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後裔的變故和雅利安人入侵

山海經考述李銘 發佈 2022-04-17T22:41:22.428694+00:00

金翅鳥是迦葉佛和疾病魔女毗那達的兒子、阿盧那的弟弟,似乎還有一種說法,金翅鳥是毗那達姐姐卡德魯)與迦葉佛的兒子。

一一李銘原創《神話與歷史》節錄

金翅鳥是印度教和佛教中禽鳥之中的神鳥鳥王,梵文是Garuda ,藏文是Khyung ,nkhar--lding 。金翅鳥是迦葉佛(Kashyapa )和疾病魔女毗那達(Vinata,)的兒子、阿盧那的弟弟,似乎還有一種說法,金翅鳥是毗那達姐姐卡德魯(Kadru))與迦葉佛的兒子。卡德魯是卵生龍眾(梵文:Naga;藏文:KLu)之母,迦葉佛也是龍眾的父親。龍眾是地下寶物和「伏藏」的守護者【伏藏:古代被人埋藏起來、後世被人發掘出來的藏文書籍的總稱。著名的如《瑪尼寶訓》、《五部遺教》】,通常的形象是上半身為人形,腰以下部分是纏繞的龍身,酷似納西神話中的署,也是我國伏羲、女媧的主要形象。根據印度《往世書》記載:毗那達和卡德魯因故發生矛盾,卡德魯擄走了毗那達將她投入蛇坑監獄。為了營救母親,金翅鳥在因陀羅天掀起風暴並偷走甘露作為贖金,而且施巧計救出了母親。眾神也設法從金翅鳥喙中奪回了一些甘露,毗濕奴制服了金翅鳥。順從了毗濕奴的金翅鳥成了毗濕奴的坐騎並長生不老。

最初,印度金翅鳥被畫成鷹狀巨鳥,稱為「太陽鳥(Garutman )」「蛇之怨敵

(Sarparati)」、「眾鳥之王(Khageshvara 或Pakshiraj)」,後來的形象是半鷹半人,即有臂有手人形的上身與鳥頭、鳥腿、鳥爪、鳥翼的結合。和濕婆一樣,金翅鳥有兩隻或三隻眼睛。印度教的龍眾和鐘山之神形象相同。《海外北經》上說,「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筆者感到,《山海經》中,鍾、章尾、燭陰、燭九陰、諸夭等詞之間,必有語源上的關係,其秘密可能就隱藏在「不丹」這個國名當中。不丹國人自稱Druk-yul或寫成Brug--yu,漢譯「主域」,意思是「龍雷之國」、「神龍之國」。其中,Druk/vBrug就是「主」,就是「龍」、「龍雷」;yul就是「域」,就是「國」。擴而言之,Druk/vBrug 古人可以譯為一個字詞「燭」、「諸」,轉音為「鍾」、「章」;yul可以譯為「夭」、「尾(音yi)"、「陰」,Druk-yul、vBrug--yul形成燭陰、諸夭、鍾尾、章尾等詞,尤其是「九陰」顯然是yul的雙音節詞的譯法。以前我曾在拙作《山海經考述》中把「葆江」理解為保加爾Bulghar ,但也感到Bulghar 的尾音「R」在「葆江」一詞沒有對應,心裡總不踏實。最近,注意到上述各詞之間的對音和轉音關係後,我也找到了「葆江」切實的音源,即Druk/vBrug,是「不丹」一詞的又一譯法,也是「主」、「諸」、「鍾」的慢讀,或者說是其雙音節譯詞。葆江這個名詞,在漢《思玄賦》中寫為「祖江」,是班固從關中大地北上進入義渠戎國時有感而發的,「過鐘山而中休,瞰瑤谿之赤岸,弔祖江之見劉。」從這一線索,我們懷疑,義渠戎同宗卡語不丹人同源於今伊朗東北的呼羅珊一帶,這裡就是遠古鐘山所在地,都是龍的傳人。我國道教最早說黃帝曾向廣成子學習長生之道,而帝嚳於鐘山也取得「伏藏」經書。鐘山眾人就是印度教和佛教之所說的龍眾,鐘山應是金翅鳥的故鄉。

