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古城西北角樓原址建博物館

遼瀋晚報 發佈 2022-04-19T19:54:09.320968+00:00

據史料記載,盛京古城始建於明代,並於清代擴建。城牆四角均建有角樓。目前,惟一殘留的就是西北角樓。而這裡,原址將建設博物館,計劃在春節後向市民免費開放。除了設置三層觀展區,市民還可以登上城樓四樓,將瀋陽風光盡收眼底。

據史料記載,盛京古城始建於明代,並於清代擴建。城牆四角均建有角樓。目前,惟一殘留的就是西北角樓。而這裡,原址將建設博物館,計劃在春節後向市民免費開放。除了設置三層觀展區,市民還可以登上城樓四樓,將瀋陽風光盡收眼底。

西北角樓始建於明代

不少瀋陽市民或許對位於瀋河區西順城街順垣巷30號的瀋陽古城西北角樓印象深刻。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磚建築,城牆從底部向上傾斜,牆頭的弓箭垛口看起來十分威武,城牆之上則是三層明清風格飛檐閣樓。加上高懸的串串紅燈,盡顯古城華美之彩。

瀋陽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李岩介紹,據史料記載,盛京古城始建於明代,並於清代擴建。皇太極下令將城內原來明代的「十」字大街改建成「井」字大街,並辟有八座城門與八條大街相銜接。城牆四角均建有角樓。同時,在四座角樓下面都建了仙人洞,這是因為滿族人信仰薩滿教的緣故。

曾有傳說,當時,瀋陽城牆外有護城河。西北角樓處的護城河很寬,曾建有一座五六丈長的石橋,叫「仙人橋」。每到春暖花開時節,岸柳垂條,景色宜人,進出城的人走到這裡,都要歇一歇腳,看看風景。

原址建博物館將向市民開放

西北角樓在經歷了幾百年滄桑後,城牆最終消失,惟存西北角上的一段殘牆。2000年5月,瀋陽市政府決定對西北角樓進行修復。考古人員對殘牆考古發掘時,確定清代角樓是在明代瀋陽中衛城角樓的基礎上重建的,兩個時期的牆體並存。城牆的脈絡摸清之後,同年8月1日,角樓復原工程開工,2001年6月1日,角樓土木工程主體完工。

復建後的西北角樓,建築占地面積717平方米,城牆為3層樓高,城牆上的角樓也是3層樓高,為單檐歇山式建築。作為仿古藝術建築,西北角樓完美呈現了瀋陽古城的原始風貌。

李岩表示,如今,瀋陽古城西北角樓原址已經進行了施工,將原址建設博物館,向市民免費開放。

設置三層展廳 可登四層觀景

日前,記者在角樓二樓看到,這裡,展覽用的展櫃、射燈都已安裝好。三樓牆體都刷成了紅色。

李岩告訴記者,瀋陽古城西北角樓原址建設的博物館,在西北角樓一樓,將一樓至三樓設置為展廳,市民還可以登上角樓四樓觀景。

具體來說,在一樓,市民除了可以欣賞到保存下來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盛京古城牆,這裡還設有盛京城遺址陳列館觀展區域。盛京城遺址陳列館通過盛京城遺址的展示,向市民展現瀋陽從2300年前建城至成為清代陪都這一段歷史時期瀋陽的發展。二樓則計劃以三個月展期為一個周期,推出不同的主題展覽,展現瀋陽文化;三樓計劃設置為非遺主題的常設展。四樓觀景台也將向市民開放,城樓上觀景,將西側的瀋陽風光盡收眼底。

「瀋陽古城西北角樓整體打造,是結合盛京古城整體方案來進行的,也是希望未來人們可以通過這裡,整體了解瀋陽盛京古城歷史。」李岩說。遼瀋晚報記者 朱柏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