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首次!京杭大運河實現全線通水

北京市通州區信訪辦 發佈 2022-05-01T23:04:45.724339+00:00

4月28日10時,京杭大運河迎來近一個世紀以來的首次全線通水,新華社聯合水利部進行了全程直播,無數運河兒女共同見證這一歷時時刻。


4月28日10時,京杭大運河迎來近一個世紀以來的首次全線通水,新華社聯合水利部進行了全程直播,無數運河兒女共同見證這一歷時時刻。


當天上午,山東德州的四女寺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岳城水庫水經衛運河與南水北調東線北延工程水、引黃水匯合,進入南運河;位於天津靜海區的九宣閘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南來之水經南運河與天津本地水匯合。此前,北運河水和天津本地水匯合,與南運河水在天津三岔河口交匯。至此,京杭大運河終於實現全線通水。


一部運河史,半部中華文明史

京杭大運河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多、修建難度最大且仍在使用的古代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壯舉,是中華文明發展的象徵。


「看到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非常高興,這既有現實意義,也有深層次的文化意義。水是最重要的生態元素,大運河全線通水意味著中國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為大運河國家公園建設奠定了更堅實的生態基礎。對北京城市副中心來說,水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靈魂,是最基本的生態元素,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首先對副中心的生態發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有利於生態修復,補充地下水,改善水環境,增加水面景觀和增加親水空間等。此外,還有利於大運河文旅產業發展,如北運河通航,有效推動京津冀協同一體化發展。」運河研究專家、通州區政協特邀文史委員陳喜波欣喜地說,也有利於副中心在全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當中率先發展,實現示範引領效應。


當天,中國中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鄉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閻晶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轉發了這個喜訊,她說:「全線通水對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運河全長3200公里,包括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三條河道,貫通了海河、黃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地跨8個省市途徑35個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處遺址點,沿線人口占據了全國人口的15%,大運河的價值不僅僅是繼古開今的璀璨文化帶,山水秀麗的綠色生態帶,更是享譽中外的繽紛旅遊帶。『河為線,城為珠,線串珠,珠帶面』,建設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最重要的思路是「聯通、交流、融合、發展」,聯通的第一步先要有水,需要物理空間的有效聯通。」


大運河全線有水對於北京通州大運河而言,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先通水才能通航,隨著北京通州大運河國家5A級景區的創建,這個景區將作為3200公里大運河繽紛旅遊帶上的重要節點,也將是北京市文化旅遊的金名片,對全國運河文化游具有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非常期待能從通州坐上輪船體驗下江南的感覺。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水利部統籌考慮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置換沿線超采地下水、回補重點超採區地下水、復甦河湖生態環境等需求,聯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人民政府制定補水方案,統籌優化配置調度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供水、京津冀魯四省市本地水、引黃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實施了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行動。



據了解,此次京杭大運河貫通補水行動預計持續到5月底,預計可提供補水量5.15億立方米,其中入京杭大運河水量4.66億立方米,從京杭大運河衛運河段引走向衡水湖生態補水1.0億立方米,從南運河段引走灌溉水量1.27億立方米。


與2021年同期相比,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後,有水河長增加約112公里,水面面積預計增加9.5平方公里,補水河道周邊地下水水位回升或保持穩定,水生態系統得到恢復改善,將為實現「十四五」大運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進一步推動實現京杭大運河全年有水積累經驗。

來源:通州融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