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出峽:從水中望月,到石中請仙,到聚沙成塔,建設美麗鄉村

亞舍散文 發佈 2022-05-02T04:14:44.387247+00:00

到了金龍峽口,看到了青山翠影,聽到了碧水歡唱,卻沒有步入其中,真是有些遺憾。還好,行色匆忙中瞭了一眼,逮住了一塊石頭,讓它和那一方綠色的天地長時間留在我的心裡。



金龍出峽

到了金龍峽口,看到了青山翠影,聽到了碧水歡唱,卻沒有步入其中,真是有些遺憾。還好,行色匆忙中瞭了一眼,逮住了一塊石頭,讓它和那一方綠色的天地長時間留在我的心裡。



石頭立在景區門口,有著秦嶺大青石的底色,卻透著微微的翠綠,流動著光滑的線條。藍天為幕,翠竹作屏,陽光端端照下,讓它有了綠園主角的光芒。往外走時與它打了一個照面,抬頭仰望了一下。擦肩而過時,感到一種震撼,連忙轉身再看了幾眼。一下子看不透時,就掏出手機拍照留影。坐到了車上,把南山甩出好遠時,混沌的心裡突然湧現出羅丹雕塑的畫面。我急切地轉過身,想用目光把那塊石頭抓回來,再細細把玩一番。遺憾中,我給社科聯的大姐說,剛才那塊石頭像羅丹作品中的《吻》。



我把手機里的照片放大,邊看邊介紹。右邊直立的是一個偉岸的男子,有著厚實有力的臀部,粗獷挺拔的脊背,肌肉發達的胳膊。他站在一個坐著的美人跟前,長長地伸出脖子,低頭深情地吻著。美人的臉隱於他的頭下,從突出的下巴可以看出,她在迎接和享受著他的熱吻。她的背部同樣峭立,一隻手向前攬著,胸前涌動著愛的波浪。她伸腿坐在那裡,長腿上的裙子自然下垂,上面有水波紋式的線條,線條中發出幽幽的翠綠。他們太投入了,忘了身邊的人,忘了四周的天,也忘記了時間,就這麼一吻千年,相愛永久。聽著我這麼痴痴的想像和介紹,大姐笑著說,「還真讓你逮住了,越看越像。」前面開車的小韓也甩了一句,「看來,出門還真得帶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我悄悄地盪出《吻》的圖片,真正對比時才發現,樣子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比如男女的站位、手腳的擺放、曲線的流動等。但是,我仍然認定他們間有高度的神似,陶醉於第一眼的感覺,覺得秦嶺的天然大師一點也沒輸給西方的天才大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幾天,我一直在推銷著我的發現,把那張照片和羅丹作品一起發給很多老師。今天早晨,我忽然想到,大秦嶺里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奇偉瑰怪之天物,等著人們石中請仙式的發現。



金龍峽本是秦嶺北麓的一條小溝。不知哪位先人探山尋幽、水中望月時,在河道里有了神奇的發現。碧綠的水下,青綠色的石頭上,乳黃色的瑪瑙石天然地勾勒出若干龍形圖案。或舒展地潛於河底,或俏皮地攀在河岸,或神龍見首不見尾式地隱沒於路邊。這一發現傳開後,人們在河道里發現更多的金龍,讓這條小溝有了金光閃閃的名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隱於民間的金龍峽就這樣衝出大秦嶺,引來四方客。



其中就有本地鄉賢薛先生。他生於斯,興於斯,心繫家鄉發展,提出了美麗富足的共同願景,與一批志同道合者早早做起了金龍峽的山水文章。近三十年來,他們以聚沙成塔的堅韌,精衛填海的投入,玉女繡花的功夫,一點點做著保護、開發和提升的工作。水從山上來,他們珍惜這上天的饋贈,讓匆匆流過的綠水美起來、活起來、歡起來,把一河兩岸打造成農閒時百姓流連之地,假日裡市民休閒之所。山水不倦奏清樂,四季有意染彩畫。拿慣鋤頭的農民,得金龍出峪之啟示,采山頭變換之長風,白天在大地上揮汗,晚上在炕桌上作畫,畫出心中的美好,畫出金色的日子。如今,這些畫作連同畫師、畫坊,聚集到了河邊,實現了人文與自然的親密結合,讓更多人與天地共同繪就大美畫卷。

一河水開,百業興旺,幾萬畝的槐花林、幾百畝的玫瑰園、百十畝的翠竹園、生態養殖基地、生態康養中心,以及消閒度假、研學培訓、戶外鍛鍊等項目已經落地開花,滿足著更多人的高質量需求,也為更多農民提供了富在家門口的機會。

金龍出峽,帶著幽谷里的神奇;遊人上山,唱著新時代的歡歌。金色汗水養護出的十里峽谷,吹拂著綠色的風,流淌著綠色的水。醉人的空氣中,綠色的生態里,人們正享受著令人羨慕的田園生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