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零聊紅樓:「甲戌」有三寶——脂批、凡例、年代早

零之筆記 發佈 2022-04-07T18:11:21.460483+00:00

大家好,我是零之筆記。今天我們繼續聊甲戌本。可能有朋友不大耐煩了啊,說你怎麼還再說這些破本子啊,啥時候能進入正題啊?這個事兒您先別急啊,因為了解這些古本是十分有必要滴,對於我們理解紅樓夢的創作過程、寫作手法、時代背景、思想內涵,都是十分有好處滴。

大家好,我是零之筆記。今天我們繼續聊甲戌本。可能有朋友不大耐煩了啊,說你怎麼還再說這些破本子啊,啥時候能進入正題啊?這個事兒您先別急啊,因為了解這些古本是十分有必要滴,對於我們理解紅樓夢的創作過程、寫作手法、時代背景、思想內涵,都是十分有好處滴。我打算把幾個比較重要的脂評本的來龍去脈都詳細說一說,我保證你看完之後,就把從石頭記到紅樓夢的演變過程就全都……嗯,就還是搞不清楚。沒辦法,因為紅學界到現在也確實是沒搞清楚。不過,多學點知識,總不是壞事,對吧?好,廢話不多說,我們正式開始今天的廢話。

甲戌本,顧名思義,就是甲戌年定稿的本子。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也就是1754年。曹雪芹大致出生於1715年,甲戌年時他大概四十歲。這裡必須要著重說明一下,就是咱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甲戌本,它不是甲戌年脂硯齋親手抄的那個原本,它也是個過錄本,就是別人按照脂硯齋那個抄本又抄了一手、也可能抄了好幾手的本子。抄這個本子的時間不是甲戌年,至少是在丁亥年,也就是一七六七年之後,因為他抄的批語裡有畸笏叟於丁亥年寫的批語。就是說甲戌本原本成稿之後,畸笏叟等人還在這個原本上繼續寫批語,然後抄原本的人又把這些批語抄了下來。咱們管這個抄本叫甲戌本,只是因為它抄的那個底本是甲戌年的,並不是它自己是甲戌年的。有點繞口令啊,不知道大家聽明白沒有。

那麼抄這個甲戌本的人是誰呢?不知道。這個根本無從考證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抄書這個人,他的字雖然寫得還算漂亮,但人比較粗心,學識可能也一般。因為有好幾個地方他抄錯或者抄漏了,還有些字他可能不大認識,所以就自己囫圇了一個填上去。再就是原稿中有些空著的地方,他自作主張給補上了。不過即便如此,它已經是現有古本中最大限度保留了老曹原稿的本子,依然是無比珍貴的大寶貝。而且,抄書這個人能夠把脂硯齋的批語都儘量抄下來,這也是為研究紅樓夢做出了巨大貢獻。

甲戌本如此珍貴,但非常遺憾,它只保留下來四冊書,一共只有十六回,分別是1-4回、5-8回、13-16回、25-28回。如果按全本有108回算,那它只保留下來了不到15%的內容。這真是一個無法估量也難以彌補的損失。

甲戌本早期是怎樣流傳的已經不可考了,到了清朝道光-咸豐年間,有個收藏家叫劉位坦,他從京城裡「打鼓擔」買到了這個甲戌本。我不知道「打鼓擔」這個發音對不對啊,可能老北京對這個詞有特殊的發音法,反正大家明白意思就行。那什麼叫「打鼓擔」呢?我粗略理解,就是收舊品廢品的,他手裡拿著一個小鼓,沿街邊走邊敲,路邊人家裡有些不要的東西,就拿出來送給他或者賣給他,當然也可以從他這買東西。他也可以收完舊品之後,去集市上支個攤去賣。劉位坦就是從這麼一個類似於舊貨市場的地方買到了這個甲戌本。之後他把這部書傳給了他的兒子劉銓福。劉銓福做過刑部郎中,也是個收藏家,他在甲戌本上寫了兩篇跋文,其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說這個甲戌本「惜止存八卷」。也就是說,劉家得到的這個甲戌本,就已經是殘缺不全的了。

那麼這個僅存的「八卷」是多少回呢?現在留存下來的甲戌本是四冊,每一冊有四回,一共十六回。假如一卷就是一冊的話,那麼就是四八三十二回。也就是說,劉家當年只有三十二回,而我們現今連這個殘缺的甲戌本也只保留下來了一半。哎呀,一想到這個老零就想以頭杵地,真的太可惜了。像甲戌本這麼珍貴的文本,能多留下一回書那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啊。

劉銓福之後,甲戌本又經過怎樣的流轉,就不清楚了。直到1927年,胡適從一個叫胡星垣的人那裡買下了這部書,之後又經過一系列顛沛流離,現在收藏於上海博物館。這個故事老零在上一篇文章詳細講過,就不再贅述了。

甲戌本之所以叫甲戌本,是因為在第一回中有一句話「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這句話出在哪呢?我們知道紅樓夢第一回的前半部分講的是大石頭的故事,就是說石頭怎麼被一僧一道帶入凡間,回來後又怎麼與空空道人進行一番口腔體操,最終說動空空道人把這個故事給抄下來。之後這部書又過了好幾手,什麼吳玉峰啊,孔梅溪啊,最後到了曹雪芹這裡,他給改名叫《金陵十二釵》,並寫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這首有名的詩。

請注意,別的本子到這裡,前半部分就結束了,接下來就進入正文,開始講甄士隱的故事了。唯有甲戌本在這裡多出了一句:「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其他古本都沒有這一句,包括更加完整、更接近完稿的「庚辰本」與「戚序本」也都沒有這句話。也正是這句話讓我們知道,《紅樓夢》大體成型、基本完稿的時間,最晚不過甲戌年。


