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立界限:所有的行為都是溝通

愛曬太陽的老王 發佈 2022-04-30T10:11:27.765487+00:00

作者是從業心理治療師20多年的Philippa Perry,她也是專欄作家、自由寫作者、電視與廣播節目主持人。

今天,我想安利一本書,書名叫《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

作者是從業心理治療師20多年的Philippa Perry(菲利帕.佩里),她也是專欄作家、自由寫作者、電視與廣播節目主持人。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非常易讀,邏輯清晰,學術性和實用性結合的很好,道理講明白的同時也舉了很多育兒過程中的真實例子,而且有很多很實際的建議。

它不像《園丁與木匠》門檻稍高,學術術語多,不易讀;也不像某些只有方法論的暢銷書那樣只教你一二三。

讀的時候能感覺到Philippa的真誠,像是一個老朋友在和你聊天,雖然聊天的內容可能會讓你覺得不好受、愧疚,甚至憤怒,也可能會冒犯你的自尊,她會讓你直面自己在親子關係中犯下的種種錯誤。

在我看來,這像是一場心靈的對話,在我讀到最後一個章節Part6的時候,突然眼前一亮,原來還可以這樣立界限?她的這一套理論實實在在打到我了,原來換一個角度去看「立界限」這個事,發現我更能理解孩子了,也擁抱了我自己。


界限:界定你自己,而不是孩子。

我們經常在「愛孩子」和「立界限」之間左右為難,似乎愛孩子就要把他當神一樣供著。而孩子以及我們所有人需要的,是愛加上界限,而不是只能二選一。


Philippa Perry:

界限對任何人際關係都很重要。

界限是你在沙灘上畫的那條不許別人越過的線。超過那條線就是你的極限。一旦突破極限,你便不再冷靜,無法控制情緒。

所以最好在達到極限之前,先設定界限。


舉個例子,我對女兒說:「我不能讓你玩我的眼鏡。」然後馬上把眼鏡拿走。我可以平靜但堅定地去陳述這個界限。

當我們已經到達極限的時候,就很可能已經無法控制自己,過激的反應就會令孩子感到害怕,同樣的一件事,可能就會變成:我去搶回眼鏡,對女兒大吼大叫。

對孩子發脾氣可能會給孩子造成精神創傷,使他封閉起來,不願溝通。

設定界限這件事有些家長會覺得很難。

可能是老來得子,也可能是這個孩子來的過程非常不容易,你可能在愛里迷失,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也可能你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但是為了省事,一次次的妥協或者用獎勵來交換,模糊了界限的邊界;最糟的是當你到達極限時,對孩子發脾氣,造成精神創傷,使他封閉起來,不願溝通。

總之,沒有界限時,孩子不會知道你和其他人的極限在哪裡,那麼最後很可能從良好的自尊變成自欺。


Philippa Perry:

你應該養成一個習慣,通過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來劃定界限,所以你應該說:「我不能讓你玩我的鑰匙。」而不是說:「我以前告訴過你,你不能碰我的鑰匙。」即使孩子仍無法理解語言,如此界定你自己也是家長應該養成的好習慣。

以後你和青少年劃定界限時,孩子更容易聽懂「我需要你10點前回到家」,而不是「你年齡太小,10點以後不該在外面逗留」。


這個「我不能」和「你不能」真的是天壤之別,我回想在生活中,說出「你不能......」,幾乎是慣性,好在我開始自省,我也很欣喜我能通過改變自己讓我和女兒的關係更融洽了。

當我和女兒這樣說:「今晚我希望你可以早點上床,我不想一直嘮叨你去洗澡,現在你可以去洗澡嗎?」我發現,這件事真的就變得容易多了。

而往常我是這樣說的:「現在你要去洗澡了,我已經叫了你好幾次了,你再不去的話,我就不給你講故事了。」 她就會反駁:「為什麼你叫我去我就要去?不講就不講唄!」

我們設定界限首先是為了保護孩子安全,為了孩子更健康,為了孩子更好等等。所以,我們在劃定界限時,常假裝那不是在界定自己。

我們可能會說:「看完這集你必須關掉電視,因為你看太多電視了。」

沒有人喜歡被界定或被告知他需要怎麼做,你可能覺得你是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但孩子並不覺得這是個問題。有時,我們就會和孩子一起陷入不必要的「理由之爭」。切記:我們和孩子站在同一邊。