《山海經·海內經》中說「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海內經》的這段文字是說明箭靶(侯)之祖、樂之祖,同時反映出了黃帝時期炎帝後商的部分情況。伯陵和吳權的妻子私通生了三個兒子,其中大兒子鼓是樂之祖,鼓「其狀如人面而龍身,是與欽䲹殺葆江於崑崙之陽,帝乃戮之鐘山之東曰瑤崖」鼓亦化為鵔鳥,其狀如鴟,赤足而直喙,黃文而白首,其音如鵠,見即其邑大旱」。我們從神話故事的情節上看,鐘山神話故事也與印度教、佛教金翅鳥故事類似。現比較如下:

炎帝—婆羅門一孫伯陵<私通>阿女緣婦=蘭卡德魯,吳權=加葉佛(飲光佛)一鼓、延、殳~阿盧那、金翅鳥

鼓,龍眾KLu,與欽䲹殺葆江(不丹、吳權),後化為鵔鳥。鵔鳥=太陽鳥=金翅鳥。金翅鳥救母。欽䲹/堪壞,與鼓殺葆江,後化為大鶚。大鶚=欽原(欽爰)鳥。儘管在這些神話中,交織了濕婆和迦葉佛之間分不清的關係糾葛,但可以從對阿盧那的不同褒貶之中,分別神話傳承部族之間的對應關係。

看過了「龍變金翅鳥」,再看「虎食人」。河南省偃師某新莽時期墓中有懷抱伏羲、女媧的虎形壁畫。壁畫中央是一個大虎頭,張口露牙,左右前肢各抱著一個人首蛇身像的蛇尾,通過人首蛇身像手中所持的太陽、太陰圖來表明伏羲、女媧像,這幅圖顯然反映了天帝太一與其子女伏羲女媧,只不過在其他表現太一的畫像中,太一多表現為人形。這是類虎形的太一的唯一例證。常言說:「龍生龍,鳳生鳳」,為什麼類虎形太一卻生出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呢?無論是「青虹繞神母」而生伏羲 還是華胥於雷澤履大跡而生伏羲,還是「伏羲、女媧兄妹二人衣龍上天,得存其命」,總的來說伏羲的父族都和龍蛇有關,與類虎族關係較遠。換言之,伏羲的親生父族是龍蛇族的雷公而不是類虎族的天帝太一,天帝太一可能是其名義上的父輩。

我國有一批虎食人紋飾的商周青銅器,如阜南月牙河龍虎尊、安陽殷墟司母戊鼎、泉屋博古館藏虎形卣等等。以筆者淺見,中外研究「虎食人」母題的青銅紋飾的學者有徐良高、林巳奈夫等人。徐文《商周青銅器「人獸母題」紋飾考釋》一文的功績首先在於收集「虎口旁邊有人首」的紋飾例子,進行研究的結論認為這些圖像表現了北方邊境戎羌等未開化民族與老虎敵對的情形。而日本教授林巳奈夫在辨別了此類紋飾的細部以後認為徐文說法不確,因為在這個主題中,人們毫無與虎敵對的、恐怖的表情與動作,在虎口前面的人的表情是泰然自若的。人虎之間的「親善」關係,使林已奈夫認識到「在西周的金文里明確記載著,人類祖先的靈魂與帝相見而在圖像中離祖先靈魂咫尺的是虎。由此可見,如果帝不以虎的形式來表現的話,前後就不一致了。……虎扮演了宇宙星辰的運行中心和陰陽調和樞紐的角色,太一也扮演著同樣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帝也是以虎的形式現身的虎」。

學者所稱帝虎,也見於《山海經》的記載,《西山經•西次三經》說:「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海內西經》說:「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