我們仔細分析這句話啊,它還是挺有內容的。首先這句話不大可能是作者寫的,也就是不大可能是曹雪芹寫的。因為他在寫第一回的時候,是不可能預知到自己哪一年能寫完,也不可能知道甲戌年時脂硯齋會「抄閱再評」的。所以很有可能就是脂硯齋抄到這個地方的時候,自己寫上去了這句話。要知道這句話可不是寫在夾縫裡的批語,也不是「回前墨」,而是小說正文。可見脂硯齋這人啊,還挺有表現欲,TA不僅寫批註,寫回前評,在正文裡還要秀一把存在感。這也可以說明,脂硯齋和曹雪芹的關係確實非常鐵。要換別的作者那肯定是不樂意的,我寫的小說,憑啥讓你擱這夾帶私貨呢?對吧?

再就是「仍用石頭記」這句話,點明了至少在此時,這部書的名字還不叫「紅樓夢」,而是「石頭記」。書名叫石頭記可能是兩個人商量出來的結果,不大可能是脂硯齋自作主張。事實上,甲戌本封面的書名,就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本、庚辰本也是如此。這個事兒在文學史上也是比較罕見的。一般是不會把評閱者的名字放在書名里的。可見這脂硯齋與紅樓夢確實是一個無法割離的緊密關係。那麼從什麼時候起「石頭記」改叫「紅樓夢」了呢?又為什麼會改名呢?我們暫且挖個坑,這個話題以後再聊。

甲戌本的獨特之處當然遠遠不止這一句話。老零簡單總結了一下,甲戌本的珍貴之處大致有三點。首先是甲戌本的年代最早,它是目前已發現的所有古本中年代最早的,它保留了非常多的初稿的痕跡。這裡舉一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林妹妹的眉眼。現在我們都知道了,第三回中形容林黛玉的眉眼是「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但在甲戌本里,大家可以看圖,這裡是畫了幾個框,空著的。框裡的字是後人加上的,很可能就是抄書的人後加的,塗塗抹抹的,也不知他到底想寫個啥。



這說明什麼呢?很可能在甲戌本這個時候,曹雪芹還沒有想好林妹妹的眼睛到底應該怎麼形容,所以就先空著了。也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說甲戌本的原本這裡應該是有字的,但脂硯齋抄得比較潦草,所以後來抄書的那個人他認不出來,就空著了。說白了,就是這裡不是曹雪芹空著的,是抄書的人空下的。這當然也有可能啊。但另一方面,庚辰本、戚序本這裡寫的都不一樣,什麼「一雙俊目」,什麼「多情杏眼」,簡直讓人作嘔。你要說一個人抄得不對那正常,不可能人人都抄不對吧?但你要說這裡沒字,那也有矛盾,因為脂批在這裡誇他是「奇目妙目,奇想妙想」。這要是沒字還奇妙個啥呢?脂硯齋擱這虛空「曹吹」呢?這也說不過去。




所以呢,林妹妹的眉眼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是個特別特別有意思的話題,咱們再挖個坑,等將來我們講到這一回時再細說。

再舉個例子啊,甲戌本的1-8回,曹雪芹都寫了回前詩,只有第1回和第3回沒寫。9-12回,前面說過,甲戌本缺了這幾回書。從13回到16回,在正文前有著「詩云」這兩個字,還空出一片地方,但是沒有詩。這說明曹雪芹是想給每一回都寫個回前詩的,沒寫的等日後再補。從第25回開始,就沒有「詩云」的字樣了。而甲戌本之後的庚辰本等本子,把回前詩都刪去了,「詩云」這些字樣也沒有了。可見直到曹公去世,這些詩也沒有補上。類似這樣的初稿的痕跡還有不少,我就不一一舉例了,有一些比較重要的,以後我們講正文時再說。

甲戌本的第二個珍貴之處,就是在各個古本中,它留下的批語最多。雖然它只有16回,但密密麻麻全是批語,有人統計說有1500多條。這個我沒數過啊,不知道對不對,但多肯定是多的。可以想像,假如甲戌本是個全本,那得留下多少批語,這脂硯齋絕對屬於話嘮了,要放在今天就是彈幕達人。

甲戌本不僅是批語多,有些批語是它獨有的,而且特別重要。這裡就舉一個例子,在第一回中有一條說「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根據這一條我們就知道,最晚在壬午年除夕,也就是1763年,曹雪芹就去世了。這是用來推定曹雪芹去世時間的一個重要依據。

甲戌本那些重要的批語,是我們以後講解正文的關鍵要素之一,這裡就不多說了。哎沒錯,我又挖坑了,嘿嘿嘿。

甲戌本珍貴的第三點,就是獨占凡例。甲戌本的正文前有一篇凡例,這是它獨有的,其他脂本都沒有這篇凡例。再說得準確一點,這篇凡例可分為五段,前四段是甲戌本獨有的,有的本子則把凡例的第五段給放在了小說第一回的開頭,當成了正文。

什麼叫凡例呢?它就像一個說明書,告訴讀者我這本書要寫什麼內容、採用什麼體裁、按照什麼規則、參考了哪些資料等等。紅樓夢的這篇「說明書」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它解釋了我們關心的三個問題:作者為什麼要寫紅樓夢?作者寫作時的生存環境是怎樣的?作者寫作時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

那麼這篇凡例具體寫了哪些內容呢?它對我們理解紅樓夢的思想內涵有什麼啟發呢?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感興趣的朋友請點個關注隨個贊。本文在我的帳號下還有視頻版。視頻節目更加精彩,感興趣的朋友請移步觀看,謝謝!謝謝大家。Byebye!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