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頂天立地」,依靠創新拿紅利

企業管理雜誌 發佈 2022-05-04T09:38:33.721685+00:00

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自動語音轉換與翻譯獨家供應商,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提供了可邊錄邊譯且能實時轉寫的錄音筆、可在線翻譯60種語言的雙屏翻譯機等智能語音設備,還開發了能夠用6種語言進行面對面交流的虛擬志願者「愛加」,為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解答冬奧會賽事、賽程及周邊交通、人文、旅遊等各種問題,助力打造了奧運史上首個信息溝通無障礙的奧運會,全方位展現了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技術創新的硬核實力,標誌著其「平台+賽道」商業生態建設收穫了豐碩成果。

文/蔡小錦 等


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自動語音轉換與翻譯獨家供應商,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大訊飛)不僅提供了可邊錄邊譯且能實時轉寫的錄音筆、可在線翻譯60種語言的雙屏翻譯機等智能語音設備,還開發了能夠用6種語言進行面對面交流的虛擬志願者「愛加」,為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解答冬奧會賽事、賽程及周邊交通、人文、旅遊等各種問題,助力打造了奧運史上首個信息溝通無障礙的奧運會,全方位展現了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技術創新的硬核實力,標誌著其「平台+賽道」商業生態建設收穫了豐碩成果。


聚焦智能語音技術,

實施「頂天立地」戰略


創立於1999年的科大訊飛聚焦智能語音技術領域,實施「頂天立地」發展戰略:「頂天」即通過持續研發創新,奠定核心技術領先地位;「立地」即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拓展應用場景,實現技術成果落地應用。


1. 技術「頂天」


自2001年正式確定專注語音技術領域的發展方向以來,科大訊飛相繼與中國科技大學、中科院聲學研究所、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共建語音技術聯合實驗室,整合各方優勢資源,持續開展人工智慧與語音技術深度融合的研發攻關,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形成多項核心技術的領先優勢。


2006年,科大訊飛首次參加國際語音合成大賽即一舉奪冠,並在此後十四年蟬聯該項國際賽事冠軍。 

2010年,科大訊飛開展DNN(深度神經網絡)語音識別技術研究。  

2011年,科大訊飛上線首個DNN中文語音識別系統。 

2012年,在全球語音合成大賽中,科大訊飛的漢語語音合成技術以自然度達4.5MOS的指標,接近新聞聯播主持人的水平(5.0MOS)。

2013年,科大訊飛在語種識別領域研發成功BN-ivec技術。 

2014年,科大訊飛啟動「訊飛超腦計劃」,研發基於人類神經網絡的認知智能系統,目標是讓機器不僅「能聽會說」,還要「能理解、會思考」。  

2015年,科大訊飛發布對人工智慧產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機互動界面——AIUI,定義萬物互聯時代的人機互動全新標準。

2016年,科大訊飛研發成功訊飛翻譯機,開創智能消費新品類;同年,科大訊飛與中國科技大學聯合成立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

2017年11月,在科技部舉行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上,科大訊飛、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四家公司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同年,科大訊飛首次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50大最聰明公司」。

2018年,科大訊飛機器翻譯系統通過CATTI全國翻譯專業資格科研測試,達到專業譯員水平。

2019年,科大訊飛新一代語音翻譯關鍵技術及系統榮膺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最高獎項——SAIL(卓越人工智慧引領者)應用獎;同年9月,科大訊飛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自動語音轉換與翻譯獨家供應商,致力於打造首個信息溝通無障礙的奧運會;同年10月,在教育部及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指導下,科大訊飛承建全球中文學習平台項目。

2020年,「訊飛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及產業示範項目榮獲「中國工業大獎」;同年5月,科大訊飛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團隊被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2021年,科大訊飛「語音識別方法及系統」發明專利榮獲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金獎;同年4月,科大訊飛榮獲中國智能科技最高獎項——「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 應用「立地」


科大訊飛的技術從實驗室到市場,都要經過「聯合實驗室—研究院—事業部」三層研發機構的篩選優化,從而確保其既能代表科大訊飛的核心科技,又可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達到一定的市場規模。


首先由聯合實驗室開展底層技術研發,其次由科大訊飛研究院將底層技術設計成面向不同應用場景的產品,最後由各事業部形成可以投放市場的標準化批量產品。


以人工智慧技術為例,智能家電、智能翻譯機等產品的底層技術都是深度學習,其核心技術研發由聯合實驗室完成,而進一步探索深度學習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是科大訊飛研究院的職責,各個事業部則負責將研究院在不同領域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實物產品或者具體的解決方案,面向應用場景進行市場化推廣。


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技術的市場化應用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2000—2015年,持續研發積累核心技術,取得了讓機器從「能聽會說」到「能理解會思考」的技術突破;

