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住宅新規」下,會帶動建房成本上升,進而抬高房價嗎?

樓市指聞i 發佈 2022-04-15T01:21:11.792118+00:00

在2022年3月中旬,住建部發布了《住宅項目規範》公開徵求意見的一個通知,雖然這僅僅是一個徵求意見稿,屬於草案。

住建部「住宅新規」下,會帶動建房成本上升,進而抬高房價嗎?

最近幾天,房地產信息幾乎都被「二樓以上統統加電梯」刷屏了。

很多人還蒙在鼓裡,2樓以上值得加電梯?這件事兒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今天,咱們就談談這個話題。

首先做出正面回覆:這個信息是屬實的。

在2022年3月中旬,住建部發布了《住宅項目規範》公開徵求意見的一個通知,雖然這僅僅是一個徵求意見稿,屬於草案。但是徵求意見就表示著,這個《規範》文件距離正式落地生效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而「二樓以上統統加電梯」的要求,恰恰就出自這個《規範》。其實,在這項《規範》中,除了「加電梯」之外,還有很多與購房者息息相關,值得買房人提前查看。

第一、進一步提升住房層高。

新的規定要求,住宅的層高要達到3米的基本標準,臥室和起居室的套內淨層高,從原來的2.4米提升至2.5米。

比起當前正在執行的「建築規範」,住宅層高和臥室層高分別提升了20厘米和10厘米。而我們知道,層高直接影響著居住體驗,有專家研究指出,住宅的層高在2.9米至3.3米之間是相對合理的,屬於人比較舒服的高度。這一次對層高的提升,將進一步增加住房體驗感和舒適性。

第二、入戶門的寬度要求。

在以往的住宅建設規範中,沒有這項規定,所以開發商對入戶門的建設隨心所欲,有的寬度達到2米,有的房子入戶門寬度僅僅70多厘米。無論入戶門過寬還是過窄,都不利於居住舒適性。

新的要求,建築戶門淨寬度不能夠少於0.9米。為什麼要設置這樣的一個標準呢?其實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消防進出需要和安全疏散功能。

第三、定了,二樓以上「統統加電梯」。

二層及以上,每個單元至少1部電梯,這就說到了文首的話題。

除此之外,4層及以上的住宅,需要有至少1部電梯可以裝得下擔架,而且對可容納擔架的尺寸做出明確。

採用寬轎廂時,轎廂長邊尺寸不應小於1.60m,轎廂短邊尺寸不應小於1.50m

採用深轎廂時,轎廂寬度不應小於1.10m,轎廂深度不應小於2.10m

12層以上的住宅,每個單元不能少於2部電梯,在這2部電梯中,有1部可容納擔架上下使用,至少有1部電梯可作為消防電梯使用。

第四、厚度增加。

新要求顯示,建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樓層板不能低於100MM。

樓層間隔的水泥板厚度的增加,意味著住房隔音效果將更好,這樣一來樓上樓下的住房相互影響會大大降低,進而減少樓上樓下的鄰里糾葛。

第五、住房防水的年限延長,原來的室內防水要求為20年,新的要求下,需要達到25年左右。

這一點在指聞君看來,其實沒有多大的差別。一方面20年之內,多數家庭都會考慮換房子;另一方面超過70%的人購房之後,都會重新做防水,開發商製作的防水會被拆除的。

第六、小區附屬設施的增加。

隨著新能源汽車越來越普及,很多原本小區根本沒有為充電樁預留位置,更沒有可以安裝新能源充電樁的場所。在《新規》中指出,應該配置對應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要具備這樣的安裝條件,居住街坊內集中綠地建設。

第七、採光規定。

在傳統的小區建設中,不少人會發現,除了小區最南邊的幾棟樓採光較好之外,其他的樓棟採光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要麼採光被前邊的樓棟阻礙,要麼只有一個臥室或者客廳可以採光,其他全部都沒有陽光。

新規定下,要求至少有一個居住空間在冬季得到光照,而且每套房子的臥室、起居室、廚房都應該有直接的採光。

意思表達得很明顯,陽光是住房生活的基本需求,沒有陽光還談什麼舒適性呢,新規定就是說在未來的住宅建築中,要儘可能採光。

看完以上住建部發布的《新規範》基本概括之後,是不是清晰了新要求的脈絡?

沒錯,住宅向著一個新標準發展了,那就是:安全性、舒適性。

一方面要滿足消防安全的基本訴求,另一方面要為老齡化(尤其是老人居住)提供便捷性和舒適度。

一個新問題應運而生,2022年新規下,房價或再迎「上漲」?

畢竟,要求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建設者需要付出的成本和生產要素就會更多。

例如住宅層高這件事兒,原本開發商可以在總樓高不變的情況下,略微減少每層高度,進而設計出更多的樓層,賣更多的房子,獲得更多的利潤。隨著層高提升,意味著開發商可建設的樓層數減少了,利潤將大幅縮水。

再例如消防電梯和擔架電梯。在傳統的居民住宅電梯市場價格下,每一部電梯只有6-20萬元。而消防電梯和擔架電梯就需要更寬闊的電梯井和更特殊的電梯設備,電梯的造價往往更高。

所以,建房成本的增加幾乎是註定的事情。

那麼,這一系列新規下,2022年房價會「上漲」?指聞君認為不一定。至少3個方面決定,房價不會有多大的變動。

1、老齡化增加,新生兒減少,直接導致購房能力減弱。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人口數據顯示,我國總人口為14億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達到2.6億,老年人比重達到18%,老齡化進一步加深。與此同時,人口年齡格局的倒金字塔表現愈發明顯,老年人增加的同時,新生兒數量開始下滑,2016年至2021年,新生兒數量已經連續5年持續下滑了,2021年新生兒只有1062萬人,再創新低。

這一點,萬科前董事長王石其實早就說清楚了,王石表示,家庭4-2-1的走勢將愈發明顯,未來一對新結婚的夫婦,根本不需要買房子,就可以繼承至少5-6套房產(王石的說法,顧名思義,房地產購房需求後勁不足。)

2、住房數量已經接近飽和。

經濟學家任澤平在其發布的《住房報告》中研究得出結論,我國的城鎮家庭住房保有率接近100%,平均每個家庭擁有住房超過1.1套以上(而央行則直言戶均1.5套),有大約40%家庭持有3套以上房產。

按照任澤平的研究數據,足以說明,市場上的房子其實接近100%滿足率。在根本不缺房子的情況下,誰還會打腫臉充胖子去買房呢?

3、政策層面,已經定調不能漲。

2014年至2017年,這是中國房地產「普漲」的一個周期,也是距離2022年最近的一個「上漲周期」。

很多人仍然未走出這一波「住房普漲」的慣性思維。然而2017年開始,房住不炒就應運而生,至2022年,調控不僅沒有鬆懈,反而呈現出逐漸高漲的趨勢。

在不間斷的調控之下,房地產沒有喘氣的機會,維持房產價格平穩,讓人們都買得起房子,依然是未來的主要「方向」。

所以說,這些新規下,2022年房價會「上漲」?答案很明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