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心農業害蟲--豆莢螟

有情見於農 發佈 2022-04-27T23:00:40.904680+00:00

豆莢螟,為鱗翅目螟蛾科豆莢野螟屬的一種昆蟲。農業生產上主要危害豌豆、紅豆、四季豆、大豆(毛豆)、豇豆、菜豆、扁豆、蠶豆等豆科植物。形態特徵卵:0.6×0.4(mm),扁平,橢圓形,淡綠色,表面具六角形網狀紋。幼蟲:末齡幼蟲體長約18mm,體黃綠色,頭部及前胸背板褐色。

豆莢螟,為鱗翅目螟蛾科豆莢野螟屬的一種昆蟲。農業生產上主要危害豌豆、紅豆、四季豆、大豆(毛豆)、豇豆、菜豆、扁豆、蠶豆等豆科植物。

形態特徵

卵:0.6×0.4(mm),扁平,橢圓形,淡綠色,表面具六角形網狀紋。

幼蟲:末齡幼蟲體長約18mm,體黃綠色,頭部及前胸背板褐色。中、後胸背板上有黑褐色毛片6個,前列4個,各具2根剛毛,後列2個無剛毛;腹部各節背面具同樣毛片6個,但各自只生1根剛毛。

成蟲:體長約13mm,翅展24~26mm,暗黃褐色。前翅中央有2個白色透明斑;後翅白色半透明,內側有暗棕色波狀紋

蛹:長13mm,黃褐色。頭頂突出,複眼紅褐色。羽化前在褐色翅芽上能見到成蟲前翅的透明斑。

生活特性

華北地區年生3~4代,華中地區4~5代,華南地區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10月為幼蟲為害期。成蟲有趨光性,卵散產於嫩莢、花蕾和葉柄上,卵期2~3天。幼蟲共5齡,初孵幼蟲花蕾取食,造成蕾、莢脫落;3齡後蛀入莢內食害豆粒,每莢l頭幼蟲,少數2~3頭,被害莢在雨後常致腐爛。幼蟲亦常吐絲綴葉為害。幼蟲期8~10天。老熟幼蟲在葉背主脈兩側做繭化蛹,亦可吐絲下落土表或落葉中結繭化蛹。蛹期4~10天。豆莢螟對溫度適應範圍廣,7~31℃都能發育,但最適溫為28℃,相對濕度為80~85%。

防治難點

1.用藥時機不對,沒有提前預防,幼蟲進豆莢以後才施藥。

2.幼蟲對藥劑產生抗藥性,常年使用單一的藥劑時防治。

3.打藥時機沒有掌握好,豆莢螟晝伏夜出,九點之後打藥。

4.藥劑選擇單一,未兼顧殺蟲殺卵。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1)豆類作物或豆科綠肥作物連作或鄰作,可進行水旱輪作。

(2)冬、春季幼蟲越冬期進行灌溉,可使越冬幼蟲大量死亡。

(3)收穫後及時翻耕,消滅土中的幼蟲和蛹。

(4)老熟幼蟲入土前,田間濕度高時,可施用白僵菌粉劑,每畝用1.5千克或干菌粉0.5千克加細土4.5千克。

(5)及時清除田間落花、落莢,摘除被害的卷葉和果莢,減少蟲源。

2.物理防治

(1)燈光誘殺 架設黑光燈,誘殺成蟲。

(2)利用性誘劑誘殺將豆莢螟雄蛾引入誘捕器,從而破壞其交配,以減少豆莢野螟子代幼蟲的發生量。

3.化學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豆莢螟,以治花為主,防治豆莢螟最佳的時間在現蕾後,開始打藥預防,掌握治花不治莢的原則。低毒藥劑可選用氯蟲·噻蟲嗪、氯蟲苯甲醯胺、阿維·氯苯醯、虱蟎脲.蟲蟎腈、甲維鹽.茚蟲威藥劑、12%甲維蟲蟎腈、45%茚蟲威滅幼脲、甲維鹽氯蟲醚等。化學藥劑一定要交替使用,減緩豆莢螟的抗藥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