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犯錯別逼他道歉,你的「強迫」才是真的對不起孩子

麗家寶貝官方 發佈 2022-05-04T09:45:00.223205+00:00

發現沒,我們大人真的很喜歡強迫孩子做兩件事,一是「打招呼」,二是「認錯」。強迫孩子「打招呼」已經被各大育兒乾貨說得很透徹了,相信大部分家長們也瞭然於心。但這個強迫「認錯」可能依舊是個盲區,我們每一位父母都欠孩子一個「道歉教育」,咱們今天就來說說它!「我為什麼要道歉?

發現沒,我們大人真的很喜歡強迫孩子做兩件事,一是「打招呼」,二是「認錯」。


強迫孩子「打招呼」已經被各大育兒乾貨說得很透徹了,相信大部分家長們也瞭然於心。


但這個強迫「認錯」可能依舊是個盲區我們每一位父母都欠孩子一個「道歉教育」,咱們今天就來說說它!


「我為什麼要道歉?」


父母「強迫孩子道歉」是一種什麼操作?別覺得這似乎有些「反人類」,可能在不經意間,你也幹過這事兒~~


按照慣例,我們先來個場景重現:

媽媽帶孩子去公園和小朋友玩,一起玩耍的時候發生了爭執,孩子把另一個小朋友給撞到了。


兩方家長聞聲而來,媽媽見是自家孩子先動的手,主動讓孩子給對方說個對不起,孩子都道歉了,大人也不失面子,這事兒就圓滿的翻篇了。


這應該是很多家長的通用做法,表面看的確沒啥毛病:

畢竟孩子有錯在先,做錯事情肯定是要說對不起的,這是最基本的禮儀和教養;

同時在一些特定社交場合,也能免去家長們之間的尷尬。


但這些都只是我們大人們對於「道歉」的邏輯,並且過於執著從孩子嘴中「撬」出那句「對不起」,一旦不配合,那麼孩子就是錯上加錯,妥妥地「拱火神器」。


咱就是說,孩子不僅年齡小、認知少,也不是父母肚子裡的「蛔蟲」。


縱使孩子有千錯萬錯,父母的一句:「快說對不起」,孩子壓根兒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為什麼我要說?我做錯什麼了?」


孩子做錯事情的確是需要道歉,但是道歉的方式並不是只有說對不起!就像道明寺那句:「說對不起有用的話,要警察幹嘛?」(暴露年齡了)


如果父母執著於孩子犯錯誤就讓他說「對不起」,無異於是告訴孩子:「對不起就是你犯錯誤的擋箭牌!」


一旦孩子建立了這種錯誤的聯結日後可能變成一個犯錯誤不計成本,毫無責任擔當的「口頭道歉者」,而不是真正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不僅如此,強迫孩子說對不起也會讓孩子很受心傷!


1感到父母的愛失守


如果一味要求孩子去道歉,說對不起,面對強制且面色嚴厲的父母,平時那個寵愛自己的父母好像消失了。


孩子自然是擔心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了,當下的孩子,可能沒有精力去想自己錯在哪裡,而是在想:「媽媽會不會不愛我了?」


迫於挽回父母對自己的愛,他們通常會委曲求全,迫於現實壓力說一句「對不起」,還尋求內心安全感的平衡。


如果這是常態,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失衡,並且依然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2我承認算我輸


孩子被自己父母要求說「對不起」,正是因為對犯錯誤的行為有認知偏差,孩子通常內心是委屈的。


有些倔強的孩子為了證明自己沒錯,是堅決不會道歉的,但是不道歉就會更加被父母批評:不聽話、不省心、不道歉就是壞孩子咯......


這一個個如烙印一般的標籤都會對孩子的內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3道歉很丟人


孩子雖小也是有自尊心的,被父母在人前批評了一通不說還被強行低頭要求說對不起,孩子自然是不能道歉的。


當眾教子已經讓孩子覺得很丟人了,再讓孩子親口去道歉,那對孩子來說,堪稱自尊心上的降維打擊,覺得很羞恥。


孩子犯錯,家長如何做?


可能大家要問了:「打罵不行,說對不起也不行,那麼孩子犯錯誤了還能怎麼辦呢?現在養個娃可真難啊!」


別犯愁!值得肯定的一點是,孩子犯錯了的確是需要道歉,但是道歉不僅僅是一句話,而是需要讓孩子知道和承擔犯錯誤的後果,形成一個個完成的道歉教育的鏈路。


美國心理治療師Jenise Harmon曾說過:「如果孩子不是主動,這樣的認錯就沒意義」。


那麼如果讓孩子犯錯能知錯,並且可以主動承認錯誤,變成一個有責任擔當的優秀娃呢?


立認知,知是非

孩子對是非對錯的認知來源於父母的教養。


不要覺得你認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孩子就可能天然做到心領神會,孩子其實是不知道的,他就是一張白紙。


白紙中是需要我們父母去給孩子劃定好名叫規則的框框,孩子才能明白何為是非對錯,才能對一件事的做法、行為有自我判斷。


比如:

孩子拿筆在床上亂塗亂畫是錯誤的行為。

但在孩子的既定認知里,這就是一件好玩的事情,無關對錯。

如果你一上來就劈頭蓋臉地制止孩子,孩子的行為可能當下被制止了,但是他不知道為什麼被制止,這就是沒有一個對是非對錯的基本認知。


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繪本教育也好,生活點滴告知也罷,一點點地去告訴、給孩子滲透規則感,這對給孩子立規矩也非常有必要。


引導換位思考

流於形式的道歉大可不必,想要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和變得更有責任感,先要給孩子做好情感聯結。


在孩子犯錯誤後,多引導孩子站在對方立場去思考,獲取道歉的內核,真誠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比如前面我提到的案例,孩子把另一個小朋友推倒,媽媽可以這樣去引導孩子▼

◆先認同情緒,再引導:

「媽媽沒有逼著你道歉,我知道你也不想發生這樣的事情。咱們先來玩一個想像遊戲,如果你是那個小朋友,被別人推倒,摔了一屁股土,手也撐破了,你會是什麼感覺?」

◆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後,可以這樣問:

「如果你是他,你希望把你推倒的人做些什麼,你會心裡好受些?」


這樣,通常可以引導出孩子對於道歉的理解,轉化成一種真誠的情感,很多時候,不用你再繼續推波助瀾,孩子也可以說出那句真誠的道歉。


但這並沒有結束。我們還需要告訴孩子:一個完整又誠意十足,容易被對方原諒的道歉應該是:道歉的話語+錯誤點+我的改變


◆道歉的話語:

「小朋友,對不起,」

◆錯誤點:「我不該因為想要搶在你前面玩滑梯,把你推倒了,你有沒有受傷?」

◆我的改變:

「如果你現在不回家的話,我們可以再玩一會嗎?我不會再這樣了,我們一起排隊玩,可以嗎?」


當然,讓孩子一次性get到這個完整道歉可能會有些困難,不用著急,也不要強迫孩子去理解。


慢慢來,一點點地去引導,大方向對了,孩子總有一天能體會到,做個知錯能改,勇於承擔的孩子一點也不難,也不丟人,還會很有成就感,就像一個大石頭被卸下一般的坦蕩釋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