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農產品電商報告:西部省份包攬增速前四

上游新聞 發佈 2022-04-25T16:49:37.926876+00:00

2022年4月24日,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農產品電商報告:《「數商興農」:從阿里平台看農產品電商高質量發展》。

2022年4月24日,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農產品電商報告:《「數商興農」:從阿里平台看農產品電商高質量發展》(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認為,阿里進一步加大農業產地端投入,設立數十個產地倉與1200餘個菜鳥鄉村共同配送中心,持續建設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與消費端近場電商等新業態結合,更高效連接農民與消費者,讓數據逐漸成為增產增收的「新化肥」。

《報告》指出,農產品電商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呈現出四大趨勢:一是數位化從餐桌延伸到土地,數據成為新型農業生產要素。二是數位技術彌合東西部差距,西部農產品電商搭乘新基建進入快車道。三是近場電商改造農產品供應鏈帶動鮮花首次進入銷售品類前十。四是「紅美人」效應愈發明顯,一批縣域通過數位技術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從農業大縣邁向農業強縣。

從銷售來看,增速排名前五的分別為雲南、甘肅、西藏、新疆、福建,前四被西部省份包攬,充分證明西部農產品電商潛力正在顯現。

其中,雲南表現尤為突出,消費、銷售增速均為全國第一,其中銷售同比增長30%,排名從全國第10躍升至第7,銷量前三的農產品為普洱、多肉植物、鮮花,同比增長分別為76.5%、12.9%、87.3%。脫貧縣銷售排行榜前二也被雲南省包攬,分別為勐海縣和文山市。

截至目前,菜鳥鄉村共配中心自動化改造已服務全國25個省的150餘個區縣,而智能產地倉也將深度服務30個以上的縣域。數位化正不斷從餐桌延伸到土地,數據正成為助農增收的「新化肥」。

《報告》指出,數位技術有助於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格局,因為縮小數字鴻溝比消除工業基礎設施的差距更容易。西部普遍為農業大省,通過搭乘電商等數字新基建,優質農產品越來越多走上全國消費者的餐桌。

《報告》顯示,農產品電商銷售前十分別為純牛奶、普洱、混合堅果、大米、鴨肉零食、牛肉、鮮燉即食燕窩、醬類調料、雞肉零食、鮮花。

《報告》分析認為,三類農產品在電商渠道最受歡迎,一是深加工農產品,包括純牛奶、肉類零食、醬類調料等。二是耐儲運農產品,包括普洱、混合堅果、大米等。此外,受益於淘菜菜、盒馬、天貓超市等近場電商崛起,鮮花、鮮燉即食燕窩等對冷鏈物流效率要求較高的商品,也成為線上消費新寵。

鮮花行業數位化升級步伐較慢,究其原因,是因為鮮花比一般蔬菜、水果更嬌貴,對溫控、品質、成熟度要求更高,且非常易損,很難通過原產地包裹直發消費者,屬於生鮮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報告》認為,近場電商模式的價值是能讓人、貨、場更精準匹配,通過打通供應鏈全鏈路數位化,反向推動農業基地確定性供應,最終實現訂單農業。這種對農產品供應鏈的改造,讓鮮花等易損農產品大規模網購成為可能。

從省份來看,山東有17個縣市入圍,之後依次是江蘇(14),浙江(11),福建(9),安徽(7),東部四省合計超過百強縣一半,地區優勢明顯。西部省份共有陝西、雲南、廣西、四川、甘肅、寧夏6省的15個縣市上榜,比去年多25%,進步明顯。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分析認為,在我國農產品電商銷售額逐年攀升的大背景下,如果要進一步助農增收,就要充分發揮數位技術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讓數位化不斷從餐桌延伸到土地,數據要成為農業增產增收的「新化肥」。

上游新聞記者 楊野 實習生 劉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