所以,界定我們自己。使用「我陳述句」說出我們的感受:「我不希望你一直看電視,所以這集看完後,我會關掉電視。你想玩點別的嗎?」

我們需要誠實地對待孩子,與他們分享我們的感受,而不是假裝我們沒有任何感受。


Philippa Perry:

如果假裝你設定界限有合理的理由,你等於是在教孩子把真實的感受藏在合理的理由背後,那會導致溝通變得困難,因為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擅長編造合理的理由,而不是表達感受。

除非你從一開始就習慣清楚地溝通,你也習慣談自己的感受,聆聽孩子的感受並認真看待孩子,否則你很難進行比較複雜的親子對話(例如談性與色情、負面新聞、壓力和感受)。


如果我們為每一個界限編造理由,就算聽起來很合理,往往也是會讓彼此陷入各種的困難當中。

這個時候往往很容易陷入「理由之爭」,假裝不是自己的感受,對話持續升溫,最後變成爭吵或對立。

例如:

大人:「我們得要走了,因為我們需要回家做午餐。」

孩子:「不需要啊,我們可以吃昨天的剩菜。」

大人:「不管怎樣,現在都該回家吃午餐了。」

孩子:「我不餓,如果你餓了,袋子裡有蘋果。」

大人:「你需要吃正式的午餐,我們現在要回家裡,聽到了嗎?」

孩子:「哇......(大哭)」


你可能以為提出一個牽涉到孩子的理由,感覺比較好,或聽起來不顯得你很自私,但那不是你想離開遊樂場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可能是,你自己想吃午餐。

擺脫理由之爭的方法,是描述你的感受,說出你想要什麼,而不是假裝一切都是為了某個理由時,協商就容易多了。所以,請試著這樣做:


大人:「我們得走了,因為我想吃午餐。」

孩子:「我不想走。」

大人:「我很抱歉,我知道你還想再玩一會。但是我現在不吃午餐的話,會餓得發脾氣。我再給你兩分鐘玩遊戲,然後我們就走。」


接著,你要堅持到底。


Philippa Perry:

你會希望你設的界限是有效的,所以不要發出空洞的威脅。在孩子意識到你的威脅很空洞之前,那聽起來太可怕了。而且,一旦他知道你的威脅可能是空話時,他就不會把你當一回事。所以,你需要說到做到。


說話的時候要冷靜、溫和、堅定,而且要說到做到,始終如一。

前陣子,給女兒慶祝6歲生日,我們計劃先去桂林遊玩幾天,原計劃前後一共五天,第三天在遊玩的路上,因為一點小事女兒鬧脾氣了挺久,晚上爸爸平靜的和她復盤,告訴她爸爸本身脾氣也不好,很影響心情,如果明天還是會因為小事鬧脾氣的話,我們就要提前結束行程回家了,可能是太累需要休息。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她就鬧起了脾氣,我們就堅定且平靜的回家了。下個星期再去上海玩的時候,她即使很累的時候,也沒有和我們發過脾氣了。

孩子會學會認真看待你的話,因為你是言出必行的人。

Philippa Perry:

我寫這段文字時,聽到一些孩子在鄰居的花園裡玩耍。他們變得越來越吵,好像都玩瘋了。接著,我聽到一個大人對他們說:「我覺得你們太吵了。你們可以在外面安靜地玩,不然就進屋玩。」我喜歡她那堅定但平靜的語氣,我感覺放心多了,仿佛我是那些失去控制、需要界限的孩子之一。

過了一會,孩子又吵了起來,那個大人再次出來,以更堅定地語氣說:「好了,你們都進屋吧。」孩子們成群走進屋內,他們都知道她是認真的。


孩子獲得傾聽,感受也獲得重視時,他會覺得自己受到尊重,不會因為失落而發脾氣,也更願意跟你和睦相處,並學會發揮同理心。

我知道有人會說,就算我按這樣做,可是也沒用,孩子還是不聽。那我建議你把這本書從頭到尾讀一讀,先從建立親密關係開始著手吧。

出現問題時,我們經常會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認為問題出在他們身上。也許我們可以先跳出這樣的固定思維,仔細觀察你們的關係,看看你們之間發生了什麼,那才是你尋找答案的地方。

參考資料:Philippa Perry《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


理解孩子,也擁抱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