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義大利遊記之序言:何日重返亞平寧

蘇雨農的長鏡頭 發佈 2022-04-18T22:52:59.988700+00:00

按照上述說法,大概可以理解為,西方從十八十九世紀開始造假,那時候中國還是封閉愚昧的清朝,西方國家裡面德國義大利還處在分裂狀態,然後不知道哪個有識之士覺得要打壓中國文明了,然後組織了全世界各國學者,調動了數不清的資源,覆蓋了歐洲、近東、中東、北非、南美等等全球各地,在建築、文字、語音、繪畫、雕塑等方面全面造假,然後還有做出很精美的藝術水平、古樸的形式,以及不同區域之間的文化差異,嘖嘖,這水平。

自從2019年下半年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沒有離境了。疫情本來是個被動的事,但如今似乎成了這幾年主動隔絕世界的理由。從當年火爆的海外旅遊市場,買遍全世界的豪氣,到如今盲目自大,仇視一切的狹隘心理,中間隔了什麼?

看到某公眾號的內容,說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都是水泥澆築的,是西方國家有組織的行為,目的是為了否定中華文明。這樣的人,還寫了厚厚的專著來論述西方的文明造假歷史。很多人還恍然大悟一般的轉發。對此,我只能暗中冷笑和暗自嘆息。因為你跟井裡的青蛙說外面的世界,他也無法理解。按照上述說法,大概可以理解為,西方從十八十九世紀開始造假,那時候中國還是封閉愚昧的清朝,西方國家裡面德國義大利還處在分裂狀態,然後不知道哪個有識之士覺得要打壓中國文明了(可能是拿破崙吧,笑),然後組織了全世界各國學者,調動了數不清的資源,覆蓋了歐洲、近東、中東、北非、南美等等全球各地,在建築、文字、語音、繪畫、雕塑等方面全面造假,然後還有做出很精美的藝術水平、古樸的形式,以及不同區域之間的文化差異,嘖嘖,這水平。其實,我教你一招,你還可以質疑德國現在所有的古建築都是二戰以後修建的,以此來證明德國沒有歷史。

而且,偽造了兩河文明、埃及文明,對西方有何益處?我也想不明白。現在很多人一提西方就憤怒,殊不知所謂「西方」又包括了多少內涵,多少文化的分支。用冷戰的詞彙來概括今日的世界。這又是一種不可告人的邏輯。顯然,世界文明的偉大,就在於多樣性,中國文化當然悠久光輝燦爛,但是也不影響其他文明的發展成就。作為學術研究,當然應該捍衛其自由。但是如果有人做研究是因為一根筋,那他可能沒有這個實力去支撐其宏偉的理想;而如果有人做研究是為了捕捉風向,倖進和鑽營,我就只能敬而遠之了。

總之,疫情對大部分人來說是災難,是艱難;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是個機會,一個解決一直以來無法解決的問題的機會。疫情管理上不得已的封閉,和精神層面上有組織的萬馬齊喑,相映成災了。

回到主題吧,如果說現在能出去,我肯定首選義大利。這也是世界上我最喜歡的國家之一,也最能體現所謂經典的西方文明。十來年間,我去了六次義大利,有出差,也有特定的旅遊,差不多跑了3、40個城市。不過顯然覆蓋還不全面,前一段看007無暇赴死,開頭場景外景地馬泰拉,就早已列入我的清單,還無緣成行。當時每次出遊,都寫了遊記,但是如今看來,有些信息略有陳舊,有些內容,在平台掃這個掃那個的運動中,莫名的被清理掉。所以感覺很有重新整理的必要。

義大利,與其說是一個國家,可能更有價值的是其地理概念。畢竟義大利作為一個統一國家,也不過是一百多年時間,而在義大利可看的內容,也大多不是發生在這一階段。反倒是諸如伊特魯里亞文明、羅馬帝國、教皇國、皮埃蒙特王國、撒丁王國、威尼斯、托斯卡納這些概念更有代表性。雖然亞平寧半島的歷史,充滿了各種分分合合變化,但在這個過程中所誕生的歷史和文化遺蹟,可以稱得上光輝燦爛。當我們在羅馬看到超過2000年歷史的建築,當我們在佛羅倫斯欣賞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和繪畫,當我們在博洛尼亞仰望中世紀的高塔,當我們在盧卡、摩德納、克雷莫納這些地方追尋古典音樂和歌劇的傳統。我們也絕無必要去懷疑這些文明成果的真實性。

作為中西方兩個的文化大國,弔詭的是,這兩個古國之間的重要聯繫交點,馬可·波羅反倒成為被懷疑真實性的對象。當然,這無損於兩個文明的偉大,反而成為其交相輝映下無傷大雅的小插曲。800年前,西方人如此仰望中國的神秘而富有,如今中國再次進入興盛強大的階段,民間的交往和信任,也應當更加豐富。

此前我寫義大利遊記,以出行經歷和時間為維度,即游即寫,有些有特定主題,也有的涉及重複。這次我準備以大區(義大利的省級行政單位)和城市為維度。但是由於最近一次去義大利,也是七年多前,所以無法更新實用出行信息,也是個遺憾。此次修訂,也依然會以圖文並茂作為最主要的形式,希望粉絲們能夠從我實地的經歷中,看到義大利文明的特色與水準。你可以不喜歡,至少,我們應當對予以足夠的尊敬。

是為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