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呼和浩特武川縣農民,洗金子時洗出了羅馬金幣

草原神山 發佈 2022-04-30T11:59:38.161586+00:00

在呼和浩特博物館,收藏有一枚東羅馬金幣,這枚金幣是在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出土的。在地球形成、演化過程中,由於板塊運動和地質造山活動,在陰山山脈中段大青山南北一帶,形成了較為豐富的脈金、岩金礦床。

在呼和浩特博物館,收藏有一枚東羅馬(拜占庭)金幣,這枚金幣是在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出土的。

在地球形成、演化過程中,由於板塊運動和地質造山活動,在陰山山脈中段大青山南北一帶,形成了較為豐富的脈金、岩金礦床。經過漫長的地質活動,富含脈金、岩金礦床經過侵入岩活動和地質剝蝕,再經過水的沖刷等,在低洼處逐漸形成了砂金礦。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青山以北(俗稱「後山」)一帶的察右中旗、四子王旗、武川縣、達茂聯合旗、固陽縣等地,逐漸發現了不少砂金礦,由於當時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社會正從僵化的體制中逐漸解放出來,因此就形成了當年的「洗金子」熱潮。

1984年,武川縣西烏蘭不浪鄉頭號村村民在河槽中洗金子時,在地下六尺(2米)多深的礦砂中,沒想到洗出了一個重2克多,上面有人們看不懂圖案的金片。當時,儘管後山一帶這裡也出了砂金礦,那裡也出了砂金礦,但金子畢竟是十分珍貴的稀有金屬,千淘萬洗,一噸礦砂能洗出1克金子就很不錯了,洗出0.5克以上的金粒或金片更是罕見。所以,這人洗出2克多有神秘圖案的金片人們都知道並傳開了。

後來,這個神秘的「金片」傳說引起了政府部門的注意,並被文物部門徵收。經專家鑑定,原來是一枚珍貴的東羅馬(拜占庭)金幣。

金幣直徑1.2厘米,重2.3克,出土時已被剪掉了邊沿部分。根據金幣的圖案和字母銘文,專家判斷這枚金幣鑄造於東羅馬帝國列奧一世時期(457—473年),由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造幣廠鑄造,成色為純金。沒剪邊時重量應為4.5克。在國內發現的幾十枚羅馬金幣中,有不少也是被剪了邊的。至於為什麼剪邊,筆者並沒有查到確切的說法。由於金子一直是十分貴重的貨幣,或許攜帶金幣的人在消費時沒有「零錢」,所以把金幣剪下一點「付了帳」,而剪了的金幣還是金子,並不影響它的價值的原因吧。

那麼,這枚東羅馬金幣怎麼能「跑到」後山武川一帶呢?這還要從歷史悠久的中外交流說起。

羅馬帝國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在我國古蹟里,《史記▪大宛列傳》裡把羅馬帝國稱為「犁軒」,《漢書▪地理志》稱其為「酈軒」,《後漢書》稱為「犁犍」或「海西國」。隋唐時期稱為「拂菻」。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高峰,國力強盛,秉承開放包容的政策,中外交流十分頻繁。當時,隋唐的絲綢在東羅馬是極其昂貴的奢侈品,而東羅馬帝國生產的玻璃、水晶等製品也深受隋唐貴族大家的歡迎。唐朝時的長安,從事東西方貿易的「波斯老胡」的闊綽和富裕,連唐朝的官紳權貴、高門望族也為之驚嘆。

歷史上連接中西方貿易的「絲綢之路」,其中有一條是從長安北上,經大青山古「白道」或今土左旗水磨溝——武川縣廟溝——西烏蘭不浪北上(當時稱「天可汗」道,「天可汗」是少數民族對唐太宗李世民的尊稱)跨葉尼塞河、鄂畢河上游地區,再向西經額爾齊斯河一帶進入西域各國後到達東羅馬帝國。

在這條商路上,中外商旅、使團來往頻繁。武川縣發現的東羅馬金幣,極有可能是當年攜帶它的人不知怎麼情況遺失的。無獨有偶,1959年夏天,在土左旗察素齊鎮東北,水磨溝南口,修建紅領巾水庫工程中,也發現了一枚東羅馬(拜占廷)列奧一世時期鑄造的金幣(內蒙古博物院收藏)。

察素齊水磨溝口和武川縣西烏蘭不浪發現的東羅馬金幣,對於研究中外交流、呼和浩特歷史及在草原絲路中的作用,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