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說史|國子文脈光耀史冊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佈 2024-04-28T18:10:04.382772+00:00

圖①:明朝科舉考試考場圖,考生在小小的號舍中答卷,每間號舍都有專人監考以防舞弊。圖②: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探花、史學家、文學家趙翼篆書對聯「忙裡有餘閒,登山臨水觴詠;身外無長物,布衣蔬食琴書」。 羅慕赫 攝圖③: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書影,此書在科舉時代是每個考生的必讀書。

圖①:明朝科舉考試考場圖,考生在小小的號舍中答卷,每間號舍都有專人監考以防舞弊。

圖②: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探花、史學家、文學家趙翼篆書對聯「忙裡有餘閒,登山臨水觴詠;身外無長物,布衣蔬食琴書」。 羅慕赫 攝

圖③: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書影,此書在科舉時代是每個考生的必讀書。

圖④:清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曾任監察御史的陸隴其寫給兒子的家書,提到了朱子讀書方法以及什麼叫「真讀書人」。

圖①③④均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故宮博物院正在展出「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進士是古代科舉考試最高一級的功名,我們熟知的許多古代歷史文化名人都具有進士的身份,他們發奮讀書,努力實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與此同時,他們亦擅長詩文書畫,為今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藝術遺產。

古代畫作告訴今人科舉考場的模樣

「國子文脈」展的第一部分是「進士之路」,走入午門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清代「讀書樂」青田石章。古人常常寒窗苦讀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才能在考場中有所斬獲,而一無所獲者亦不在少數。終日與書卷相伴,古人從聖賢言語中悟出了關乎自己、關乎蒼生、關乎社稷的道理,從日復一日的枯燥中尋出了讀書的樂趣。

宋末元初有一位叫翁森的讀書人,在自己的故鄉浙江仙居創辦了一所書院招徒講學,他寫了一組《四時讀書樂》,將四季的風景融入到讀書之樂中。譬如萬物復甦的春季,「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除。」典籍有經史子集四部,季節有春夏秋冬四季,古人認為不同季節適合讀不同的書,因此便有了「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讀書是一件詩意的事,也是一件講究方法的事。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的著作及提出的讀書方法,在科舉時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朱子讀書之法,歸納起來為以下六條: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所謂「虛心涵泳」是朱熹針對讀書人往往先有自己的成見再從聖賢言語中找出符合的言語來拼湊的作法而提出的,虛心便是要拋棄成見,涵泳便是要深入地體會聖賢言語的原文。朱子讀書之法,不僅是為讀書而提出,最後落實到個人的道德修養上,即「居敬持志」,「心不可放入無何有之鄉」。

讀書的成果如何,最終要在考場上獲得檢驗。古代考場是怎樣的?展覽中的一幅明人考試圖橫軸繪製了貢院內進行科舉考試的場景,貢院是各省舉行鄉試的地方,每三年舉行一次鄉試。該圖右上角的紅色紙簽上寫有「三場策諭」,明代鄉試考三場,第一場試四書五經義,第二場試論一道,判五道,詔誥表內科一道,涉及到古代常見公文文體的寫作,第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五道,經策、史策考察考生對經史子集的博覽程度,而時務策考察考生對國家社會大事的思考。

這幅考試圖中,三位考官正襟危坐於大堂中間,左右兩間小廳中各坐一位同考官,在他們面前是一條南北向的甬道,甬道中間聳立著一座三層高的樓閣,考官可以登臨其上,從高處俯瞰眾考生行止。甬道左右各分布四排號舍,每排號舍以《千字文》的順序標記,畫中八排號舍,僅需用到《千字文》的前兩句,即「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考生就在小小的號舍中答卷,考試期間,他們不得離開號舍。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每一個號舍前都站立著一位監考人員,以防止考生舞弊。這樣一對一的監考,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足見古人對確保科舉考試公平性的重視。

鄉試僅是科舉考試的一個環節,考中者即為「舉人」。走到鄉試這一步,恰如爬山來到了山腰,俯瞰山腳,只是依稀可見,而抬頭看山頂,仍有一段長路。

成為進士要「過五關,斬六將」

進士科始設於隋朝大業年間(605年—618年),到唐朝成為最受重視的科目,彼時還有明經等科目,狄仁傑即以明經及第,明經須對儒家經典的原文及註疏十分熟悉,靠的是記憶背誦的功夫,在藝文鼎盛的唐朝,自然不及以詩賦取士的進士科耀眼,故而時人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宋朝之後,進士科幾乎成為科舉考試唯一的科目,考試內容也幾經變化,重心由文學轉移到經學。以明清兩朝科舉考試程序為例,一個讀書人要獲得進士功名,首先要參加「童試」,考生不論年齡大小都被稱為「童生」,童試是州、縣一級的考試,通過者稱為「生員」,俗稱「秀才」,可進入州、縣一級的學校學習;接下來是「鄉試」,這是在省城舉行的省一級的考試,通過者稱為「舉人」;接下來是「會試」,這是由禮部主持的考試,於鄉試次年在京城舉行,通過者稱為「貢士」;最後是由皇帝主持的殿試,會試通過者皆可參加殿試,殿試一般不再淘汰,但根據其成績列為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只有三名,即我們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獲得進士功名絕不容易,可謂「過五關,斬六將」。歷代進士中,有不少人以淵博的學識與深邃的思想飲譽後世,在「國子文脈」展的第二部分「博學鴻儒」中,觀眾可以看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進士、《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昀抄錄的《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極為工整的楷書讓人誤以為是印刷品;亦可見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探花趙翼篆書對聯「忙裡有餘閒,登山臨水觴詠;身外無長物,布衣蔬食琴書」,展現出古代文人清雅的生活趣味,趙翼是清朝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其《廿二史札記》是閱讀「二十四史」的筆記,但又超越於一般的讀書筆記,融考證、義理於一爐,探究治亂興衰之道,具有很高的價值。

