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西:新網師的使命 |《未來教師》序言

新網師 發佈 2022-03-20T14:49:13+00:00

近二十年來,我多次聲明不再給人寫序,但今天這篇序必須寫,因為作者是新教育實驗網絡教師學習中心的郝曉東。

李鎮西 新網師 2022-03-17

為《未來教師》寫序

近二十年來,我多次聲明不再給人寫序,但今天這篇序必須寫,因為作者是新教育實驗網絡教師學習中心(簡稱」新網師」)的郝曉東。作為新網師的院長,我寫這篇文字與其說是為作者而寫,不如說是為新網師而作。我義不容辭。

近些年,新教育實驗湧現出好些青年才俊,郝曉東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實我和曉東認識的時間並不長,不過在第一次見他之前,曉東的若干事跡我已有所聞。比如,曉東是山西忻州師範學院的教師,他曾指導六千多名大學生和中小學一線教師深度閱讀教育經典;他發起成立了忻州「常春藤讀書會」,並被《中國教育報》評為「2017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更重要的是,郝曉東是從新網師成長出來的「一線明星」,他從一名普通的學員一路跋涉,朝向卓越,最終脫穎而出,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講師。

正是基於此,朱永新老師鄭重地把新網師執行院長這個重任交到了曉東手裡。記得那天晚上,曉東在我、陳東強、王兮等人的新網師內部會議上鄭重其事地表態:「我準備每周寫一篇『新網師一周觀察』,用這樣切切實實的行動引領老師們走向『啃讀』。」他的語言波瀾不驚,算不上擲地有聲,所以我並沒有太過在意。沒有想到,一年過去,便真的有了這樣厚厚的呈現。這也算是曉東發願促成此書的動機以及呈現給我們的答卷吧。

這本書記錄了新網師的點滴變化。其實準確地說,它更像是一面光潔鋥亮的鏡子,折射出郝曉東近些年教育思想睿智的光芒。

正如曉東自己談到的,新網師給了他成長的精神家園。他膜拜過很多教育明星,但基本是在觀賞別人的精彩,「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學習過許多漂亮的時髦詞語,但這些詞語仿佛是落在油紙傘上的雨滴,來得快滑落得更快;閱讀過許多書籍、雜誌,但走馬觀花,沒有一本真正鍥入生命,提升專業素養。正是新網師的學習歷程,引領他深入哲學,打破了職業的睏倦和專業的無力感。他說,新網師的高度、深度和專業度在國內基礎教育一線可謂鳳毛麟角。正是在新網師「摸爬滾打」的幾年成就了曉東,也成就了很多像曉東一樣在沙漠中跋涉,渴望甘泉和綠洲的一線教師。

此書開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閱讀的重要性。的確,閱讀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尤其對教師而言。「閱讀」也是我反覆提到的關於教師職業成長、精神成長的關鍵詞之一。閱讀的目的、閱讀的方式、閱讀的作用以及讀書會的有效運行,曉東從認知模式、心理機制、讀書策略等一一闡明,不僅探尋本源,拷問當下教師普遍存在的學習動力源不足的諸多現象,還聚焦於當下信息泛濫時代的深度閱讀問題。應該說,這些在曉東的文字裡都能一一覓得答案。

曉東之所以保持這種銳意進取的精神與他的認知結構息息相關。本書的第二章、第四章,你可以看成一位教師的個人成長史。一次次對懈怠懶惰的叩問,一次次對平凡日子中閒適庸常的批判鞭笞,一次次對思維深處認知模式的深度思索,一次次用追馬的時間來「種草」(寫作)……這些時光最終都交付給了歲月,成就了現在的曉東。新教育講求知識與生命的共鳴,很多老師也知曉讀書的好處,但曉東的睿智在於他不斷地與知識對話、與他者對話、與自我對話,不斷地思索如何把知識轉化為智慧,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實踐結合,有效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知識結構。你在這些隻言片語中會發現,知識不再是一種靜態的堆積,而是動態的抵達。這些都明晰了教師成長的真正內涵和實現路徑,提供了青年教師成長的範式。

不了解新教育的人往往不理解新教育人,他們覺得新教育人「太理想化」,甚至是「不切實際」的「瘋子」。從某種意義上說,曉東也是這樣的「瘋子」。沒有一分一厘的經費,化緣式地為新網師籌資,即便舉步維艱,依然保持新網師的高品質。新網師的第一任院長是朱永新老師,以後又換了幾任院長。從十年前誕生之日起,新網師就在探索中奮進,有時候甚至是在艱難中成長,但一路走來,終於成就了一大批一線老師的幸福與優秀。曉東擔任執行院長一年來,具體的新網師運作和操作是他在負責,我見證了曉東主持新網師後的變化與生長。正如曉東所說,如果愛,就是真愛。它需要你全身心投入,為之朝朝暮暮,為之魂牽夢繞,為之喜,為之傷,為之痛。很多願意成長的一線教師因為曉東等人的無私付出,擁有了教師成長深度對話的學習場域,有了對教育真諦的嚮往和追求,也體會到了深耕後的成就和職業幸福。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本書正是曉東對「教育」的純粹理解,他對朱永新老師的承諾——為願意成長的教師堅守住一片淨土,一個精神家園。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正是新網師的追求。

這是曉東給自己的期許,也是新網師對一線教師的使命。

——李鎮西

這裡相遇

https://item.jd.com/10046631416786.html(粘貼連結在網端打開)

作者:李鎮西

編輯:郝志剛

審核:張守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