2016—2018年,重點在教育、醫療、城市管理等領域開展技術落地應用探索;

2019年至今,隨著「訊飛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的搭建、雙輪驅動戰略實施和「訊飛超腦2030計劃」的啟動,開始在多個新賽道拓展應用場景,致力於進入B端的各行各業和C端的千家萬戶。


商業模式探索:

從C端到B端,尋求破局之道


科大訊飛雖然在科技創新方面不遺餘力,奠定了核心技術的領先地位,但商業模式探索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1. 首戰C端受挫


創業之初,直接面向消費者的C端市場大多被行業巨頭壟斷,科大訊飛想在其中分一杯羹十分困難。與此同時,盜版軟體泛濫,科大訊飛的正版軟體也難逃此劫。科大訊飛創始團隊成員多為技術出身,缺乏營銷推廣經驗,在C端市場屢屢受挫。「暢言2000」是科大訊飛最初推出的面向C端消費市場的軟體產品,可用語音向電腦發送操作指令,同時具有文本輸入功能,售價兩千元一套。


雖然科大訊飛對該產品頗有信心,投入巨資進行廣告宣傳,但並未得到市場認可,銷量不盡如人意。


原因是彼時個人電腦在人機互動技術方面還不成熟,加之電子商務尚未興起,代理商、零售商層層加價導致B2C業務難以打開市場局面。這款面向終端消費者市場的語音軟體最終折戟,科大訊飛一度瀕臨破產。

  

2. 轉戰B端,掘得第一桶金


2001年11月,科大訊飛舉行了一場名為「半湯會議」的重要會議,決定放棄C端個人用戶市場,轉向開發B端企業用戶市場。


2002年,科大訊飛與華為達成語音合成系統的業務合作,其語音技術解決方案經過反覆測試、修改、優化,在穩定性、工程化方面終於達到規模化商用要求。隨著科大訊飛語音合成系統陸續被中興、神州數碼等巨頭採用,由科大訊飛提供語音核心技術、合作夥伴做具體應用的FLY Inside模式得以確立,科大訊飛掘得B端市場第一桶金。


從面向消費者的C端市場轉向面向企業用戶的B端市場,科大訊飛從單純經營軟體產品轉向以自身技術優勢與合作夥伴進行「捆綁」經營的協作型模式,加快了語音技術的市場應用步伐。2004年科大訊飛首次實現盈虧平衡,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智能語音第一股,邁上了發展快車道。

  

3. 風口下的困局


在科大訊飛B2B業務穩定發展的同時,更為激烈的行業大戰已經暗潮湧動。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科大訊飛處於一個技術快速疊代的風口,一系列技術成果及光鮮榮譽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其面臨的市場應用難題。隨著網際網路和數位化時代的到來,語音識別技術已不再高不可攀。


過去,科大訊飛語音識別準確率一年僅能提高兩三個百分點,而在數位技術的加持下,同樣時間能提升五倍的準確率,這意味著科大訊飛近年來積累的技術優勢正在逐漸變弱。


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開始研發深度學習技術,推出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產品;阿里巴巴旗下的達摩院、阿里雲也持續加大智能語音技術研發力度,並在淘寶、支付寶等平台的實踐應用中不斷疊代優化;騰訊的所有語音端都採用自主研發的AI技術;高德、攜程等網際網路企業也利用海量的C端數據,自主開發智能語音系統;搜狗也建立了語音技術研發團隊,開發語音實時翻譯技術。


與此同時,眾多新興創業公司也努力在各個細分市場分一杯羹。受到兩面擠壓的科大訊飛從2015年開始淨利潤逐年下滑,平均銷售利潤率僅為10%。


更讓科大訊飛感到「壓力山大」的是,競爭對手還免費開放語音技術,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2017年11月,百度宣布語音技術全系列接口永久免費開放,並為合作夥伴和開發者全方位提供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音喚醒等多種SDK(軟體開發工具包)。


隨後,百度宣布與華為達成全面戰略合作,而過去華為的年度旗艦機如Mate10等產品搭載的是科大訊飛的語音助手系統。


在C端硬體方面,科大訊飛的翻譯機雖然具有支持34種語言實時翻譯、離線翻譯、拍照翻譯等功能,但售價高達2999元。


與之相比,網易的有道翻譯王2.0pro採用自主研發的離線神經網絡翻譯技術,支持43種語言在線翻譯、21種語言在線拍照翻譯、7種語言離線拍照翻譯,且具有英、日、韓三大常用外語與中文的離線互譯功能,售價僅1688元。阿里巴巴推出的天貓精靈X1、小米推出的AI音箱,均未採用科大訊飛的語音技術,而是採用了思必馳和雲知聲兩家新銳公司的語音技術。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科大訊飛該如何破局?


