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流行這麼稱呼:李白叫「李十二」,白居易叫「白二十二」

中華神祕文化 發佈 2022-05-02T21:39:16.421970+00:00

眾所周知,中國古人的稱謂是比較有講究的,除了有姓和名,還有字、號、別號等。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被稱為李十二通常,古人對平輩或尊輩稱其字或號,以示尊敬;自稱則稱名,以表謙卑。例如: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別人稱他為「孔明」或「臥龍先生」,而他對別人則自稱「亮」。

眾所周知,中國古人的稱謂是比較有講究的,除了有姓和名,還有字、號、別號等。

通常,古人對平輩或尊輩稱其字或號,以示尊敬;自稱則稱名,以表謙卑。

例如: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別人稱他為「孔明」或「臥龍先生」,而他對別人則自稱「亮」。

大概是覺得稱字、稱號還不夠尊敬,古人在人際交往中,還會稱「官爵」,稱「地望」(出生地或住地)。

例如:杜甫曾任左拾遺,所以人們稱他為「杜拾遺」;後又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為「杜工部」,他的詩文集就命名為《杜工部集》。

又如:王安石是江西撫州臨川人,故被人們稱為「王臨川」,其詩文集便命名為《臨川先生文集》。

此外,在唐代,還流行一種別具特色的稱謂方式,這就是:以排行相稱!

這種叫法本身並不稀奇,從古至今,中國人在家族或家庭內部,家人之間都會這麼叫,比如阿大、阿二、老么……顯得親切隨便。

不過在唐代,這卻成為從官場到民間普遍流行的一種稱謂方式,並不限於家族內部,可以說已成為一種社會風俗。

這在唐代詩文中體現得非常突出——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中有句云:「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這裡的「崔九」,即以排行相稱,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近臣崔滌(崔澄)。

又如高適的《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詩題中的「董大」,即董庭蘭,乃盛唐開元、天寶時期的著名琴師。

再如白居易的《同李十一醉憶元九》,此詩題中的兩個人都是以排行相稱:「李十一」即詩人的朋友李杓直,「元九」即中唐詩壇上與白居易齊名的元稹。

等等。

而且,這種稱謂不單在男性中,唐代女子也有這樣稱呼的

如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序中云:「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跂,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

這位公孫大娘的高徒,叫做「李十二娘」,和她師父一樣,都是以排行相稱。

具體來看,唐人以排行相稱,可以細分為三種模式——

一是以姓氏加排行相稱,如前面提到的「崔九」、「董大」、「李十一」、「元九」等。

包括上述詩人也都有用排行的稱謂:杜甫被稱為「杜二」(如嚴武《巴嶺答杜二見憶》),高適被稱為「高三十五」(如杜甫《寄高三十五書記》),白居易被稱為「白二十二」(如劉禹錫《嘆水別白二十二》)。

這是最常見的以排行相稱的方式,一般用於比較相熟的朋友之間。

二是以姓氏加排行,再加表示關係的兄、弟、叔、伯等,或表示性別的郎、娘等連稱。

前者如王維的《答張五弟》,「張五」即張諲,唐代書畫家,王維的好友;其年齡應該比王維小,所以王維稱他「張五弟」。

後者如上述「公孫大娘」、「李十二娘」;另外,唐玄宗李隆基也被稱為「李三郎」,武則天的兩個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則被稱為「五郎」、「六郎」。

三是以姓氏加排行,再加官職連稱,如:

杜甫又被稱為「杜二拾遺」(如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因為如前所述,他曾任左拾遺;

寫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被稱為「李二十侍郎」(如白居易《酬李二十侍郎》),因為他曾任中書侍郎、門下侍郎;

柳宗元則被稱為「柳八員外」(如皇甫冉《送柳八員外赴江西》),因為他曾任禮部員外郎

等等。

與前兩種方式相比,這種加上官職的稱呼方式更顯鄭重、客氣,無論相熟與否皆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排行有大小之別,按同父所生的兄弟排行,為小排行;按同祖或同曾祖的兄弟排行,為大排行。

唐人主要是按大排行,即一個家族同輩的人,分男女、依年齡進行排行。

如前述白居易稱「白二十二」、高適稱「高三十五」,這個二十二、三十五的排行,當然不是他們的同胞兄弟有那麼多,而是以同曾祖的兄弟排行來計算的。

這種「以排行相稱」的習俗,盛行於唐代,對後世也仍有影響。

比如宋代文壇上就延續了此遺風——著名詞人柳永稱「柳七」、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稱「歐陽九」、大文豪蘇東坡稱「蘇二」,等等。

對於古人的這種稱謂方式,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發表高見!

-完-

【如果你覺得不錯,歡迎點讚和關注我們,碼字不易,謝謝支持!】

相關閱讀:

匪夷所思!唐代大詩人李白「剔骨葬友」之謎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奇怪尊號:「金輪皇帝」是怎麼來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