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忘卻的「福」——浦城縣「福文化」建設紀實

大南平 發佈 2022-03-14T17:08:08+00:00

元月26日那天,縣人大退休的老陳帶著孩子,各自打著貼有福字的燈籠來到練氏夫人廣場遊園新建成的開放式「福「文化專區,和孩子們一起踢球鍛鍊。「幾年前這裡還是荒地,雜草叢生、垃圾成堆,如今煥然一新,變化很大,大伙兒獲得感很強。」老陳說。

元月26日那天,縣人大退休的老陳帶著孩子,各自打著貼有福字的燈籠來到練氏夫人廣場遊園新建成的開放式「福「文化專區,和孩子們一起踢球鍛鍊。「幾年前這裡還是荒地,雜草叢生、垃圾成堆,如今煥然一新,變化很大,大伙兒獲得感很強。」老陳說。

在「練氏夫人廣場」互動區,大娘大媽們邊唱「祈福歌」邊跳舞。「這歌聽起來真親切,好像新福立馬就到我們身邊。」剪紙攤上擠滿了人,幾位剪紙婆、剪紙嫂正在為大家剪「福」字花聯,「墨斗」先生們也正起勁地潑墨揮毫為群眾書寫春聯。一些包含著「福」字的春聯最受市民歡迎。「『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堂』這副春聯太好了,我要這一對。」 「『春風拂大地,福星暖我家』這一對我選。」幾位大媽大爺高興地爭著選春聯。他們異口同聲地說:「現在的日子真是幸福美滿啊。」「我家就在廣場旁邊。20年前,我剛搬到這裡時,四周還是一片荒涼,馬路上連路燈都沒有,一到晚上就不敢出門。現在這裡高樓林立,還有了美麗的廣場,真是太有福氣了。」市民汪先生說。

這是浦城縣委、縣政府在虎年春節期間,為營造新一輪弘揚「福」文化熱潮,引導廣大市民開展 「新春接福」活動的一個縮影。」

迎春接福,是中華先民的一項重要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接福活動。在迎春接福日,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有壽星、壽桃、福星高照、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這個大字就是指「福」字春聯。在古代「福」文化中,「福」與佑、吉、祥、順、助等聯繫在一起,「福」是人們一切美好的過去、現實、願景和想法,也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標。

浦城(古屬建寧府管轄,古稱南浦)是福建省南平市轄縣,中國丹桂之鄉。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是福建的「北大門」,自古為中原入閩第一關——一個古今輝映、詩和遠方的地方!

浦城縣有近44萬人口,區域面積3383平方公里,為福建省第三大縣,是中國、福建省最早的商品糧基地縣。中國十大香樟基地之一。林業用地面積407.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1%,林木蓄積量981萬立方米,是中國南方林業重點縣。山延兩脈、水注三江。縣境西北為武夷山脈的延伸,東北則為仙霞山脈的延伸。205國道縱貫南北近百公里,省道花崇線橫貫東西,小浦線、古二線連接東北、西北,是海西區連接長三角的重要交通樞紐。

南浦溪畔,水流潺潺,芳草萋萋,水鳥翩躚;五一三路,縱貫東西,高樓矗立,古韻新風。這些年,浦城縣在文化建設中,因地制宜地將「福文化」融入其中:以歷史文化促「福」,以民間技藝潤「福」,以植綠哺綠撫「福」。

以歷史文化促「福」。進入新時代,浦城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傳承創新、合理利用」的發展理念,堅持傳承活態、發展業態,讓歷史文化活躍起來,讓悠久文脈延續下來,讓浦城故事傳播開來。

堅持傳承活態。廣泛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全面推介浦城,舉辦浦城「古」文化論壇,繼承傳統、發揚光大。福燈戲、福缽鼓、福龍燈,燈盞糕、豆腐丸、桂花茶、酸棗糕等十幾個項目均被列入重點講座內容;匡山的四賢(指明朝宰相劉伯溫、宋濂、葉琛、章溢)廟、盤亭的浮蓋山、水北街的老鼠潭、臨江的越王址等名山古村落被打造優選旅遊項目,豐富的文化遺產得以傳承。於細微之處彰顯浦城「福文化」元素,城區主次幹道站亭、路燈、護欄等「城市家具」遍布南浦,更具「福」文化氣質。

堅持發展業態。推動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挖掘歷史資源,推出了南宋理學家真德秀的《大學衍義》、明朝宰相劉伯溫的《苦齋記》等古代作品;繼承古法技藝,閩派古琴、剪紙成為浦城新名片;弘揚丹桂文化,形成了園林丹桂、盆景丹桂、食用丹桂等全鏈條的丹桂產業鏈;保護古韻原生態,修繕開發山路村古民居、古樓明代百間房等,形成「福文化」新景點。

