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援滬「准爸爸」醫生:讓即將降生的孩子看到愛與團結

澎湃新聞 發佈 2022-04-17T18:52:15.632376+00:00

4月14日21時多,浙江省援滬醫療隊隊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急診科醫生陳棚棚結束在上海楊浦區的核酸採樣工作,回到駐地。

澎湃新聞記者 陸玫 通訊員 王家鈴 李文芳

4月14日21時多,浙江省援滬醫療隊隊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急診科醫生陳棚棚結束在上海楊浦區的核酸採樣工作,回到駐地。

他打開手機,發現自己的的行程卡上,「杭州市」已經從列表中消失了。

3月28日起,他所在的浙大邵逸夫醫院援滬核酸採樣醫療隊256位隊員在上海多個街道社區連續奮戰,至今已18天。

浙江援滬醫療隊進社區

陳棚棚離開杭州時妻子懷孕32周,現在34周。兩天前,他在工作間隙寫下一篇日誌,是想對妻子和即將出生的孩子說的話,「平時,我習慣用文字記錄生活,在上海這些天見到很多人和事,又對妻子很牽掛。那天心生感觸,就把所見所思記錄下來。」

在日誌中,陳棚棚說,報名來上海支援,是為了讓未出生的孩子知道,看似頑強的病毒並不會摧毀人類最重要的東西——愛與團結,「戰勝疫情的,正是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彼此溫暖的力量,這也是我最希望他擁有的。」

陳棚棚收到的紙條

陳棚棚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是急診科醫生,妻子是急診科護士,即使臨盆在即,對他援滬也很支持。日誌寫完,他第一時間發給了妻子,也想把自己作為一名援滬醫療隊員、一名准爸爸,對疫情的想法和更多人分享。

陳棚棚所在的醫療隊合影

陳棚棚的日誌:

今天,核酸採樣隊的夥伴提醒我,行程卡上,「杭州市」已經從列表中消失了。

妻子孕34周了,在我接到援滬任務來上海時是32周。為什麼這麼重要的時間點,還報名來上海呢?這個問題其實挺難回答的。

我看到過一段感觸很深的話,大意是:今年三歲的小孩是不太幸運的,來到世界的最初三年裡,所有記憶幾乎都與新冠肺炎疫情相伴。

作為一個準爸爸,疫情有時會讓我感到些許恐慌。因為我希望孩子在對這個世界初有印象時,不是人人都戴口罩,也不是隔三差五就要做核酸、生怕被病毒追上。我希望寶寶在和小朋友相處時不需要被教育「保持距離」,更不希望他要親吻我和媽媽前先脫下口罩、放下戒備。

但是,我們要相信,所有這些都不是磨難,而是歷練。人類能生存下去並不斷進步、各種需求能得到滿足,都離不開相互間的溫暖和陪伴。

我們浙大邵逸夫醫院核酸採樣醫療隊3月28日到達上海,親眼見證著這座中國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經受一場「侵襲」。它經歷了初期的「嗜睡」、「食欲不振」後,正重新恢復工作與生活,努力重振往日生機。

我們醫療隊支援了上海許多街道和小區。有的小區在居委會協助下,井然有序地開展核酸檢測;也有的小區,志願者和業主扛起了抗疫大旗。

我清楚地記得一個小區和醫療隊對接的負責人專業程度非常高,既保證了所有居民有秩序地來做核酸,又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居民間相互接觸。這一切看似簡單的安排背後其實有很大的操作難度。讓我驚訝的是,這個負責人只是小區的普通居民,家中有80多歲的老人和上學的孩子,他在井井有條安排工作的同時也在掛念著家人。

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如何抗疫,但疫情來臨時,總有人能扛起大旗——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下遍布全國各地的「中國式英雄」。

2020年初疫情於武漢爆發時,我們醫院用最快的速度組建了支援隊伍,我也第一時間想報名,但為保證醫院急診接診,急診團隊沒有成行。之後,兩年多的時間轉瞬即逝,我們和全國的醫務工作者都在慢慢學習和習慣一件事:在疫情下與疾病搶奪生命。

作為一名在上海參與前線抗疫的醫務人員,我親身體會著上海的防控從最開始的略顯手足無措到如今在全國各地人民支持下的逐漸有序。我對中國控制住疫情有無與倫比的信心,我也同樣知道,病毒對社會造成的創傷以及可能的後遺症,需要我們所有個體持續努力,去慢慢恢復。

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後不會懼怕新冠。無論這數年中有多少得與失、淚水與汗水,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精神都將留在歷史的長河中,去影響我們的後輩。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了解並正視這個過程:新冠病毒在被發現後,我們知道了這個病毒的存在,然後,一步步地了解病毒的特性、研究出疫苗……最終,經過所有人的努力,我們控制住了它。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麼我會來上海呢?

可能是為了以後能成為孩子的榜樣,也是為了讓他知道,看似頑強的病毒並不會摧毀人類最重要的東西——愛與團結。戰勝疫情的力量,正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幫互助、彼此溫暖,而這,也是我最希望他擁有的力量。

責任編輯:謝春雷

校對:劉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