商周青銅器上的類虎圖案化紋飾,我國一般稱為饕餮紋,《呂氏春秋·先識》中說:「周鼎鑄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也。」饕餮有「貪食」之意。《史記·五帝本紀》中說:「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這是由其貪冒而得名,並非其真有首無身。

比較語言學將現代漢語中 ,來母的臘(祭名)、郎二字與同義的古漢越語相比較 ,發現有發生學方面的關係。郎的發音似「赤那」二音,赤那就是蒙古語「狼」的意思。跟隨奧丁的狼叫「赫里」、「弗雷基」,意思是「貪婪」、「饕餮」。印度傳統文化中也有饕餮,即Kirtimukha 。在梵語中kirtimukha 一詞的意思是「帝威之臉」、「名望之臉」、「榮光之臉」或「無名之物」。據印度《室健陀往世書》記載:惡魔宿王Jalandhara 在濕婆的第三隻慧眼urna中生成,力大無比,但它與自己的養母——濕婆之妻雪山女神發生亂倫。又慫恿朋友羅喉Rahuyin 引誘雪山女神與之非法媾和。濕婆得知此陰謀後大怒,又從其慧眼中生成一個恐怖兇殘的魔。這個魔飛快地吞食羅喉。羅睢急忙乞求濕婆寬恕,濕婆最終接受了。飢腸轆轆的凶魔失去了獵物,只得自食其身直到只剩下頭顱。濕婆非常喜歡這個大力魔,將他的臉命名為「榮光之臉」,命他永遠擔當自己門檻的保護神。在尼泊爾,饕餮是指神阿盧那,被稱作「切普(Chepu )」。阿盧那是金翅鳥的長兄,是加德滿都峽谷主要的保護神之一,其威懾一切邪惡之敵和龍眾的能力與金翅鳥不相上下。在藏族藝術中也有饕餮,他的紋飾經常出現在鎧甲、頭盔、盾牌和武器上,也常出現在寺廟的大門上。饕餮是南亞古文化里的門神,顯然其神格和崑崙開明神獸一致。崑崙之虛「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開明獸是什麼樣子?《山海經·海內西經》中說,「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兩段經文參證:崑崙九門,一門守一人首開明類虎獸,共九頭。山海經圖誤之,畫一獸而九頭。筆者在家鄉天水所見饕餮,淨土寺的置於佛殿屋脊上正中位置,社棠槐蔭寺的置於大殿亭子橫楣正中位置,正對寺門,均有守的意思。開明獸饕餮在崑崙諸門守衛以虎形天帝為核心的百神。

綜上所述,在黃帝統治的時候,鐘山炎帝後裔之間發生了血親仇殺事件,之後他們有的和雅利安人部族融合了。其中:欽負=延(延維)=阿盧那=切普=饕餮,饕餮為天帝的門神;殳=署(為侯),侯=羅睢。這是雅利安人首次出現在我國神話當中,也應當是他們最早出現在伊朗東北部。

一些跡象表明,雅利安人來了,他們將同黃帝集團產生更為深刻的矛盾——因爭奪生存空間而發生摩擦甚至戰爭——最後大多數黃帝部落逐漸退出了伊朗東部地區,雅利安人成為後來的波斯人和印度人,崑崙神話的核心地帶被異族控制之後,逐漸淹沒在異族歷史的長河中。但是在我國,《封神榜》還把西方崑崙作為聖地;《水經注》還要從崑崙山寫起,注「河水」,首指崑崙河水、其次是印度河、再次是葉爾羌河、再說潛源重發,從積石山流出黃河——繞了一大圈,說的全都是我們先祖的母親河——今人不知其故,視《封神榜》為妄說,視《水經注》為虛言。現在,我們若能鉤沉故事,再現前緣,則這些文化上的意外,其實在情理之中,歷史的邏輯如此啊!

2014年4月書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