讓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重見天日、再塑輝煌,浦城這個古老山城,正在加快邁向古韻新風相得益彰、古今文明交相輝映的文化旅遊城市。

以民間技藝潤「福」。 浦城肉燕是自南宋以來浦城著名的傳統名菜,有燕球(又名龍鬚燕)、燕扁食兩種。用燕絲或燕皮包以肉餡煮熟,其味細而不膩,柔而脆嫩,鮮美滑爽,宛如燕窩,是浦城民間宴席不可缺少的第一道菜,也是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浦城人往往把送人的肉燕貼上一個剪紙的福字,以示祝福之意。

浦城大米「飄香」萬里。素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的美譽。近年來,浦城縣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大力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努力打響「浦城大米」品牌,全力推動浦城糧食產業轉型升級, 使浦城大米「飄香」萬里。如今,浦城已註冊浦城大米地標商標及logo,實行認標購米。


浦城豆腐丸是浦城乃至閩北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其形似橄欖,色白如雪,質地嫩滑,味道鮮美。2012年,「浦城豆腐丸製作技藝」被列入南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浦城清明粿頗具特色:是由鼠麴草,混合其它餡料,製作而成。有的東家還將清明粿印上壽字分發給宗親,以表祖宗有靈,福氣臨門。

浦城山薏米有「薏苡明珠」之美稱。它不但具有「糯、甘、稠」的天然品質,且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被譽為「健康之禾」。

浦城丹桂茶是名揚海內外的「敬客茶」,是新春佳節的拜年茶,「敬客禮」。每逢有客人到家,主人都會遞上一杯丹桂茶請客人品嘗,以表歡迎和祝福之意。不少台胞僑胞回鄉探親,總想帶點家鄉的丹桂以還願鄉愁。,

以上的幾道浦城美食,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其它的,這些年,浦城縣開拓當地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在各地都有這些美食專賣店,我想說的是:你若有機會到浦城,別忘了帶上浦城的這種「福」產,帶上一份好福氣回家。

浦城民間剪紙,已有一千餘年歷史。全縣19個鄉(鎮)、街道都有剪紙能手,年齡60歲以上的老人多達百餘。每逢大年佳節、娶媳嫁女、生誕喜慶、喬遷新居、祠堂祭祀等都要置辦酒宴,並請來「剪花婆」、「剪花嫂」剪就福、祿、壽、喜等紙花,用以布置新居、新房,裝點各色菜餚、祭品等。此外,民間還用剪紙美化生活,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窗子上貼滿各式窗花。2008年,浦城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

浦城是閩派古琴的發祥地。浦城閩派古琴藝術自清道光年間形成,已有17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為浦城縣祝風喈,他深諳律呂,發明音義,著有《與古齋琴譜》,被稱為「後學之律梁」。古琴影響較大的有四家,即浙派、江派、閩派、川派。閩派,以浦城祝鳳喈為代表。浦城閩派古琴已經被評為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至今在民間流傳的提線木偶戲,為浦城文人創造,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順治時,浦城紳士王明秀酷愛戲曲,常集友吹唱,後根據《水滸傳》人物命匠人製作108個木偶,罩以戲曲服裝,稱108將。2009年,浦城提線木偶戲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如今在閩浙贛周邊縣市仍有以演提線木偶戲「接春納福」。

浦城燈戲是浦城地方民間劇種,最早建立在民間歌謠基礎上,以浦城民歌和江南曲牌中的馬燈調為主,兼吸收松陽調、相思調、婺源調等。其道白以土官話為主,參插浦城方言,使道白顯詼諧、幽默。當贛劇、三角戲傳入浦城時,燈戲很快吸收了贛劇的南詞北調和三角戲中的乾唱形式,從而不斷豐富和完善了浦城燈戲藝術。

以植綠哺綠撫「福」。 綠色是生態環境建設的底色。浦城縣委、市政府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嚮往,堅持「規劃見綠」。,以綠促「福」。從頂層設計入手,應綠盡綠、能綠則綠,留足面積、保證綠量,描繪了「開窗見綠、出門進園,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美好藍圖。

將植綠與「福文化」結合起來。開展溪河沿岸、道路沿線、公園遊園、街頭巷尾、房前屋後的綠化,增綠量、造綠廊、築綠帶、建綠園,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2.8%,綠地率達到47.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7平方米。大處著眼增綠量,小處著手提品位,「城區環城河45分鐘生態休閒圈」逐步形成,越來越多的市民暢享家門口的綠色福利。每到節假日,這些綠地便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市民到此唱演「福」戲,唱「福」歌。

「綠色惠民」的生態實踐,繪就了南浦大地最美的「福文化」特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隨著現代化的「福文化」的推進,浦城必將以涅槃之姿、蝶變之勢,承載著40萬浦城人民的」納福」 的美好願景繼續昂首前行! (左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