涉及的法律訴訟案件約30餘起,包括產品責任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等。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月,阿寬食品還兩次因勞動爭議被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合計約6.56萬元。


與此同時,阿寬食品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屢遭消費者詬病。

黑貓投訴平台截圖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涉及阿寬食品的投訴多達132條,投訴內容包含「食品里發現異物」「食品發霉、變質」「包裝破損」「虛假宣傳」等。而投訴中顯示的「異物」也包含多種,「蟲子」「頭髮」「蜘蛛」等均有提及。


此外,記者在阿寬食品天貓旗艦店及京東旗艦店檢索後發現,在商品的購買評論里,也不乏有消費者質疑食品安全的聲音。


一位消費者在評論中表示,在購買的阿寬紅油麵皮四連包產品中發現其中的兩包有蟲子,並確定產品包裝袋沒有破損,但卻被客服以「儲存不當」的理由推諉。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阿寬食品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疏漏。


「眼下,阿寬食品正處於衝刺IPO的關鍵時期,應該對食品安全問題相當重視。即便上市成功,食品安全問題始終不間斷的情況下,也會對公司的聲譽甚至未來的發展造成重大影響。」朱丹蓬向未來網記者表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