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宏:把「好人」做到底

中國企業家日報 發佈 2022-04-14T17:21:50.975730+00:00

「做好人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人」,這句話真切地道出了做好人的關鍵,那就是堅持!


「做好人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人」,這句話真切地道出了做好人的關鍵,那就是堅持!

  住在宿松縣城黎明路口的居民也許還記得:5年前的正月初九日夜晚,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個「大義老闆奮不顧身救老太」的動人故事,一名古稀老太不慎落入深井,一名路過的村民縱身躍入刺骨的井水中將老人送出井口……,這位「老闆」就是在城裡開店的本縣孚玉鎮韓嶺村村民趙書宏。很快地,趙書宏被評為「安徽好人」,嗣後又獲安徽省政法委、綜治委「見義勇為獎」。

  其實好人並不是天生的,這是一個人秉性決定的。譬如趙書宏,他年輕時就愛做好人,樂於幫助有困難的鄉親;走上社會以後,他更是樂善好施,扶孤助弱。雖然自己開了個小店,所賺的錢也就夠一家老小的吃穿住用、日常開支。「但我的日子比家鄉那些貧困人員好過,能幫就儘量幫一把吧……」,老趙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記不清有多少個春節端午節,他總是聯手幾個家鄉「老闆」帶著豬肉、大米、食用油和現金回村看望貧困戶和孤寡老人,韓嶺村趙屋、大興、青圩、國河等屋場部分貧困鄉親都受到過他們的捐贈。「書宏這娃心眼好,經常給我們送吃的、用的,有時還給錢,比親生的還要親……」韓嶺村一位年過古稀的趙氏老人說。

  為了助力鄉村建設,趙書宏經常出資出錢給鄉親們修路並親自參與協調。去年,為建設孚玉鎮龍躍村至韓嶺村的花園路,作為安徽好人的趙書宏一馬當先奔波在修路途中,沿途涉及開闢山場、池塘改造、墳墓遷移……為做通群眾的思想工作,趙書宏日夜在6個村民組協調,有時連夜開會。興建中途,因為資金短缺,趙書宏毫不猶豫拿出數十萬元,墊付修建公路。花園路的修通,解決了近萬村民的出行難問題。為修繕洞山寺周邊的大興路,當村民集資的資金有缺口時,趙書宏又毫不猶豫從自家拿出錢來墊付,對一些因貧困實在拿不出錢的村民,趙書宏並沒有準備讓他們還款。「只當是孝敬了父老鄉親了……」對此事,趙書宏一臉的淡然。

  趙屋組有一口當家塘,年久失修,堵塞嚴重,眼看2000畝良田灌溉不保。看著鄉親們焦急的神色,趙書宏一下子拿出20萬元,清淤、拓寬、加固塘垻。為合理利用池塘,造福村民,趙書宏又在池塘養魚,從第一年3000開始,每年遞增1000元給村組交承包費,讓村民受益,還打造了村莊垂釣休閒項目。趙書宏還經常投資家鄉寺廟,為家鄉宗教事業的發展出了綿薄之力,減輕了父老鄉親們的負擔。

  趙書宏做好事不局限於修橋補路,也不僅僅是掏錢看貧困戶和老人,平常只要哪裡有需要他都毫不猶豫付出。前不久疫情嚴重,城裡居民全然做核酸檢測,場地不夠,趙書宏將自己店面騰出數間供社區使用。檢測結束後,社區領導要給點水費電費,趙書宏連連擺手說:「不收!不收!!抗擊疫情,人人有責,就讓我為抗擊疫情作點貢獻吧……」

  這就是好人趙書宏。趙書宏表示,他將一如既往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事,把「好人」做到底。(王宇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