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24小時待命的「醫療保障組」,居民定心多了

新聞晨報 發佈 2022-05-01T00:08:21.285818+00:00

小區封控期間,仙霞新村街道組建了一個24小時待命的醫療服務保障組,並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起,架起了一座患者與醫院、藥店之間求診用藥的「橋樑」。「我們小區有位居民做血透,家屬申請自駕去醫院,需要開就診證明。」「好,就診通行證和自駕車就醫車輛通行證已發放,注意接聽電話,路上注意防護。

小區封控期間,仙霞新村街道組建了一個24小時待命的醫療服務保障組,並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起,架起了一座患者與醫院、藥店之間求診用藥的「橋樑」。


「我們小區有位居民做血透,家屬申請自駕去醫院,需要開就診證明。」「好,就診通行證和自駕車就醫車輛通行證已發放,注意接聽電話,路上注意防護。」「我們馬上有個病人送過來請接收一下。」這是疫情期間,仙霞醫療服務保障組人員的工作日常。針對小區居民突發疾病、血透等特殊就醫需求,他們靠一部電話主動與相關醫院對接協調,保障封控管理期間居民群眾病有所醫。



醫療保障服務專班由社區衛生中心、居委會幹部、職能科室和志願者各方力量組成,他們將居民就醫配藥的需求第一時間反映,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供給的,迅速提供保障;對確需定點外出配藥的,對接各居民區志願者進行代配藥,及時反饋、落實解決,全力滿足居民的用藥需求。


司機趙師傅是就醫保障專車組的一員,全天候24小時待命,並根據街道安排,到指定地點接送患者。趙師傅說,他每天除了物資運送和街面巡邏的任務外,還要在接到緊急就醫電話時,立即起身運送病人去醫院。此外,跟車的還有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抽調的年輕同志,他們人手一份接送安排表,在上車前已經和病人溝通好,提前把時間和路線都安排妥當,每次完成轉運後,車輛都會按規定做一次消殺。



自居民區實行居家封控以來,仙霞醫療服務保障組便開始了這場線上戰「疫」,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工作組成員每天都要撥打、接聽上百個電話。


「實在太感謝你們,現在孩子情況已經穩定下來了,謝謝你們。」前不久,王先生給仙霞醫療服務保障組打去了感謝電話。原來,王先生家的孩子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而且一直沒有好轉,焦急的王先生只能撥通仙霞醫療服務保障組24小時服務熱線。工作人員陳肖慧接到了王先生的求助電話後,立即讓保障組裡的醫生對求助者的問診情況做出研判。在得知孩子應該立即送醫院就醫的判斷後,工作人員馬上回電話給王先生,並表示會聯繫好醫院讓他們立即送孩子就醫。


每天都會鈴聲不斷,每天都會有故事發生,接線員、聯絡員、協調員……一天24小時,只要居民有「來電」,他們就有「回電」,他們及時、高效、認真地對待著群眾的需求,為群眾築起一道安全屏障。


猜你喜歡

95後的大男孩,當起小區「青年突擊隊」的負責人!


疫情之下,這位「兵支書」將5000多人的天山河畔花園管理得井井有條!


用其強項!長寧這個居民區組織有專長的居民充實抗疫一線


長寧這個社區的這套「防疫操作指南」,看得懂、很實用!


關心好「老、獨、病、租」居民,長寧這個小區體貼到位!

來源:上海長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