深耕人工智慧技術,

構建「平台+賽道」商業生態


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已不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產業生態體系之間的競爭。嚴酷的市場競爭形勢讓科大訊飛認識到,只有通過構建互利共生的商業生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先進技術的市場化應用問題,從而建立持久的競爭優勢。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科大訊飛實施以訊飛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為依託,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能服務、智能汽車和消費者產品等多個行業應用場景為賽道的「平台+賽道」發展戰略(如圖1所示):


平台的功能是整合各相關方資源,構建互利共生、開放創新的行業生態體系,賦能合作夥伴;賽道即聚焦剛需市場,將人工智慧技術與各行業應用場景深度融合,建立「垂直入口+代差」的競爭優勢。



1. 構建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


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科大訊飛致力於通過技術賦能、成長賦能、解決方案和市場賦能,為合作夥伴和開發者團隊提供從初創到成長再到高質量發展的全鏈路服務,持續構建互利共生的行業生態。


2017年,科大訊飛斥資10.24億元建立開發者扶持基金,每年10月24日舉辦全球開發者節,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加入訊飛開放創新平台。


在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數位化時代,訊飛開放創新平台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再局限於網頁插件等接口服務,而是延伸到終端設備、行業場景解決方案、技術能力調用、移動數據查詢等多元化服務,其業務模式主要分為四類:


分成收費模式、交易型盈利模式、產品和解決方案型盈利模式、間接獲利模式。


截至2022年1月31日,訊飛開放創新平台已開放466項AI技術,聚集了逾302萬個開發者團隊,總應用數超過139萬次,累計覆蓋終端設備數超過34億台,訊飛AI大學堂學員總數達68萬人,連結了420多萬個生態夥伴。


同時,通過平台獲得的海量數據正好彌補了科大訊飛在用戶數據方面的短板:平台為開發者提供全鏈路服務,開發者開發的應用和技術吸引了大量終端用戶,使得開發者和平台之間建立了牢固的互利共生關係,形成了從源頭技術創新到產業技術創新,再到商業模式創新、應用場景拓展的良性循環(如圖2所示)。


科大訊飛2021年三季報顯示,訊飛開放創新平台前三季度業務收入近20億元,同比增長107%。


  

2. 聚焦剛需市場,建立行業賽道競爭優勢


依託開放創新平台,科大訊飛聚焦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剛需市場,將人工智慧技術與各領域應用場景深度融合,建立「垂直入口+代差」競爭優勢。


在智慧教育領域,科大訊飛通過覆蓋教、學、考、管四大主場景的全棧產品體系,打造數位化和智能化教學環境,並進一步實施區域因材施教綜合解決方案,實現教與學的數據積累。


2020年,科大訊飛智慧教育產品已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廣泛應用,與38000多所學校開展了深度合作,服務師生超過1億人次。2020年,智慧教育領域已經成為科大訊飛第一營業收入來源,占當年公司總營收的30.86%。


在智慧醫療領域,科大訊飛通過構建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系統,提升醫生診療技術和服務水平;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共建國內首個醫學人工智慧實驗室,將醫學專家經驗與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有機融合,形成持續疊代優化的閉環生態系統。


在智慧城市領域,科大訊飛開發的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助力機關人員提升辦事效率,滿足群眾便捷化、精準化、個性化的辦事需求。


3.「To B+To C」雙輪驅動,收穫商業生態紅利


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科大訊飛認識到單純依靠B端市場無法獲得長足發展。科大訊飛從2018年開始實施「To B+To C」雙輪驅動戰略,除了拓展B端行業賽道外,也在C端個人消費市場持續發力。


例如,在智能汽車領域,已有多家汽車廠商在一百多款車內運用了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技術,而後台的車聯網服務是科大訊飛潛在的C端市場。在智慧教育領域,通過B端產品和智能教學解決方案深入校內教學場景積累數據資產,形成學生精準畫像,用於開發面向學生群體的C端產品。通過採集、分析學生使用C端產品時反饋的信息數據,不僅可以優化C端產品,還可以反哺B端市場。


2021年前三季度,科大訊飛營業收入108.68億元,同比增長49.2%;實現淨利潤7.29億元,同比增長31.48%。其中對總營收貢獻最大的是智慧教育和消費者兩個事業群,充分顯現了科大訊飛雙輪驅動戰略下B端和C端市場互補互促效應,開始進入「平台+賽道」商業生態的紅利收穫期。■


作者單位

蔡小錦 寧鍾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劉慶全 上海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林佳欣 暨南大學法學院


本文發表於《企業管理》雜誌2022年第4期

歡迎給《企業管理》雜誌賜稿,分享您的思考和實踐成果!


諮詢電話:

010-68414646

投稿郵箱:

qyglzz@263.net.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