由進士入仕途者,范仲淹的勤奮讀書、勇於承擔都為後人留下了典範。在「國子文脈」展的第三部分「藝苑群英」中,有明朝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書畫家董其昌的行書《岳陽樓記》卷,今天岳陽樓匾額用的就是董其昌的字,而范仲淹亦有真跡楷書《道服贊》卷呈現給觀眾。范仲淹是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同科中舉者被稱為「同年」,此卷是范仲淹對同年友人「平海書記許兄」所制道服的贊語。范仲淹稱讚其所制道服有「清其意而潔其身」的功能,亦是倡導為人為官要清潔,他又說「豈無狐貉,驕為禍府」,狐貉泛指用動物皮毛做成的華貴大衣,與樸素的道服相比實在是太奢侈了,應以此警惕自己是否驕縱。此卷是范仲淹晚年的作品,字如其人,頗有風骨,被譽為「文醇筆勁,既美且箴」。

從進士書法中感受修齊治平的力量

歷代進士中,在文學、書法、繪畫、鑑藏等領域中取得非凡成就者為數不少,通過他們的作品,觀眾不僅能欣賞到其精湛的藝術才能,亦可領略到其為人處世的態度。

在藝術史上,鄭板橋是叱吒藝壇的「揚州八怪」之首,其詩書畫並稱「三絕」,其詩純真直率,富有趣味,尤其那些憂心黎民的詩最讓人動情,其書自創六分半書,其畫最擅長竹、石、蘭,他的書畫繼承先賢之傳統,又自開胸臆,卓然為一大家。

展覽中展出鄭板橋於乾隆十八年(1753年)寫給范縣舊友的一通手札,筆法瀟灑,也讓觀眾回憶起了鄭板橋的一段為官歲月。鄭板橋有一方印「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道出了自己艱辛的進士之路,乾隆元年(1736年),44歲的鄭板橋終於考中進士,但他運氣不佳,直到乾隆七年(1742年)50歲時才授范縣令。鄭板橋一生都只是一位七品芝麻小官,在范縣任職五年後,又在濰縣任職七年,而後回到了江南。

鄭板橋在范縣為官五年,以民生為念,時常到田間地頭看莊稼的長勢,訪百姓之疾苦,在范縣署中寫給其弟的家書中,鄭板橋說「我想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農夫上者種地百畝,其次七八十畝,其次五六十畝,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種收穫,以養天下之人」。正是有這樣的認識,鄭板橋才能由蕭蕭竹聲想到民間疾苦之聲,並感嘆道「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鄭板橋離任後,范縣、濰縣百姓懷念不減,而鄭板橋也常掛記著他們。這封寫給范縣舊友的手札,鄭板橋說自己「刻刻難忘者,惟在范縣而已。其俗朴,其風淳,布衣蔬食,草帽芒鞋,盡可終老也」,或許不久能與舊友重逢。

在鄭板橋考中進士的同年,已經辭世的陸隴其獲得了古代讀書人所能企及的最高榮譽,從祀孔廟。清朝獲此榮譽的只有三人,分別是湯斌、陸隴其、張伯行。來自浙江平湖的陸隴其於康熙九年(1670年)考中進士,以理學造詣知名於世,理學各家中專尊朱熹,他曾在嘉定為官,「守約持儉,務以德化民」;在靈壽為官,針對當地土地貧瘠、百姓貧窮、徭役繁重的情況,向上級請求與鄰縣輪流服役,從而減輕靈壽百姓的負擔;他還擔任過四川道監察御史,在職一年,知無不言。

展覽中展出了陸隴其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這是他到北京後寫的第二封家書,無法在兒子身邊進行指導,他只能通過家書叮嚀:「我在外甚安好,家中不必懸念,但汝讀書要用心,又不可性急。熟讀精思、循序漸進,此八個字,朱子教人讀書法也,當謹守之」。陸隴其又詮釋了什麼是真讀書人:「古人教人讀書,是欲其將聖賢言語身體力行,非欲其空讀也。凡日間一言一動,須自省察,曰此合於聖賢之言乎,不合於聖賢之言乎。苟有不合,須痛自改易,如此方是真讀書人。」

歷代進士由讀書致身,各自都有不少讀書的心得體會,他們將這些心得體會寫下,傳授給後代,寄望他們能發奮讀書,有朝一日,折桂蟾宮,宴飲瓊林。中國人的傳家之寶,在於「耕」與「讀」二字,所讀者乃聖賢之書,所行者乃仁義之舉,繼武前賢,弘揚仁義,中華文脈綿延不絕,歷久彌新,皇皇大觀。(羅慕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