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早期餵養困難,後來食慾旺盛,要警惕這種病

古今醫案研讀 發佈 2022-03-15T03:28:15+00:00

孩子吃好睡好是家長的共同希望,但也有一些嬰兒不愛吃東西、餵養困難,讓媽媽操碎了心。還有這樣一類嬰兒,他們出生以後不愛吃奶,並且吸吮和吞咽困難,生長發育遲緩,而隨著時間推移又在1~3歲期間開始變得食慾驚人,能吃能喝。

孩子吃好睡好是家長的共同希望,但也有一些嬰兒不愛吃東西、餵養困難,讓媽媽操碎了心。還有這樣一類嬰兒,他們出生以後不愛吃奶,並且吸吮和吞咽困難,生長發育遲緩,而隨著時間推移又在1~3歲期間開始變得食慾驚人,能吃能喝。之前為孩子餵養困難而著急的父母欣慰地鬆了一口氣,認為孩子終於愛吃飯了,但這種症狀其實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現,不應該掉以輕心。

「吃不飽的天使」

Prader-Willi綜合徵(PWS)即普拉德-威利綜合徵,又稱小胖威利綜合徵,為基因異常導致的疾病,患者第15號染色體基因缺失或功能缺陷,發病率在1/15000。患者新生兒期餵養困難、生長發育滯後,並因肌張力低下而身體發軟,在1~3歲間由於下丘腦功能失調而開始出現嚴重的食慾亢進、大量進食行為,過量飲食往往可導致嚴重肥胖,並常由肥胖帶來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睡眠呼吸暫停、高血壓、腦卒中等一系列併發症。

此外性器官發育不全、輕到中度智力障礙、運動發育遲緩、小手小腳的特殊外觀、情緒不穩定與暴力行為等也是患者常常會出現的症狀。患者症狀之間個體差異很大。

充滿曲折的檢查與診斷

醫生對於常見病診療駕輕就熟,但罕見病因為臨床上很難遇到,部分醫生沒有相關經驗,診斷過程就沒有普通常見病那麼順利。小胖威利綜合徵患者嬰兒期容易被誤診為腦癱,年齡稍大些又容易被誤診為單純性肥胖症。

小胖威利綜合徵診斷的方式是進行基因檢測,甲基化PCR或MLPA檢測結果為確診的依據。在胎兒期,二代無創能夠對包括該病在內的上百種染色體異常疾病進行排查。

該病目前無法根治或治癒,患者需要終生接受治療干預並控制飲食。

兒童肥胖問題需重視

小胖威利綜合徵患者的基礎代謝率低於同齡正常人,但食慾異常亢進,這就導致他們極容易出現肥胖。有家長提到家裡裝食物的地方都上了鎖,沒想到患兒竟找來了狗糧吃。

無論是否患有小胖威利綜合徵,肥胖都是正在威脅身體健康的重要問題。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體重超出正常範圍,千萬不要懷著「胖點好」「多吃是福」的想法聽之任之。對於食慾超強、進食行為難以控制、體重超標的孩子,推薦進行基因檢測,如果排除了小胖威利綜合徵和其他的染色體異常疾病,則需要在精神科就診評估是否存在神經性貪食的問題。

罕見病的發病率極低,但落到個體上便無僥倖可言。我國人口基數巨大,即使是發病率在上萬分之一的疾病,國內也預計會存在幾萬名患者。我們希望每個人都健康無病,但也希望你在預防疾病過程中可以未雨綢繆,在遇到疾病時不會束手無策、一無所知。

(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