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和小朋友玩怎麼辦?四種不同的氣質類型,需要「因材施教」

涵爸育兒經 發佈 2022-05-07T01:31:51.929738+00:00

孩子不和小朋友玩,這件事情讓很多家長感到困惑,他們想讓孩子改變,又不知道從何做起。「不合群」的孩子日常生活中,有這樣一類孩子。小區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家長看著自己的孩子很想加入,但是看起來又不敢,只會在旁邊看著。家長越是督促孩子融入群體,孩子越是退縮。

孩子不和小朋友玩,這件事情讓很多家長感到困惑,他們想讓孩子改變,又不知道從何做起。

「不合群」的孩子

日常生活中,有這樣一類孩子。

小區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家長看著自己的孩子很想加入,但是看起來又不敢,只會在旁邊看著。家長越是督促孩子融入群體,孩子越是退縮。

四種不同的氣質類型

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臘醫生,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提出了著名的「體液學說」。體液理論不僅是一種病理學說,而且是最早的氣質與體質理論。

希波克拉底認為人體中有四種性質不同的液體,它們來自於不同的器官。其中,粘液生於腦,是水根,有冷的性質;黃膽汁生於肝,是氣根,有熱的性質;黑膽汁生於胃,是土根,有漸溫的性質;血液出於心臟,是火根,有乾燥的性質。

四種體液在人體內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四種不同氣質類型。

膽汁質(興奮型):性情急躁、動作迅猛

多血質(活潑型):性情活躍、動作靈敏

粘液質(安靜型):性情沉靜、動作遲緩

抑鬱質(抑制型):性情脆弱、動作遲鈍

為了方便大家直觀地理解,我們可以列舉四大名著中的幾個人物來對應看看。

  • 《水滸傳》中的李逵屬於「興奮型」的氣質;
  •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屬於「活潑型」的氣質;
  • 《西遊記》中的沙和尚屬於「安靜型」的氣質;
  •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屬於「抑制型」的氣質。

孩子的氣質類型與社交

很明顯,氣質類型會影響一個人的社交。生活中也就有了所謂的「自來熟」、「慢熱」的人。

有的小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立馬飛奔似地跑過來;

有的小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嚇得躲到媽媽身後面;

……

作為父母,切勿嫌棄孩子怎麼樣怎麼樣,我們要尊重並理解孩子不同的氣質類型所帶來的社交差異。

氣質類型也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不同職業對人的氣質要求也不同。

比如:醫護人員要耐心、細緻;飛行員要機智靈敏,注意力集中。

你羨慕別人家孩子自來熟,大大咧咧,性格好。但是,這種孩子未必能做好醫護工作。他們家長也許還在羨慕你家孩子文文靜靜,有耐心。

孩子的社交問題需要「因材施教」

有的孩子他就是慢熱,他們融入群體之前,往往需要先觀察,在確定環境安全性和對周圍活動、人員的掌控性之後,才會慢慢加入。

此時,如果家長沒有耐心,認為孩子膽小怕事,不停地督促孩子去和人家玩,孩子反而會退卻。

所以,孩子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家長可以給孩子多一些耐心,多帶孩子出門。孩子在一旁觀察、猶豫的時候,家長可以先別急著催促,看看孩子是否能夠慢慢融入群體。

孩子的社交問題需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要區別對待。

有的孩子太過「自來熟」,家長需要教孩子適當收斂,以免突兀影響他人。

有的孩子太過「孤僻」,家長要多帶孩子去社交場合,以免孤單傷到自己。

氣質雖然是相對穩定的,但是通過後期的鍛鍊也是可以改善的。所謂取長補短,針對孩子的社交問題,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氣質類型區別對待。

關鍵字: